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讲坛
新型“安全空间”助力提升城市韧性

新型“安全空间”助力提升城市韧性

——吴建中在广州图书馆的演讲

      思想者小传

吴建中 澳门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兼学术研究委员会主任,曾任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

■国际社会常用的“韧性”,不是简单的防御,而是指应对多样性变化的适应力。过去,我们常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实际上,大量事例表明,危机是由多种复杂因素构成的,需要找到一个“前移”的方案。简单来说,既要站位前移,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又要横向协调,让各个利益相关者都参与进来

■有韧性的人,往往会有一些共同特征:有危机意识,即深信危机是无所不在,是可以克服的;拥有开放心态,能够灵活应对和适应变化;有强大的控制力、解决问题的技能与社会交往力,充满正能量,并且懂得如何求救。读一本书、看一幅画、听一场音乐会、参与一次研讨活动,都可能对一个人的韧性培育产生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从生态环境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不确定因素有所上升。过去那种消极预防、被动防守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人们需要探索一种更有效、更主动克服危机与风险的新安全理念和实践。由此,关于“韧性”的研究在全球迅速流行起来。

对于城市来说,韧性已经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我这里要讲的,是此前人们可能不太关注的一个角度。我认为,在打造韧性城市的过程中,图书馆应该而且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有人认为,进入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特别是,如果说城市图书馆还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的话,社区图书馆还有什么不可替代性呢?

其实,要打造韧性城市,首要的是建好韧性社区。社区的韧性之所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因为任何大小灾难的发生首先冲击的是社区。正如有学者强调的,如果社区是灾害直接和最初冲击的前线,那么它的复原韧性也是拯救多数人生命的关键。

社区是否强大,与生活在社区的人有关;社区韧性的强弱,亦取决于市民素质的高低。如今,整个社会抵御风险、克服危机的重心下移到社区。作为一项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植根于社区的图书馆自然应该为韧性城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现实中,植根于社区的图书馆可以在社区韧性建设中大有作为。图书馆辅助乃至提供信息、数字、技术、职业等各类素养教育,能够提升民众终身学习与活用信息的能力、自强不息与创业创新的能力、克服困难与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打造一个人与人、人与信息、图书馆与学校之间交流顺畅的、温馨的新型“安全空间”。

如果无法控制变幻莫测的浪潮,那么可以学习建造更好的船只

韧性(resilience),特指“系统、企业和个人在剧烈变动的环境中维持核心功能和完整性的能力”。1973年,美国生态学家霍林将这一概念引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研究中,并将其定义为“系统吸收干扰并继续维持功能、结构、反馈等不发生质变的能力”。

在中国,2007年发表的《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综述》一文,作了较全面的综合研究。此后,有关的研究从生态领域进一步扩展至城市安全、城市建设以及社会发展诸领域。1999年成立的“全球韧性联盟”,就是由来自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考古学等领域的学者和管理者共同组成。

2013年4月15日,《学习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恢复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的文章。文章强调,所有危机及事件的细节虽千差万别,但其中有着某些显著的共性,那就是关联性。因此,“如果无法控制变幻莫测的浪潮,那么我们可以学习建造更好的船只。我们可以设计、重构各种组织、机构和体系,使其能更好地承受破坏,适用于更广泛的范围,更流畅地进行因势利导”。

韧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又优于以追求平衡为目的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韧性的思维方式能够提供一套更广泛、灵活,切中要点的理念、工具和方法。

与韧性相关的,还有一个概念叫反脆弱(anti-fragile)。2014年,中信出版社推出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作品的中译本《反脆弱:从不确定中受益》。

塔勒布用反脆弱来表示一种力量,强调要积极地抵抗,尤其是在不确定的混沌中主动寻找化混沌为秩序的力量。作者还将其与韧性做了一个对比,认为反脆弱超越韧性——韧性能使事物抵抗冲击,恢复原状,反脆弱则让事物变得更加美好。

塔勒布用凤凰和九头鸟打了一个对比:凤凰在烈火中焚烧后重生,依然是一只凤凰;而九头鸟被砍掉一个头后会变成两个头,会从九头怪变成十八头怪,这是典型的反脆弱性。

作者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种反脆弱的现象是无所不在的。比如,人体骨骼在负重和压力下反而会越发强壮;又如,很多时候压力会激发人的潜能,等等。

今天,国际社会常用的“韧性”,不是简单的防御,而是指应对多样性变化的适应力,关键是适应性治理的能力。过去,我们常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实际上,大量事例表明,危机是由多种复杂因素构成的,需要找到一个“前移”的方案,即以适应性治理的能力来应对复杂多元的危机。

韧性与防灾又有什么区别呢?防灾强调的是风险和对策,韧性则并不刻意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风险和对策,而是在分析所有风险的基础上提出大安全观及综合对策,注重全过程、各领域、全民参与。

简单来说,既要站位前移,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又要横向协调,让各个利益相关者都参与进来,进而形成全民预防和应对的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从政府到社会都有各自的责任和角色。

阅读不仅能提升生存工作技能,还能丰富人的精神修养及灵感

可能有人会问,图书馆与打造韧性城市之间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是如何发生并产生作用的?

2019年7月,我在一个研讨会上做过一个发言,主要讲韧性素养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发言中,我通过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些例子来说明韧性素养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并强调支撑城市经济与文化持续繁荣的一个要素就是市民的韧性素养。

下面,我愿意把这个例子跟大家说一下。

2019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发布了一个国际文化大都市排行榜。上海在榜单上位列第9,前10位分别是纽约、伦敦、巴黎、东京、旧金山、柏林、北京、洛杉矶、上海、罗马。在所有指标中,上海市民的公共文化(如博物馆、剧场等)参与度,在国际文化大都市中排名首位。

上海有着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遍及城市各个角落的公共图书馆达到243家,文化馆和群众艺术馆有238家,博物馆和美术馆为213家。上海人爱读书,2017年人均借阅图书1.35册。同时,申城的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基本建成。

上海市民还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2018年,上海市民科学素养比例达21.88%,继续位列全国第一。同时,上海也是一个学习型的城市。上海市民不仅善于学习、善于吸收,而且爱好艺术、爱好文学、爱好创造。

一个城市的强大,取决于这座城市及民众的坚韧力。这一坚韧力与市民的韧性素养是分不开的。韧性素养是一个人在多样性变化或危机中,善于自我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韧性的人,往往会有一些共同特征:有危机意识,即深信危机是无所不在,是可以克服的;拥有开放心态,能够灵活应对和适应变化;有强大的控制力、解决问题的技能与社会交往力,充满正能量,并且懂得如何求救。

韧性素养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读一本书、看一幅画、听一场音乐会、参与一次研讨活动,都可能对一个人的韧性培育产生影响。由此,图书馆与打造韧性城市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清楚了。

可能有人会问:图书馆具体靠什么为韧性培育作贡献呢?主要靠阅读与信息服务。阅读不仅能提升人的生存技能和工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丰富人的精神修养以及解决问题的灵感。

在《读还是不读:这是一个影响国家发展的问题》的调查报告中,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主席达那·吉奥亚说过这样一段话:无论人们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之中,阅读将改变人的生活。事实上,常常阅读的人不仅可以提高学术和经济成就,而且能提升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尤其是文学阅读,更能丰富情感,提升创新创造精神。

图书馆是一个和谐的机构。图书馆提供的资源及工具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意、随时使用,并可以用来达成自己设定的目标。通过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和提升读者的理解力、创造力、坚韧力。

其中,理解力指的是了解和把握问题的能力,创造力指的是解决问题和创新发展的能力,坚韧力指的是抵御各种风险和危机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说,图书馆通过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新型“安全空间”,让人们在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同时,也在培育韧性。

拓展图书馆服务社区的新空间新技能,提高民众化解风险能力

2013年,迈克·杜德利在美国出版了《公共图书馆与韧性城市》一书。书中强调,图书馆是韧性城市的支柱,是城市繁荣的基础性机构,是一种理性、洞察、智慧和灵感的力量。图书馆作为一项公共服务,应该起到提高民众化解风险能力的社会平衡器的作用。

2013年起,国际图联明确呼吁各国图书馆将韧性培育融入图书馆发展之中。时任图联主席的西尼卡·西皮莱指出,图书馆只有被用户群体认为是温馨的“安全空间”,即有合适的空间和目录,由专业心强、有助人为乐精神的馆员陪伴,并提供有益于他们需求的即时资源,包括数字内容等,才真正达到“强大的图书馆、强大的社区”的目标。

在2019年全国图书馆宣传周期间,美国图书馆协会更是把主题直接设定为“图书馆=强大的社区”。协会主席洛伊达·加西亚-费博指出,在这个充满政治和社会冲突的时代,全美图书馆将继续在教育和终身学习领域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提供资源和专业知识,促进社会成员参与社会事务和改变各自生活。

两位主席的表态至少透露了两个信息:一是,图书馆面临来自社会冲突和不确定性的挑战。在韧性城市及社区的建设中,图书馆不仅要扮演重要角色,而且要保持自身存在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二是,图书馆要为社会稳定与发展做贡献,包括提供安全可靠的公共场所、有用的资源和工具以及公众所需要的各类素养,等等。

2016年,英国艺术理事会还发布了一份题为《展望图书馆未来》的报告,强调图书馆要把职业培训作为韧性素养教育的重要一环,并特别提出要为培育个人韧性与适应性服务。

在国内,各地图书馆也有大量类似的活动。比如,澳门公共图书馆组织的“平静心扉、重拾力量”的疗愈书单推荐活动,对读者的韧性培育大有益处。相信今后一段时期,这类以韧性素养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将在图书馆得到更多的普及。

要充分认识图书馆开展韧性素养教育的意义。公共图书馆的使命之一,就是提升民众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类素养。早期图书馆的服务重心在于提升民众的识字素养,现在仅有识字素养已经无法胜任社会发展的要求。

图书馆要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将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除了韧性素养以外,应尽力满足民众对于提升数字素养、技术素养、健康素养、职业素养等其他各种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温馨和安全的交流空间。

要创新服务,提升社区和市民韧性素养。长期以来,图书馆致力于阅读推广,积累了大量社会经验和成功案例。今后,在继续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同时,应该将相关经验和案例活用于提升韧性素养的活动之中。通过参与韧性城市建设,进一步拓展图书馆服务社区的新空间、新技能。

要努力增强图书馆应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着力提升馆员自身的韧性素养和技能。图书馆要提升危机管理意识,图书馆员要注重自我学习和锻炼,努力以更强大、更扎实的韧性素养和技能投入并服务于韧性城市建设。

同时,图书馆在防灾减灾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卫生信息服务,等等。作为仅次于医疗、消防的二次紧急救助服务机构,应当提供充电、网络信息获取、疏散及安全设施等更完善的功能。

上一篇:以最强有力的意志去肯定生命
下一篇:文旅融合发展应当“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