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滕佩智
前不久,“匠·艺——北京海淀、河北廊坊非遗项目联展”在北京市王府井大街的工艺美术馆举行。
富丽典雅的宫毯、精巧雅致的京绣、生动传神的面人、漂亮灵动的风筝、细腻华贵的雕漆工艺、象征各种寓意的绾结葫芦、五光十色的百宝嵌……一样样精美绝伦的展品让人惊艳,展示着燕赵文化丰厚的底蕴。
这次京廊两地文化互动,在带来绝美文化体验的同时,更让人们深切的感受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步伐就走在自己身边,两地文化领域互联互通,提升了平台,繁荣了文化,更搭建起了推动中国传统手工艺和非遗文化发展的鹊桥。
政府牵手打通文化互通之脉
“京津冀一体化说起来好像很抽象,但却一步步走得非常实。”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主任陈静在联展现场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在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和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首次联合主办的此次展览中,共有400多件精品作品参展。展览汇聚了海淀区和我市重要非遗项目精品,既有来自海淀区彰显“京作”皇家宫廷艺术雍容风范和富丽华贵的京绣、彩塑京剧脸谱等非遗项目,也有体现燕赵之地古朴厚重、豪放大气的“燕京八绝”为代表的我市非遗项目精品。两地展品精品荟萃,风格多样,工艺精湛,完成了一次艺术的融合与碰撞。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的“燕京八绝”也在此次展览中首次集体在京亮相,在“燕京八绝”非遗展区,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等曾经一度濒临灭绝的廊坊“燕京八绝”传统技艺引入眼帘。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雕刻精致,线条优美,展现出燕赵文化的独特魅力。
京廊文化牵起了互联互通的鹊桥,得益于两地政府的搭台和共同努力,不仅加强了两地文化的联动,更搭建起了我市文化对外宣传的平台。“本次联展的举办对宣传廊坊非遗、宣传廊坊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廊坊有这么多的非遗精品,更看到了廊坊在历史上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做出的贡献。本次展出是京廊文化互联的一个开端,今后将通过各方努力使京津冀文化联动进入一种常态化发展模式。”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副巡视员孙凌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非遗传承弘扬历史文化
一步入展厅,所有观众的目光就被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展品吸引住了。每一件作品无不典雅大方、制作精良、造型优美、做工精细,正如展会主题所示:匠心独具、技艺高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传统手工艺人们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的高超技艺。
在陶艺展区前,记者见到了河北民间工艺美术家王秀,眼前一件件雕花精美的陶艺作品正是出自他手,这位老人用双手传承着家族的技艺,更想把祖传的技艺发扬光大。“我十七岁开始做陶,今年六十二岁了,现在我的儿子和女儿都会制陶,我希望有年轻人找我学,多带一些徒弟,我会毫无保留地教给他。这是祖辈传下来的手艺,我有义务把它传承下去。”
不仅是陶艺,面人、剪纸、脸谱、烙画、纸雕、布老虎……展会上这些汇聚海淀区和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的佳作,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和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然而,在社会的巨大变迁和市场经济的挑战下,很多项目正面临着生存土壤缺失、后继乏人、传承现状堪忧的窘境,有的甚至已经消失,成为永远的记忆。
携手推进非遗保护常态化
在这次“京廊”非遗首次联展中,汇聚了北京市海淀区和我市的4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展览期间,每天有2-3名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现场技艺展示,传统插花、面塑、皮影等项目传承人将到现场与观众进行零距离互动。广大民众可亲自体验风筝的制作技巧;领略空竹的腾空而起、上下翻飞;了解金属工艺的雕工细作;欣赏和体验中国传统插花的魅力等。“这次非遗展,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京廊这么多丰富的非遗文化精品,更让我们看到了国家重视非遗,传承非遗的决心,非常受鼓舞。”前来观展的北京市民张女士说。
截至目前,海淀区共普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240多个项目,加入区级以上的项目有84项,其中国家级7项,北京市级30项。廊坊市则拥有普查项目2千多项,其中国家级22项,省级54项,市级216项。此次参展的45个项目中,海淀有15个项目,廊坊市有30个项目。
陈静表示,此次联展是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加强京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合作与交流,打造地区文化活动品牌,推动京津冀非遗保护工作协同发展。旨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深入广大人民大众,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唤醒更多人对非遗的保护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多年来,海淀区和廊坊市始终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脚踏实地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希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让更多有识之士能够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携手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