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上甘岭》剧照。
▲电影《平原游击队》剧照。
▲电影《英雄儿女》剧照。
照片来自网络
郎秋红
长影新片《老阿姨》七一期间就要公映了。像长影70年来拍摄的众多影片一样,这部以甘祖昌将军及其夫人龚全珍为原型的影片自带“红色基因”。在期待这部影片的同时,不由得想起那些年、我们那一代人追过的“红色经典”。由于工作原因,近年有机会与已退休的长影编剧王霆钧老师、长影大院长大的长影集团党委副书记张光临、毕业后就到长影工作的师姐张霁虹结识,从他们那里听说了很多银幕外的故事。
家喻户晓的李向阳
“学习李向阳,坚决不投降。敌人来抓我,我就跳高墙”,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传甚广的民谣,凡是跳过皮筋的女孩子没有不会唱的。
李向阳是长影1955年摄制的故事片《平原游击队》里的男主角。这部我小时看的电影,直到上大学时,影片中被鬼子枪杀的“小宝子”还被中文系的老师拿来讲“伏笔”:刚出场时越可爱,结局会越悲惨——可见这部电影多么深入人心。
《平原游击队》的导演苏里是武工队员出身,杀过敌,立过功。当初选他导这部戏时,有人并不看好。因为他当时资历尚浅,也没有独立执导过有名的电影。因此苏里也是憋着一股劲要把电影拍好。
电影里有一场戏,李向阳带着两个游击队员进城后在小饭馆了解敌情,刚好进来两个汉奸。游击队员机智地向汉奸透露了李向阳的身份,然后开始给汉奸上政治课:“现在的国际形势是这样的……”据说影片当年审查时,放到这个地方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太假、不可能。苏里一听站起来不服气地说,“怎么不可能,我当年就是这么干的。”电影上映后大受欢迎,这句台词更是经常被观众拿出来模仿,成为那个年代的流行语。
《平原游击队》上映后大获成功,不仅导演的实力得到认可,扮演李向阳的郭振清也一举成名。据长影一些老人说,那个年代还是凭票供应。但只要大郭站在猪肉柜台前,售货员就会砍下一大块五花三层的好肉,笑呵呵地递到他面前。如果有人提出异议,售货员就板起脸来:“他是李向阳,你是谁?你要是李向阳我也不朝你要肉票。”
而扮演松井小队长的方化从此便被贴上“鬼子王”标签。直到80多岁才在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实现了“演一次正面人物”的梦想。
永远的英雄王成
长影旧址博物馆专门有一块区域表现电影《英雄儿女》;王成身背报话机,手持爆破筒,跃入敌群,大喊“向我开炮”……那是很多男孩子英雄梦开始的地方。我小的时候,每每看到此处,都热泪盈眶。那时就暗下决心,长大了一定要当个英雄。后来自己的英雄梦虽未实现,但是终究嫁给了一位军人,当作一种补偿。
据说当年选角时,初定演员都比刘世龙长得帅。导演武兆堤偏偏看中了个子较小、有点土气的刘世龙。导演对他说,“我不想塑造英雄,就想塑造一个战士形象。你也不要一出场就做英雄状,要演出普通战士给观众看。”事实证明了导演的眼光。尽管电影进展才三分之一王成就牺牲了,但是他纵身一跃的瞬间,却成为许多人心中的永恒。
王霆钧老师在他的《长影的故事》中,曾对王成牺牲一场戏的拍摄有过叙述。拍戏的山头是个蚕场,为了拍摄需要,用三车黄炸药把山炸了个遍。当时是八月天,热浪袭人。山上堆着柴火,放了汽油,地上布上100多个炸点。实拍时,刘世龙穿了两件浇湿的衣服,衣袖卷起。导演一声令下,他闭上眼睛就往火里钻,眉毛、鬓发都烧着了……虽然演员的路线是事先规定好的,可是火一烧起来,画好的路线就看不见了。刘世龙靠感觉拍完整场戏,戏没拍完胳膊就烧起了泡……
王霆钧老师还回忆,《英雄儿女》复映后,1972年登陆香港院线。当时已经是彩色宽银幕片时代,主办方怕一部普通黑白片没人看,特别准备了其他片子。没想到片子一放特别轰动。原本计划上映一周,结果一放就是七个星期。国民党特工都感到惊奇,特意买票去看个究竟。
上世纪70年代末,中越自卫反击战刚结束,几位参战的英雄带着淡淡的硝烟味来到长春电影制片厂,点名要看看“王成”同志。当刘世龙出现在他们面前时,英雄们起立,敬礼,然后是久久的拥抱。他们热泪盈眶地对刘世龙说:王成同志,战场上我们就是喊着你的名字,高举手榴弹,端着冲锋枪冲向敌人的,有的战友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传唱至今的“我的祖国”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迄今为止,很少有哪部电影插曲像“我的祖国”流传这么久远。出自故事片《上甘岭》的这首插曲,穿越时空,已经传唱50余年。它把抽象的祖国形象化、具体化,唤起人们心中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在当年一切以政治为导向、银幕上充满高大全式英雄的时代,吹来一股清新之风。
影片《上甘岭》是根据朝鲜战场上同名战役创作的。这也是朝鲜战场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剧本刚出来时,暂定名《二十四夜》,讲述志愿军某部八连在缺粮断水的坑道中坚守24天,打退敌人数十次进攻,最终迎来反攻胜利的一天。导演沙蒙觉得不错,但是编剧林杉总觉得缺点什么。直到有一天,他看到志愿军女战士王清珍在上甘岭战役中的报道,突然茅塞顿开,决定在剧本中增加女护士王兰的形象,这样一来,故事马上鲜活起来。王兰在为伤员服务时,唱歌解闷,编剧就可以为她写一首歌。后来乔羽写的“我的祖国”就是由她唱出来的。
关于“我的祖国”是如何创作出来的,流传多个版本。一说乔羽想起在江西看到的长江,水清稻香,白帆点点,与黄河浊浪滔天完全不同,启发了灵感;一说乔羽苦思冥想,不得要领时,从长影小白楼上望到窗前树林间流过的小河……
歌词写好后,导演很满意。但是觉得“一条大河波浪宽”有点小气,问乔羽为什么不写“万里长江波浪宽”,岂不更有气势?乔羽说,长江气势虽大,毕竟只有长江边生活的人才有体会,可能会让没见过长江的人在心理上产生距离感。而从对祖国的体会看,不管你是哪里人,家门口总会有一条河,只要你一想起家,就会想起这条河……
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还在传唱的这首“我的祖国”。虽不华美,但无比亲切;虽不铿锵,但动人心弦……
以上几个小故事,只是长影70年历史长河中的几朵小浪花。70年沧海桑田,今天的时代和今天的长影,已不复当年模样。但是,那些我们曾经追过的英雄,那些影响过无数人的红色经典,已植根于灵魂和血脉,历久弥新,永不褪色。(感谢原长影艺术管理部部长王霆钧老师为此文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