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靠什么不断发展壮大
——李洪峰在第二届新时代质量强党研讨会的演讲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的一项根本要求。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这一根本要求。今年10月1日出版的第19期《求是》杂志,就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实践问题,也是理论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回答。下面,我主要和大家分享四点个人看法。
从“三大法宝”到“四个伟大”
为什么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这与党的建设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密切相关。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必须密切联系党的历史使命和战略目标,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伟大飞跃的磅礴伟力。
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贡献是,深刻阐述了我们党新时代“四个伟大”的历史使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就此作出战略安排和战略部署。这是新时代的主要标志。新时代从根本上说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伟大飞跃的时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只有密切联系这一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战略目标来进行,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胜信念深入人心,才能极大激发全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才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从而不断开创党的建设、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1周年。我们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干了三件大事:建立新中国,开创新时期,开辟新时代。与之相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建立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可以说是开天辟地、翻天覆地、改天换地。中华民族第一次以顶天立地的崭新姿态,挺起了精神脊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这次伟大飞跃,如果追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经过了109年;追溯到1894年甲午战争,经过了55年;追溯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经过了28年。事非经过不知难。这些重大历史节点,清楚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百年挨打、百年屈辱、百年抗争、百年奋起的前赴后继、可歌可泣、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鸦片战争以来,几乎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列强都侵略过中国、欺负过中国、掠夺过中国。中华民族承受了世所罕见的压迫和苦难,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和斗争,但一次次都失败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几次被打断。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党的十九大提出“四个伟大”的历史使命、确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既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合乎逻辑的规律性体现,也有力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是世界发展进步进程合乎逻辑的规律性体现。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其中,党的建设是法宝中的法宝。党的建设搞好了,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才能搞好,我们党才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伟大”历史使命,伟大工程是伟大中的伟大。伟大工程搞好了,伟大斗争、伟大事业才能搞好,伟大梦想才能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深刻指出的,我们一定要增强“四个自信”,继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情办好,把弘扬中华文明的事情办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情办好,最根本的是要把中国共产党的事情办好。
从“三大法宝”到“四个伟大”,也给我们从战略上、全局上观察和思考党的建设、思考伟大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视角。这就是,一定要密切联系党的历史使命和战略目标建设党。
密切联系党的历史使命和战略目标建设党,必须以党和国家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特别要广泛深入地进行党史、新中国史和中国国情教育。要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围绕贯穿其中的强国理念、强国思想、强国战略和强国部署,围绕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扎实细致地做好聚人心的工作,聚党心、聚军心、聚民心。
新时代的三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必须密切联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主题,扎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开宗明义提出和确立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鲜明主题,明确回答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关系。这一鲜明主题的提出和确立,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政治依据和现实依据。
从理论依据来看,它由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所决定的;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所决定的;由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领导地位所决定的;由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责任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由新时代强起来的历史使命和战略目标所决定的。就此而言,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本质是领导力量建设,是执政能力建设,是先锋队建设。
从政治依据来看,当代中国,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经验,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伟大飞跃的根本保证。
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才能有力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才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让党的领导更加适应实践、时代和人民的要求。新时代,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丝毫不能动摇。
从现实依据来看,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十分丰富。大的方面有三个:
一是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钉钉子精神把管党治党要求落实落细,清除了党内存在的严重隐患,化解了党面临的严重政治风险,正本清源、拨正船头,保证全党沿着正确航向前进,对党、国家和民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二是提出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重大命题,拓展和提升了党的建设布局。其中,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的第一位的问题,政治立场事关党的政治建设根本,明确了政治建设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的战略定位,抓住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问题。
三是旗帜鲜明地确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新时代党的建设主题。
这三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提高到新水平、推进到新阶段。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都是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主题深化和展开的。
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面临新考验、新挑战。由此,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包括对改革发展稳定规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规律、战争与和平规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在工作中,要把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判断形势,正确把握大局,及时总结经验,善于集思广益,防止出现新的本领恐慌,防止犯颠覆性的错误。
密切联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主题建设党,重中之重是提高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质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永远是这样。
干部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如果联系党的历史、联系党和国家正在做的事情、联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可以看得更清楚、体会得更深刻。选好人、用好人、培养好人,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强国必先强党,治国必先治吏。欲求治世,必赖能臣。要抓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大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努力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检验党的建设质量的首要尺度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必须密切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中国社会最黑暗的时刻诞生的。我们党是为了救国家于危难、救人民于水火才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人民共和国一路走来,改革开放一路走来,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人民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发展壮大的最大奥秘。离开人民,我们就会枯死、痼死!
当前,我们党为什么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讲了一句画龙点睛的话。他强调,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说一千道一万,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做好这件事,中国共产党就能长期执政,国家就能长治久安,中国人民就能不断地迈向更好生活,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由中国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所孕育的初心和使命,贯穿了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凝聚了我们党的全部信念和全部奋斗。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胜利之本和力量之源。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背离了初心和使命,党就会改变性质、改变颜色,就会失去人民、失去未来。初心和使命之所以如此重要、之所以须臾不可离开、之所以值得全党永远铭记,其根本道理就在这里。
在毛泽东的字典里,人民的观念是最大、最深、最高的观念。他有一句经典名言:“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一位大国元首曾经询问:你有什么特长?毛泽东回答:为人民服务。
1960年5月27日,毛泽东会见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两人有了这样一段对话——蒙哥马利说:我衡量一个政治领袖的标志是看他是否会为了地位而牺牲他的原则。你同意不同意这样一种标准?如果一个领袖为了取得很高的地位而牺牲他的原则,他就不是一个好人。毛泽东答:我的意见是这样的,一个领袖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代言人。蒙哥马利说:但是他不能牺牲他的原则啊!毛泽东说:这就是原则,他应该代表人民的愿望。
日本政治家曾当面向周恩来请教“养生之道”。周恩来回答:“在漫长的中国革命岁月中,有许多同志都牺牲了。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要更加倍地工作。我每天都以此激励自己。这也可以算是我的‘养生之道’吧。”
最近有一部电视剧叫《可爱的中国》,讲的是方志敏烈士投身革命、为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在狱中所写,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精诚的寄托吧!在微风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上下点头,那就可视为我对于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们在致以热诚的敬礼;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摇摆,那就可视为我在提劲唱着革命之歌,鼓励战士们前进啦!”读到这一信念如磐又柔情似水的亲切话语,即使是铁石心肠也会为之动容。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老一辈革命家心中装满人民,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政治本色、高风亮节,将永远激励和鼓舞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举这几则故事,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人民群众对党的态度问题和同党的关系问题,是首要政治问题,也是检验党的建设质量的首要尺度。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必须始终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作为执政的最大底气和最大底线,把人民高兴、人民赞成、人民满意、人民拥护作为共产党人一切言论和行动的最高追求、最高标准,靠为人民服务吃饭,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办人民之所需,为人民之所盼,为了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建设人民衷心拥护的执政党。
只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抓真问题、做真学问、讲真道理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必须切实提高党建理论研究质量,使党建理论研究走在党的建设前面。
党建理论研究,是引领党的建设的思想先导。高质量的党的建设要求有高质量的党建理论研究。新时代的党建理论研究,必须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党性鲜明、观点鲜明、旗帜鲜明的党建理论研究;必须是理论联系实际,以党的建设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党建理论研究;必须是抓真问题、做真学问、讲真道理,不断贡献真见解的党建理论研究;必须是有好的文风,准确、鲜明、生动,严谨、务实、管用以及接地气的党建理论研究。
最近,我与上海市委党校的几位同志合作,出版了《新时代党的建设十五讲》,就是努力体现上述研究思想的重要成果。在这本书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研究、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质量,在2021年建党100周年时出版修订本,作为献给党的生日的郑重礼物。
总之,党的建设是事关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工程。只有全党一条心、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一条心,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个优势”,做到“两个维护”,愚公移山持之以恒,精卫填海众志成城,踏石留印钢铁意志,抓铁有痕龙马精神,让强起来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就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伟大飞跃的磅礴伟力,万众一心、群策群力地办好自己的事情。
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有力抵御重大风险、坚决克服重大阻力、妥善解决重大矛盾,才能经得起任何风浪考验、把一切困难踩在脚下,胜利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