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京津冀文化产业迎来协同发展新机遇

   “京津冀协同发展,文化要先行,政策要协同,要差异化发展。”12月13日,“落实五中全会精神,推动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京津冀地区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文化产业专家学者就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话题展开热议,并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实用性的新思路、新观点和新建议。

    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任重道远

    分析京津冀地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北京市文资办副巡视员杨永安认为,“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差异和两极分化严重,距离理想的城市群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面临着良好的机遇。”未来将有更多的资金、人才开始转向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

    他就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建议抓京津冀文化产业的布局工作,二是建议抓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重点环节,三是建议重点关注执行问题、增速问题和人才问题。“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的差距是长期形成的,如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远高于其他区域,要想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落实协同发展,必须要严格制定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框架和规则,加强执行力。要通过认真的研究分析和论证提出设置适合京津冀文化产业的增速,特别要防止不顾自身资源和社会承受限度的冒进倾向。此外,目前京津冀需要一批文化企业家和文化创新人才,这是实现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杨永安表示。

    “谈到协同发展,搞活动相对容易,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让这些文化资源有序地流动,提高文化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这需要深入思考。”天津市文广局法规处处长宋文峰认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企业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发挥不够,原因主要与协同发展的阶段性、文化工作自身性质、现阶段市场和社会发育不足有关。他认为,促进京津冀共同服务一体化发展,需要政府部门转变思路,实现管办评分离、需要规范社会组织、需要相配套的国家政策、把满足公众需求作为抓手。据他透露,在运用市场机制社会市场力量推进公共一体化服务方面,天津将采用多个举措,如准备建立面向京津冀政府机关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措施等。“现在我们正在和有关部门研究,准备推出2016年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目录,计划打破区域所有制及行业界限,面向京津冀统一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尤其是公益演出、展览、培训等项目。”

    在探索社会化运营方面,天津文化中心大剧院的建设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案例。据了解,该剧院投资方是国企,运营方是北京的民企,而管理方则是政府部门,在引进歌剧、交响、芭蕾等演出时,政府会给予相应的补贴。“这也促进了京津冀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宋文峰说。

    破解难题需打破城市界限

    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近两年,业界提出了许多方案,如扩大北京市的空间范畴,对京津冀区域进行小调整等。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齐勇锋认为,破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要从发展的未来及整个格局之间,城市和城市群在未来发展的格局中来看。要解决“行政割据”的问题,在现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考虑设立一个半官方的国家派出机构,负责协调、整合、规划、组织,促进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我们要从城市和城市群在未来发展的格局来看待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现在的城市群在一个国家甚至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毫无疑问,这样一种发展结果已经打破了行政界限。”齐勇锋认为,京津冀要达成城市群的目标,还需深化改革。“特别是在文化产业方面,围绕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来深化改革,我们还需做很多工作。”

    对此,腾讯微博政务负责人何建红也深有同感。她从“互联网+城市服务”的视角出发,认为未来“互联网+文化”具有广泛的前景,其中,科技与文化融合是必然趋势。“互联网打破了城市之间的界限,是未来破解京津冀行政区割问题的重要工具。”何建红说。

    那么,具体到一个行业、一个机构、一家企业,城市间的界限又当如何打破?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携手北服创新园与保定容城县签订了服装产业的系列项目,把行业的创新设计带去容城,同当地服装产业融合。据了解,目前通过对接会、订货会等,已经促成了一些产业项目的直接对接,这为业界提供了更多思考的空间。

    “保定占据着河北省服装产业55%的产值,有近945家服装企业,个体服装加工户达2000余家,2014年实现产值达235亿元。但很少有人知道河北品牌的服装,因为都是小品牌甚至无品牌,企业创新含量非常低。”北京国际创意设计周组委会副主任曾辉直言。“与容城的合作是一次初步尝试。京津冀协同发展不能只是笼统地说扶持,而要发挥北京在创意设计领域的优势,思考如何能够利用这些优势直接对接产业。容城产业转型升级本身已非常急迫,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以设计、版权为核心的合作模式,让容城的服装企业改变过去以抄袭、山寨为主,靠低成本生产模式发展的路径。”在曾辉看来,过去的京津冀区域已经在文化创新体系上形成了差异化格局,本身已具有互补性,所以协同发展是必然的。

    协同发展要把握好四个关系

    艺术科技研究所副研究员许立勇以城镇文化建设指数模型(UCI)为分析框架,认为应该加快京津冀地区各个城市群文化建设协同发展布局,加快推进北京、天津等文化建设先进地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京津冀各城市文化发展水平为基本标准,从协同角度构建京津冀文化主题功能区,打造不同城市之间的功能衔接梯次,促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和京津冀一体化水平。

    “所谓‘协同性’,核心问题是要打破壁垒,推动要素的资源流动。协同发展应该是在尊重自有竞争,尊重市场力量的前提和基础之上来加强顶层设计,重视协调和磋商,而且要有中间缓冲地带,让资本力量发挥竞争的作用。”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祁述裕认为,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要把握好四个关系:一是协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核心是打破壁垒、突出优势;二是顶层设计与自由竞争的关系,要实现行政力量和市场力量有机结合;三是盘活存量与拓展增量的关系,既要盘活存量更要重视拓展增量;四是用力和借力的关系,要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与其他部门交叉发展。

上一篇:万枝丹彩灼春融——“十二五”时期我市文化工作述评
下一篇:台宽戏好唱幸福——三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扫描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