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心组学习 >> 学习书单
历史像口袋,装了怎样的“三国”

■孟繁华

在不久前由十月文学院举办的"名家讲经典"读书会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孟繁华,从独特的视角解读了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与启示。

" 古今事,笑谈中",孟繁华认为这是罗贯中对待历史讲述的一种态度,也是在面对历史时文学所采用的叙述方式。同样,在读书会现场,《三国演义》中那些的经典故事、多彩的人物形象,也都在谈笑中逐渐"复活"。

创造性"征用"历史与诗歌

" 四大名著"中,雅俗共赏的当属《三国演义》。我认为,这是一部经世治国之书,是一部有情有义之书,也是一部男人必读的大书。

《三国演义》和历史之间的关系很含糊。很多专家讲"七分史实、三分虚构",陈寿的《三国志》是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最基本的材料,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虚构是存在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里说,以《伊利亚特》为例,如果把它当作历史来读,里面充满了虚构;如果把它当作文学作品来读,里面充满了历史。汤因比认为,每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都应该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这话同样说明了,历史著作带有虚构的成分。

比如,三国历史中发生了那么多的事件,存在过如此多的人物,无论陈寿还是罗贯中,他们为什么只选择了他们要写的这些事件和人物?这里有没有遮蔽和删除?当然有。遮蔽和删除本身就是虚构的一种形式。历史就像一个口袋,历史学家往里装满了材料,这段历史就立住了,站起来了。

《三国演义》是一部以历史为基础进行虚构和艺术加工而创作的小说。它也是一部小说的影响超过正史的著作。《三国演义》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陈寿的《三国志》。它塑造的人物走进了千家万户,妇孺皆知。在普通读者那里,《三国演义》 的历史就是三国的历史,《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就是三国时期真实的人物。

《三国演义》是古代第一部章回体小说。过去说"不读诗,无以言",没有说"不读小说,无以言"的。小说是在勾栏瓦舍说给"引车卖浆者流"听的,文人雅士是耻于谈小说的。小说要提高地位,必须"攀高结贵"。于是,罗贯中便在小说中创造性地"征用"了历史与诗歌,形成了古代小说的"诗骚传统"和"史传传统"。你说小说不高雅,我这开篇就是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你说小说讲的都是家长里短无关宏旨,我这说的就是三国大历史。所以,我认为,对小说地位的提高,《三国演义》是有功劳的。

三个国家,三种气质

一部经典小说作品,留在人们心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塑造,决定了小说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这也是《三国演义》世代流传的关键因素。它一共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主要人物几乎都是典型形象。每个人物都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文臣武将个个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而讲到三国人物的时候,大家都津津乐道,如数家珍。

除了对人物的高超刻画,罗贯中对三个国家的描述和整体氛围的把握也非常准确,人物和人物之间有区别,国与国之间也有区别。用现代的批评语言来讲,就是差异性。

魏国地广兵多,文臣武将英才辈出。因此,曹操的魏国给人以雄健之感。北方的粗粝彪悍,更显出"雄踞"的威慑和虎视眈眈的气势。

东吴是一个写得很锦绣的国家,江南之邦,文采风流,是浪漫和诗化的"锦绣国度"。在三国的舞台上,吴国被演绎得很浪漫。

蜀国则显得多情重义。刘备是一国之君主,但对桃园结义的二弟和三弟情同手足。同样,关羽和张飞对哥哥马首是瞻。在我看来,蜀国礼数太多,君臣之间束缚太多,似乎需要时时刻刻记挂着忠和义,不然就好像有点忤逆了。

罗贯中在整体上协调把控,把魏蜀吴三个国家区分得清清楚楚,写得各具特色,这是《三国演义》留给读者的深刻印象。

那些经久不衰的人物

《三国演义》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自诞生以来被不断地改编成其他艺术形式。像借东风、定军山、空城计、群英会、单刀会、华容道、走麦城等情节,看过这些被改编的戏,就会知道三国里经久不衰的人物是哪些了。

《三国演义》里首屈一指的重要人物是曹操。很多人讲三国,喜欢把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和《三国演义》里虚构的曹操做比较。我觉得,小说里的曹操就是小说里的曹操,历史评价的时候是历史中的曹操,二者要区分开,不要混为一谈。

曹操这个人物的第一个特质就是,他听谋士的话,听劝不专横。他的心胸也宽广,遇到什么样的大事,都能笑着应对。一个治国治军的大人物,如果每天愁眉不展,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

同时,曹操也确实奸诈。曹操跟着陈宫出逃到吕伯奢家,吕家非常热情地招待他。突然,他听到厨房里传来磨刀声,以为要被谋害,二话不问就杀了吕氏家人。结果,看到厨房里捆绑着一口猪,他才知道杀错了。此时,吕伯奢正好打酒回来,曹操为避免追究就连他一起杀了。陈宫责备他,"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曹操就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年的"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把曹操内心的本质说出来了。

第二个人物就是诸葛孔明。他太重要了,毛宗岗说三国主要是"三奇",曹操、诸葛亮、关羽。诸葛亮过去是一个隐士,到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刘玄德领着关羽和张飞三顾茅庐,诸葛亮才出现。

写"三顾茅庐"这一章,罗贯中事先做了一层一层的铺垫,一顾没见着,二顾没见着,第三顾又来了。三顾时,刘备一行先看到的是诸葛亮的朋友。罗贯中没有直接写诸葛亮,而是先写他周边的人进行烘托,这就是讲究技法的体现。

最后,诸葛亮出来了。"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他伸个懒腰起来了。然后,和刘备一行一番交谈,就有了著名的"隆中对"。隆中对预言了未来的三分天下。"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在诸葛孔明这里完全应验了。

一把火烧出三国

罗贯中对"赤壁之战"这场战争的描写,与他写"三顾茅庐"在笔法上有很大的相似性。赤壁之战起因是曹军号称八十万大军要踏平东吴。这时,东吴的三朝重臣张昭以及其他文臣都是主降的,张昭说八十万大军来打受得了吗?我们根本打不过人家,干脆就降了吧。而黄盖、吕蒙、陆逊、甘宁等一批武将认为主降有损江中将士的颜面,先祖奠定的基业怎能拱手让人?他们是主战的。

诸葛亮想要联吴抗曹,前往东吴做说客。他通过经典的"舌战群儒",让周瑜和孙权下定决心来打这场战争。这是"赤壁之战"前戏里很重要的一部分。

决定与曹操对抗之后,怎么打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战争之前,是文人斗智谋,战争进行时,就是政治家和军事家之间的斗争了。罗贯中对"赤壁之战"的描写,凸显了战争背后各种矛盾的复杂性。除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矛盾外,每个国家政权的内部也存在很大矛盾,比如文臣和武将的矛盾。

赤壁之战主要的内部矛盾,发生在周瑜和诸葛亮之间。诸葛亮前往吴国联吴抗曹时,周瑜一直在难为诸葛亮。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候,周瑜为难诸葛亮,让其用十天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说不用,三天就够了。这就发生了著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写出了两个盟国之间内在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写出了两个人物性格的不同。

隆中对时,诸葛亮分析天下大势,认为会出现三国。当时,还只是在想象中,到了第五十回的赤壁之战,就变成了现实。赤壁之战,真是一把火烧出了三国。

赤壁之战的战争过程本身是很短暂的,一把火就完事了。因此,罗贯中对赤壁之战的讲述,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渲染战争之前文臣武将之间谋略和智慧的较量。

情义,对文学很重要

下面我要讲另一个重要的人物,关云长。三绝里,关云长是一绝--"义绝"。特别是在民间,关云长的声誉极大,民间到处都有关帝庙,他已经化身为忠义的符号。

张辽代表曹操劝降关羽时,关羽提了"降魏不降曹"等三个要求,曹操最后全部答应了。关羽归顺曹操之后,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过得非常舒坦。但当听到哥哥刘备的消息后,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毅然决然离开曹营,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去寻找哥哥。到这里,"义绝"关羽的形象就树立起来了。

最后,关羽被孙吴政权给杀了。关羽死后,被留下来的赤兔马也绝食而死。写一个人的忠勇,连他的马都是如此仁义。关羽的形象塑造是非常成功的。

我曾经谈过当下文学的情义危机。这时候,我们重读三国,重读关二爷的故事,会知道情义对文学来说是多么重要。

文学作品是干什么的?文学作品是处理人的情感、思想、精神、心灵领域的。情义对于文学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文学能够正面强攻地书写当下生活的时候,情义仍然是至关重要的关键词。有的人认为我说得对,我们的情义危机确实发生了。有的人认为,我的思想经历和情感经历就是这样的,这个时代给了我什么情义,我如何给这个时代情义?我觉得,个人的经验和文学创作是两回事。如果一个文学作品不能影响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不能让我理解这个世界还有温暖的存在,我为什么要读它,我会扭头就走。

在我的阅读过程中,我感觉《三国演义》的动人,和关羽的多情重义有着直接的关系。老话说"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我第一次看到关羽被杀的时候,还是三年级小孩,看得失声痛哭,真是太感动了。


上一篇:人生可以因此而厚重
下一篇:2016“中国好书”名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