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讲坛
蒋金锵:文化自信:中国自信的本质

  作者:蒋金锵

  编者按

  继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三个“更”,充分彰显了“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如何从时代的视角挖掘文化自信本身的价值意蕴?就此话题,本刊特别邀请两位专家分别撰文进行阐释,并同时摘编两位专家的论点进行解读。

  文化自信是对文化的作用及其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的深度认同和执着信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关于文化发展繁荣的系列重要论述中,多次强调文化自信问题,把对它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界。他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这对我们加深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以文化的力量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引。

  以文化自信为根本,坚定“四个自信”

  树高叶茂,联于根系,无论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都根源于文化自信,都是从中华5000多年文明传承中走出来的。没有5000多年从未间断的文化根脉,没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品格的世代继承,没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理念的长期滋养,没有文化信仰的力量,没有我们党领导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不可能形成中国特色的道路、理论、制度。

  道路自信不能离开文化自信。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奋进、不屈不挠的民族,敢于和善于在重重困难和艰险中探索前进的道路,从未丧失民族自信心。在民族深受欺凌和宰割的时候,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入木三分地批判了那些“信洋、信神”的人,歌颂了“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献智献力。洋务派的“以夷制夷”,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改良派的百日维新,一个个失败了。但中国始终没有停止探索的步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但未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在民族危难中产生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克服艰难曲折,满怀信心地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在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建设、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历经艰辛探索,矢志不移地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走自己的路”,开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着文化的自信,渗透着中华民族的追求,饱含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华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晶。

  理论自信不能离开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同中华文化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形成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文化。作为这个理论体系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纳了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作为其思想精髓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作为其立论依据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其总体部局的“五位一体”和战略布局的“四个全面”,作为其奋斗目标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体现着中华文化经典的新集成、新语境,都是蕴含中华文化自信的印证,彰显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因而更能为各级干部、广大党员和群众所认知、所掌握,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根本行动指南。

  制度自信不能离开文化自信。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我们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法律体系以及各项具体制度,都同我们的文化密切相关。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维系中建立和发展的。我们在深化改革中推进各项制度和体制的完善和逐步定型,一直伴随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强固及其优越性的发挥,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民主政治、民主协商、民族自治等诸多方面制度建设的推进,也需要文化的动力、文化的养分。我们讲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于国情,从文化方面来说,就在于它符合中华文明的特质,符合人民的精神诉求、符合民族的心理认同,符合社会的主流意识。文化自信,是制度自信的根本所在,是激发和加深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情感和精神力量。我们的制度所以“服水土”,重要的是“服文化水土”,能够深入人心,在推动中国的发展进步中不断显示“根本保证”的作用。

  以文化自信为依托,巩固共同理想

  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要从文化的维度,在基础、广泛、深厚上下功夫,以文化自信为依托,不断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加强文化支撑的力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中,文化是重要支柱,支柱越有力,大厦越稳固。实践反复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已得到全国人民的认同和国际社会的赞同。但是,也有极少数势力逆势而动,抵制、干扰甚至唱衰、抛弃社会主义的明火暗流不仅从未停息,而且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而加剧。他们惯用的伎俩是动摇人们的理想信念,消解人们的精神防线,图谋让我们的伟大事业失去文化的支撑。这深刻警示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必须着力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源,培为政之本,激发正能量、新能量,提高抗干扰、排障碍、除诱惑、拒腐蚀的自信心、自觉性。

  拓展文化感召的广度。中华文化贯通于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建设的各个领域,渗入于生产、生活和人际关系,覆盖着广大地域、人口,具有广泛性。在新时期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歌猛进,不断取得伟大成就,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和富于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愈加以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弘扬起来,使拥护、认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公约数”,愈加增大,在干部、群众和各个社会阶层中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但在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复杂形势下,国内极少数人盲目崇洋,把西方的模式奉为“普世价值”大肆宣扬,西方敌对势力不甘心中国的进步和强大,图谋借助文化渗透对我进行分化、西化。因此,坚定文化自信,抓住“关键少数”,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辩证取舍外来文化,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凝心聚力,是我们必须自觉承担的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使命。

  开掘文化影响的深度。我们的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理论底蕴、实践底蕴、民心底蕴。它经历了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磨砺,经历了党领导人民在伟大斗争中的培育和洗礼,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它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下、在近现代接续奋斗中繁荣发展,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和实践的检验,为广大人民所接受、所认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际综合国力竞争异常激烈、文化较量无处不在,讲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党史和中国文化故事,深入开掘“形于中”而“发于外”的国家软实力的文化资源,增强干部、群众的文化自信,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共同理想的应有之义。

  以文化自信为牵引,强化核心价值

  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追求。增强文化自信,重要的是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自信。习近平同志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在民族的心理上打下了辨明真伪、评判优劣的思想道德烙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的基本要素。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在当代中国和当今时代的深化和升华,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就会魂无定所、行无归依。在新的形势下,经济社会转型引起的深刻变化,既为社会注入强大活力,又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不可掉以轻心的挑战。我们要以增强文化自信为牵引,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强骨固本、筑基铸魂工程,锲而不舍、持久不息地抓紧抓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融会一体,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时代课题,指明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公民的价值准则。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概括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是在站起来的基础上富起来、强起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在世界前列的基础;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文明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鲜明特征,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和谐是社会与自然、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和谐,建设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反映了人民的期待和向往。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概括了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是同国家意志、人民愿望、法律规范相一致的自由,它的最高境界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平等是人人享有依法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状态,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是维护社会系统正常运转、保障公民根本利益、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概括了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是核心理念和永恒主题,敬业是立身之基,诚信是处世之本,友善是行事之道。

  我们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它在思想多元多变中的主导功能、在社会深刻变动中的稳定功能、在见贤思齐育才用才中的导向功能、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中的奠基功能。

  以文化自信为定力,不断走向世界

  当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我国以国际合作的倡导者、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走向世界,开启了对外关系的新征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坚持以文化自信为定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在各种思潮的激荡中保持文化前进的正确方向。处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社会全面开放、各种力量竞相发声、各种观点众说纷纭的当今时代,对增强文化定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博大的胸怀对待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另一方面,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意志抵御腐朽没落的思想,识破伪装,揭开包装,使其原形毕露,难以藏身。在涉及指导思想、价值取向、政治体制、立国之本等原则问题上,要站稳立场,旗帜鲜明,据理发声,以理服人。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己的主心骨。面对“鱼目混珠,良莠不齐”,要重过滤,能分析,会鉴别,善扬弃,择善而取,辩劣而舍。增强文化定力,铁心向着奋斗目标,不为各种错误思潮所左右,不为各种干扰所动摇,不为各种诱惑所迷晕,这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本功。

  在对外关系中丰富文化的含量。随着交往的对象、内容、项目、方式越来越多,国家、地区、城市、团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深,文化的渗透面越来越广,文化的特质和作用更加明显。比如,在推动各方关系的全面发展中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在处理同非洲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中,讲“真、实、亲、诚”。在处理同周边国家的关系中讲“亲、诚、惠、容”。在处理中俄关系中,强调巩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处理中美关系中强调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在处理中欧关系中,强调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的伙伴关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突出历史渊源、人文基础,突出平等互利,共商共建共享,营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合作环境。又如,走出去的企业,坚持有利于所在国的发展、民众权益的维护、生态系统的优化。援外的医疗队,坚持发扬国际主义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诚心诚意为当地民众的健康服务,等等。在对外关系中,增强文化定力,丰富中国文化的含量,融贯中国文化的理念,对于树立我国的良好形象、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加深同各国人民的友谊、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扩大交往中增强文化的话语功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在加深,同时疑惑、误解也不少。我们在扩大交往中,要以文化自信为定力,增强文化话语的底气。对中国经济社会快速稳步发展的本质和成功的原因,做到理直气壮地讲,不能“无语”;对舆论的热点,做到有针对性地讲,不能“失语”,从多方面亮出一个真实的中国。要以文化自信为定力,增强文化话语表达的本领,把中国的“自信”转化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公信”。学会既讲好面向世界的“普通话”,又讲好面向不同地区的“方言”。努力把握国外受众的关注点、疑惑点和接受程度、接受方式,讲得让他们愿意听、听明白,引起反响、产生共鸣。要以文化自信为定力,增强文化话语体系建设,创新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达方式,运用现代的载体、平台、工具,发出自己的强音,扩大文化话语权。同时,要与有说服力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通过一人一事、一举一动,点点滴滴,久久为功,展现中国文明,反映中国风貌,树立中国形象,提高中国声誉。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26日 13版)

上一篇:[光明讲坛]原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经典的魅力
下一篇:阿来:让我们像山一样思考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