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周末”活动坚持多年,已成廊坊的文化品牌。 本报记者 卢锋 摄(资料片)
本报记者王文珩 本报通讯员丁青、逯颖、彭智宏
文化是根,深植沃土,滋养各项事业枝繁叶茂。文化是魂,盘桓萦绕,牵导经济社会生机灵动。
“十二五”期间,廊坊市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和全市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机遇,坚持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为主线,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文化市场平稳有序,文化软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提升。
“中国合唱协会(廊坊)合唱基地”、“中国书法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几年间,一个个沉甸甸的“国字头”城市文化品牌,相继花落廊坊。 强力推动示范区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确立
为推动各地研究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为同类地区提供借鉴和示范,“十二五”期间,国家启动战略性文化惠民项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
培育和树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典型。2010年12月21日,全国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霸州召开,总结推广霸州经验。成为全国首批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的霸州,对全国、尤其廊坊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产生示范推动作用。
随后,廊坊市通过发挥典型引路作用,以点带面,形成规模,推动整体工作。几年间,坚持资源下移、服务下移、重心下移,廊坊市一手抓政策推动,一手抓典型示范,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
2013年11月,廊坊市正式取得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全市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协调联动,开启打造文化体验城市名片、建设文化强市征程。
一年多来,廊坊市高标准完成示范区创建标准各项任务,主要发展指标领先中部、看齐东部,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具有廊坊特色、在中部地区具有示范作用、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广覆盖、高效能、可持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年多来,廊坊市强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保障;政策、资金支持,人才、技术保障;落实服务评估和工作要求五方面任务,加强市(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开展面向农村、服务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基本文化服务权益,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供给……
一年多来,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创建专项资金、100万元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预留1.14亿元市群艺馆产权转让及装修改建资金。各县(市、区)落实创建专项资金4344万元,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1202万元……
一年多来,廊坊市推进市群艺馆改建和县乡村“两馆一站一室”达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网络;落实乡镇文化站人员编制,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完成课题研究,开展制度成果实践;扩大对外交流,促进区域文化联动;制定“天天读”图书馆服务体系试点方案和“文化同行”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整合社会力量,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并健全完善管理机制;文化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每年全市农村电影放映逾3.8万场次;与京津冀三地10个区市文化部门签订《“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战略合作协议书》,成立文化发展联盟,共同促进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主动作为的担当,促成上下联动的局面;蹄疾步稳的推进,激起千帆竞发的热潮。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为载体,“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强有力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务实作为,加大投入,遍及廊坊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确立。
谋划精品塑造品牌,公共文化事业灼灼其华
公共文化是基本民生。
严严寒冬,元旦、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和“幸福廊坊”文化艺术节,为市民送来温暖、增添喜庆;炎炎夏日,“欢乐城乡·文化惠民”系列文化活动,伴市民清凉消暑、愉悦身心……
“十二五”期间,文化惠民政策在廊坊市伴随各类精心组织的公共文化活动扎实落地,贯穿全年,营造出独特的城市文化氛围,陶冶着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气质,提升着市民的集体文化素养。
“同筑津冀情·共圆中国梦”廊坊—津南区域文化联动系列活动,“中国梦·廊坊梦·百姓梦”廊坊市优秀美术摄影作品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果展、专题座谈会、大型综艺晚会和戏曲专场,“京冀携手 文旅融合”金秋旅游季暨葡萄文化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暨文化志愿者培训班”,“牵手京津冀 欢乐进万家”首届京津冀(廊坊)“京东大鼓书会”,京津冀飞叉交流展演大会,匠·艺——2015北京海淀、河北廊坊非遗项目联展,中央歌剧院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演出,国家京剧院《红色经典名家名段演唱会》,京津冀合唱音乐会,以及全市农村文化先进单位和农村文化先进个人“双百双十”评选,“书香廊坊”读书会、“文化沙龙”系列讲座……
这五年,廊坊市坚持“文化来源于人,也服务于人”宗旨,充分发挥文化事业的公益性和公共性,实施文化品牌塑造工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繁荣全市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这五年,廊坊市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原则,在重传承、重保护上下功夫,通过非遗项目展演展示展览、拍摄非遗专题片、申报非遗项目等方式,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与保护。“碑碣苑”工程和香河金门闸等文物本体修复完成,《廊坊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整理完成,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全市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达2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数位居全省第二;省级76项,市级160项,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这五年,廊坊市坚持“注重导向、加强引导、加大扶持”思路,精品带动工程成绩斐然。电影《御前侍卫》在中央6套节目播出;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大厂评剧团音乐情景剧《农民工之歌》成功在人民大会堂演出;河北梆子《宋相吕端》在央视播出并获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第十二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作品奖”;改编评剧《金莲三寸》获“第九届中国评剧节参演剧目奖”,入选“河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优秀剧目”;现代评剧《寸草春晖》正在参加2015年北京金秋优秀剧目展演……
同时,打击盗版音像制品、全市歌舞娱乐场所和网吧经营场所安全检查、非法医疗广告专项治理等行动,肃清了文化市场环境,使全市文化市场管理加更加规范有序。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环首都文化产业高地”
文化是软实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文化产业是硬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五”期间,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契机,廊坊市以建设文化体验城市为目标,全力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立足毗邻京津的“人缘、业缘、地缘”优势,打造“环首都文化产业高地”区域中政策最好、服务最优、环境最美、成本最低的投资洼地和产业高地,成果丰硕。
总投资200亿元的“梦廊坊”文化产业园正在抓紧建设大剧院和红楼梦圆主题园,投资80亿元的大城红木文化产业城已具规模,标志着大城进入以红木文化为引领的文化建设的新阶段。投资98亿元的鲁能文化生态区、投资300亿元的固安文化体验示范区、投资50亿元的微软游戏创新中心项目及壹佰剧院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进度、拓展规模、提升档次……文化创造财富,产业支撑发展。全市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
“十二五”期间,廊坊市着力在“文化+”上开辟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文化+科技”促进文化产品上档升级,“文化+农业”增添现代农业文化内涵,“文化+旅游”促进旅游品位与文化底蕴双提升,“文化+工业”促进产业升级,带来文化产业发展新动力,融合开辟了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
“十二五”期间,廊坊市着重打造县域文化产业“升级版”。依托各自优势,固安县投资300亿元打造航母级重点项目——文化体验示范区;大城县以明清古典家具、古玩文化市场为特色的文化产业迅猛发展,年产值达到40亿元,占全县GDP的三分之一;香河县以家具城、第一城、影视城“三城”为龙头构建县域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新格局;大厂县民族手工艺品牌形成“大厂特色”……通过打造县域文化产业“升级版”,成就了全市文化产业生动发展、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十二五”期间,廊坊市加快搭建发展平台助推产业发展。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打造人才激励环境、招商推介环境、资金扶持环境和品牌推广环境,旨在培育文化产业内生动力,激发发展活力。
与此同时,廊坊市着眼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以大厂评剧歌舞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通过积极引导改制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营服务水平,一批具有现代企业特点、发挥社会文化功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文艺院团蓬勃兴起,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
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文化产业经营单位(文化系统)3167家,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337家,年增长211家,增速18.7%,初步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项目182个,产业园区8个,已建项目62个,在建项目76个,新谋划项目36个,其中谋划实施投资亿元以上文化产业重点建设项目40个,总投资1100多亿元。
……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回首“十二五”,廊坊市文化工作各方面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更好满足。展望“十三五”,我们坚信,全市文化工作必将继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文化强市的深厚底蕴、勃发魅力和持久生机亦将更加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