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重读“红色家书”:感受信仰的力量

  新华社北京7月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魏梦佳 白旭)中国人民大学有一座“家书博物馆”。11年来,两万多封“红色家书”从全国各地汇集至此。家书的时间跨度,从民主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家书的主人,有知名将领,有普通士兵,有各行各业的平凡人。他们是父亲、母亲,也是兄弟、姐妹。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党员。

  当中国共产党迎来95岁生日之际,让我们再次摩挲这些早已泛黄、饱含“体温”的信笺,穿越历史硝烟,捡拾时代瞬间,走进普通共产党人的内心,感受他们在民族解放、国家建设中的坚守与情怀,听一听那些有关信仰的故事。

  “万一不幸为人民战死,也无须呼哭”

  1946年4月25日,中国尚处于抗战结束后的短暂和平时期。河南安阳,23岁的八路军战士冯庭楷含着热泪给家乡两位兄长写了一封长信。之后不到半年,他便英勇牺牲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甚至没能留下一张模糊的照片。如今,我们只能从他的家书中,窥见这位年轻党员思念亲人又无私无畏的英雄情怀。

  在北京的家中,65岁的冯双平拿出珍藏多年、三叔冯庭楷的一封家信。这封用毛笔小楷写成的书信,字迹工整,情真意切。

  “樟、榕二兄:弟自事变(卢沟桥事变)后,毅然走出饥寒的家庭,参加了人民的子弟兵——八路军,将近九年光景……咱家的情景,我是想象到的,尤其想到在贫苦的日子里熬煎着的苦命的双亲,及年迈的祖母,他们也许……我不敢往下想。”在给哥哥的信中,冯庭楷充满对父母的惦念和不能尽孝的愧疚。

  他告诉哥哥,一次,父亲在兵马荒乱中冒着艰险赶到部队与他见面。看到“常受饥寒威胁而苦愁”的父亲,他“一阵阵悲酸直涌上心头”,“硬着心肠”说了几句安慰的话,直到老父的背影看不到时,眼泪才淌下来。“我简直想放声大哭,啊!这也许是最后一次见面吧……”

  尽管思念刻骨,年轻的战士依然反复陈述参军的初衷,希望得到家人谅解。“灾难深重的中国少衣无食者,不仅咱一家,弟这几年来正是为了自己,为了这饥寒的一群,奔波奋斗……为着自己及所有被压迫者奔波奋斗。当然,个人和家乡的小利益便无法顾及了。”

  他这样劝说母亲,“妈妈,我们应擦干自己的眼泪。我万一不幸为人民战死,那也无须呼哭。你看,疆场上躺着的……哪一个不是他妈妈的爱儿?”

  对于未来,他踌躇满志:“当这和平建设时期,弟将更努力,为群众服务,为新社会服务,一旦更进一步、更彻底地完成民主和平改革的大业,而能得到巩固,那是我的光荣,是父母的光荣,是群众的光荣,是新社会的光荣。”不幸的是,当年9月,冯庭楷就在山东巨野战役中遭敌机轰炸牺牲。

  1970年,他的侄子冯双平,一位北京民警,开始寻访三叔曾经的战友及领导,希望梳理他短暂而光荣的一生。经过40多年的艰苦寻访,冯庭楷的从军轨迹逐渐清晰:15岁参加八路军,18岁入党,当过政治处宣教干事、测绘员、参谋,牺牲前在晋冀鲁豫野战军3纵队9旅26团司令部担任作战参谋。

  2012年,冯庭楷的遗骨和其他477名无名烈士一起,被集中安置于山东巨野县烈士陵园。

  冯双平说,1938年起,他的祖父、父亲、二叔、三叔相继参加革命,并成为党员。“父辈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如今,三叔牺牲已整整70年了。重读家书,冯双平仍然很激动,“我能从信中感受到三叔的痛楚、遗憾,以及对信仰、民族大义的坚守。”

  20元的“入党贺礼”

  1959年4月,天津,26岁的党员张凤九听说哥哥张龄九也刚刚入了党,立刻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以表祝贺,还特意汇了20元钱作为“贺礼”。此后半个多世纪,这两位亲兄弟,相互扶持,共同鞭策,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在平凡岗位上都做出了不凡业绩。

  “龄九胞兄如面:弟应该先给你道喜……我要祝贺您要在不久的时间真正迈到党的门里,作一个忠实的布尔什维克……我要向您祝贺,祝贺礼是给着邮局寄去款贰拾圆……除向您祝贺,也是为对生活的补助和为了孩子们读书。”

  在家书博物馆的陈列柜中,重读这封50多年前写就的家书,兄弟间的深情厚谊及对党的朴素情感扑面而来。

  提到这封信,河北滦平的家中,87岁的张龄九难掩激动。“加入党组织是我们兄弟长期的追求和奋斗目标。”他说,“我弟弟凤九1952年就入党了,听说我也入党,他从心里为我高兴,特意汇钱向我祝贺。在当时20块是笔不小的数目,我非常激动和感动。”

  兄弟俩的老家在辽宁凌源县。张龄九1952年参加工作,两年后,他所在的滦平县滦平街供销社信用部被评为热河省典型,而他个人也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谈起当年,张龄九很是骄傲。入党后,他更是牢记“作为党员工作上要带头”“不能给党抹黑”,经常背着包、揣着干粮下乡,一个村一个村地跑,给当地数千户乡亲讲明白什么是信用社,为农村商品流通、村民生产生活需要提供方便。

  而16岁就参军的张凤九,在部队当过文书、警卫员,之后又在赤峰、承德、兴隆等地从事会计、秘书、办公室、工会等工作,也多次被省、地区、县等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工会干部。

  为提高文化素养,两人还在职学习了初、高中课程,之后张龄九被评为经济师,张凤九被评为政工师。离退休之前,两兄弟均被评为本系统优秀工会干部。1990年,河北总工会表彰全省基层工会和优秀工会干部,两人又被印在同一本光荣册上。

  如今,两兄弟都已年过八旬,张凤九最喜书法,张龄九酷爱写诗,其乐融融。为庆祝建党95周年,两位老人还特意就党的辉煌历程写了首长诗,表达欣喜之情。

  张龄九说:“作为一个党员,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要起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一个人最高的奖赏就是大伙对你的信任,这比什么都强。”

  “生是奋斗,死是休息”

  1972年的春节,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教育家、著名中共党史专家胡华,从江西干校回到家乡浙江探望亲人。年过半百的他,离别故乡34年来第一次在家里过春节,他为子女们写下了一封家书。44年后的今天,70岁的长女胡宁依然珍藏着父亲的这封书信;每每读来,好像父亲的谆谆教诲又在耳边回荡。

  “胡宁、安、静、刚、芳诸儿:你们都好吧!……你们五人在外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英勇奋战……也使我们老辈人高兴……青年时期经历艰苦的锻炼,是毛主席对后一代有意的培养,你们要好好体会党和主席的苦心,不要辜负党的期望。”

  这封家信中,他为孩子讲述了自己革命生涯的艰苦,勉励他们饮水思源,努力为祖国建设出力。“我在青年时期出门革命,十年不归,战火纷乱,出生入死,十年之中,以杂粮为主食,萝卜、白菜汤为副食,一年不过吃到一、二次大米;黑夜行军,顶风冒雪,野地露营,比较起来,你们今天生活究竟安定得多,条件好得多,深望积极努力,条件越艰苦,越能锻炼考验人。”

  1921年,胡华出生于浙江奉化。抗战爆发后,还在浙江高等师范学校读书的他,立刻投身抗日浪潮,一边组织宣传抗日,一边积攒路费,想要奔赴延安革命。但胡华是家中唯一的儿子,前路艰险,父母如何舍得?幼时的胡宁常听奶奶提起,当年为了能去延安,父亲反复向家里讲抗日救国的道理,悲愤说“不愿当亡国奴”,激动时,“眼泪像瀑布一样往下流”。

  1938年10月,17岁的胡华背着简单行李,一路风餐露宿、跋山涉水,最终抵达延安,从此与家人一别12年。在延安,他进入陕北公学学习,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起,为培养党的抗日干部,年仅19岁的胡华在华北联合大学讲授《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史》。期间,他还经常带领学员同地方游击队一起参加反扫荡斗争,足迹遍及恒山地区。

  此后近半个世纪,胡华一直投身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的教学与研究,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成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中共党史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由他编写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国革命史讲义》《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讲义》等,成为我国大学生和党政干部学习的重要教材。

  胡宁说,父亲一生,始终对党忠诚。“文革”期间,即便被下放到江西干校喂猪,他依然乐观豁达,还不忘写信给她,嘱咐她“不能忘本”。“在你婴儿时期至一二岁时,不断处在行军和动荡之中,头上有国民党飞机轰炸,经常要夜行军,尤其你刚诞生后,行军都要靠根据地贫下中农赶了大车护送……”

  在父亲影响下,胡宁也成为张家口的一名教师,1975年起开始为学生讲中共党史课。“那时政治课没有统一的课本,我就请教父亲,在家里翻找资料。父亲说,讲党史自己必须热爱党,要有感情,要带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声情并茂,才能有感染力。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我当时的党史课也是很受欢迎的。”胡宁笑着回忆。

  1987年12月,积劳成疾的胡华因肝癌病逝,终年66岁。去世前的一个月,他还在给时任人民大学校长袁宝华的信中感谢党的培养,充满对事业未竟的遗憾。“参加革命,忽约半世纪,去日苦多,贡献愧少”

  如今,谈到父亲,胡宁依然深深怀念。“他在国家危亡之时,放弃原本富足的生活,那样义无反顾……让我特别敬佩。他不惜赴汤蹈火的爱国精神,为追求真理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都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父女的信仰书简

  1994年6月21日,临近党的生日。湖北荆门市,一位名叫何显斌的父亲正在给沙洋师范学校就读的女儿何金慧写信。信中,他恳切地谈了自己对党的认识,希望女儿能考虑入党。

  何显斌告诉女儿,中国共产党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目标,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你现在对党的认识有哪些提高?你是否愿意为党的目标奋斗终身?你觉得你与党员的标准有多大差距?”他问女儿。

  “当前,人们的思想比较活跃,各种思潮、各种主义都在影响着你们。你如何在这些思潮、主义面前不迷失方向呢?……我不会把我的信念强加于你,抉择权属于你自己,但作为有着多年党龄的我和你妈衷心希望你做出正确的抉择,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

  谈到写这封信的初衷,今年64岁的何显斌说,他和妻子都是老党员,对党有着很深的感情。“我们就是想让她明白,人一辈子要有追求和信仰。”除了在信中引导女儿,他还利用当地评选“人民好公仆”活动之机,带女儿到贫困山区寻访优秀的党员干部。“我们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过了半个月……她看到了许多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优秀党员,很受教育。”何显斌告诉记者。

  1997年2月,何金慧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当时,正在湖北师范学院就读的何金慧在信中告诉父母,“入党申请书已经写了……以前我曾对父亲为什么不想继续升官,以及对弟弟种种坚决拒礼的行动想不通,但是现在知道就像爸爸说的那样,哪里能更好地工作、发挥作用就应在哪里。”

  这封信里,女儿对人生和责任的思考也愈加成熟。“只要我们对工作、学习高度负责,对事业无限忠诚,自然而然就在勤奋的跋涉中找到了成功的快乐,而过程中的一切荣辱得失就不足挂齿……我们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生命之火燃得更亮些,更旺些。”

  1999年,何金慧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从小学到中学都是三好学生的她,在2000年考取了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然而,2001年1月24日,年仅22岁的何金慧在家中因煤气中毒不幸离世。怀着对爱女的刻骨思念,何显斌和妻子此后连续4年替女儿缴纳了4000元的党费,同时成立了以女儿名字命名的助学基金及青少年教育促进会。

  10多年来,何金慧助学基金已资助荆门当地1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通过整理、总结爱女遗留的上百本日记、读书笔记及书信,何显斌也应邀到许多学校去做讲座。如今,他和妻子成立了“金慧故里老来乐”服务队,每天在沙洋县乡下忙碌照顾十多位孤寡和空巢老人,提供免费午餐,陪老人聊天。

  “就像我一直跟女儿说的那样,要体现党员的价值,就要把身边事、分内事做好。”何显斌说。

上一篇:红色经典:伟大时代的恢弘史诗
下一篇: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红色经典”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