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技术发展方面取得的进步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我认为是时候让世界认识到,中国不是一个模仿者。纵观中国历史,中国一直是创新的强大力量。我今天看到的是一个日益开放和全球化的中国。目前,中国在许多领域处于创新的前沿,比如雄安新区在未来有可能成为最‘智慧’的城市,为人们提供巨大的机遇。”
——法国国际问题专家高大伟(David Gosset)在天津举行的中国日报社“新时代大讲堂”上发表演讲时这样表示。
“每个大学生都应有一专之长,但通才教育需要他们尽可能具有较为广博的学识、高远的视野,具有人文精神与素质。对于以上方面,学好、教好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它的价值无法用一时的物质回报来衡量。可以说,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一辈子有用,只能进一步加强,力求做得更好,绝不可忽视、削弱。”
——近日,文学界泰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徐中玉先生去世,享年105岁。作为《大学语文》教材的积极推进者,他曾这样谈论大学语文课程日趋边缘化的现状。
“科学的事业是集体的事业。制造原子弹,好比写一篇惊心动魄的文章。这文章,是工人、解放军战士、工程和科学技术人员不下十万人谱写出来的!我只不过是十万分之一而已。”
——不久前,“两弹一星”元勋、著名物理学家周光召90岁生日,杨振宁、李政道为他贺寿。周光召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自己。
“应该没有不讲课的教授。中国前一阵子有些教授只做科研不讲课,这根本不对。做科研拉项目,是会有一些经济效益,但教师的职责是立德树人,让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工作创新能力,老师不能过分注重个人利益。只要身体撑得住,我就一直教下去。”
——87岁的两院院士王越至今仍坚守讲台,“给本科生一个星期上一次,从晚上6点半开始,三节连堂中间不休息”。他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一定要拍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被资本和市场拽着走。拍一个电影作品,首先要我们自己喜欢。有时候你会发现,一个作品,导演不喜欢,演员也不喜欢,没人喜欢。那为什么要去拍它?也许有人会说,‘哦,是为了市场需要’。但我觉得不是这样的。”
——不久前,白玉兰最佳导演奖获得者、电视剧《大江大河》的导演孔笙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表示。
(本报记者 徐蓓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