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持 人:赵振杰
□特邀嘉宾:梁鸿鹰 李朝全 王力平 行 超 晏杰雄 崔立秋
如何实现文学批评的有效性
□主持人:赵振杰
文艺批评家是文艺作品的品鉴师。批评家的使命在于激浊扬清、褒优贬劣。如果批评家丧失了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只是一味地“打棒子”和“抬轿子”,就会导致整个文艺生态的恶化和评价体系的失范。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信奉“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文艺批评褒贬甄别功能弱化,缺乏战斗力、说服力,不利于文艺健康发展。
由此可见,批评性是文学评论的精神内核,是衡量文学批评价值的重要尺度。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文学评论的批评性呢?我认为,这有赖于批评家自觉地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建构,用鲁迅先生的话讲就是“坏处说坏,好处说好”。不要小看这八个字,要想真正做到并非易事。它要求批评家具备敏锐的文学感受力、深厚的理论修养和独立的主体人格。
之所以强调批评家的文学感受力,是因为它是保证文学评论有效性的重要基础。感受力源自何处?当然是文学作品本身。然而,当前的文学批评往往在“脱离文本谈文化”,从而误入一种本末倒置的批评误区。真正有效的批评,应当坚持“从文本中来,到文化中去”的批评思路。我们要努力建构一种建立在文学性基础上的综合性批评范式,强调打通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界限,实现文学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文学感受力的培养既需要文本细读的功夫,也仰赖于理论资源的滋养。我们既要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遗产,又要批判地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从而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批评其实就意味着选择,批评家所批评的其实也包括其自身,真正有效的批评应当表现为对文学作品乃至文学理论、文学现象的阐释。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一种“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相结合的辩证性批评范式。它强调批评家既要有主体意识,同时也要将自身客观对象化。通俗点讲就是要“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要推己及人、见贤思齐。
此外,一个优秀的文艺批评家还需要具备独立的主体人格,也就是说,批评家应当时刻保持一种反思意识。作为批评家,我们在读书写作时要在心里反复思考五个问题,即“谁在说,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为什么说,在什么历史语境下说”。这五个问题既是指向批评对象,同时也指向批评家自身。批评家唯有时刻保持这种双向反思意识,才能真正建立起说真话、讲道理、有思想、有批判力的独立性主体人格。
批评家应自觉抵制“甜蜜的批评”
□梁鸿鹰(《文艺报》总编辑、评论家)
当代批评家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第一,批评家要积累丰厚的文艺批评资源。文艺评论与文学创作一样,都需要一种“有凭据的视野”。文学创作的“凭据”是作家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文艺评论的“凭据”除了对作家作品的主观感受外,还仰仗着批评家自身的理论资源。我将批评家的理论资源概括为以下几种: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观,二是中国古典文艺批评理论,三是西方文论,四是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这些都是文学批评从业者应当学习与借鉴的思想资源。然而,从目前的批评现状来看,西方文论在我们文学批评实践当中运用最为广泛、普遍,似乎成为衡量文学评论价值与学术分量的唯一标尺。我个人认为,这种“唯西方主义”的批评生态是不健康的。当代批评家应当具备宽广的胸怀和多维的视野,去学习、汲取更加多元的理论资源,在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建立起有自己风格的批评观。
第二,批评家应注重文艺批评的实践性。文艺批评与文学理论研究存在一定区别,前者更加强调批评家对具体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的感受力与理解力,我们可以称之为探险式、挖掘式的感悟。这种文艺批评属于一种推己及人的美学活动,是一种对审美感受力和文学鉴赏力都有极高要求的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批评家,首先要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也就是说,批评家要试着站在创作者的角度来看问题。面对一部作品,应该更多地想到创作者的动机,他是怎么写的,他为什么这样写。美国一位知名作家曾提出撰写书评的六个“黄金法则”,其中之一就是:你要努力理解作者想做什么,而不是指责他为什么没有去做什么。从事评论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过于武断、过于主观,总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批评家不是法官和裁判,你的认识和判断并非最终裁决。好的批评家只是把自己所能够认知的感悟呈现出来。如果要揭示作品的不足,则需要提供令人信服的理论依据和合理的逻辑推演过程,否则,批评将沦为一种无效的文本。
第三,批评家需增强文艺批评的说服力。我认为,当前国内的文学批评存在着语言僵化、思维混乱、观念陈腐、缺乏个性等弊端。我在报社工作,经常会看到许多在语言上没有志向、没有追求的稿件。语言的干瘪源于思想的贫瘠。有思想的批评家,他的说话方式一定是讲究的,语言一定是充沛、丰盈的。我所期待和欣赏的是那种由丰厚的学识与鲜活的语言融合而成的批评文章。
最后,批评家要敢于说真话、讲道理。批评家的职责是从作家作品的实际感悟和鉴赏中建立起批评伦理与美学规范,这就必然要求批评家说真话、摆事实、讲道理。批评家要自觉抵制那些所谓的“甜蜜的批评”。
批评家要建立批评自信
□李朝全(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评论家)
我们当下的文学批评长期以来存在几个缺陷:一是有论述无批评。许多评论文章属于在利益驱动下的写作,经常是为了迎合某种宣传、炒作的需要而写出来的;有的是碍于人情,看在红包的面子上的写作。二是批评资源严重西方化。我们拥有非常悠久的文学批评传统和宝贵的评论资源,但是今天这些资源基本上都被割裂掉了。我们现在所用的评论话语、评论工具基本上都是从西方引进的,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三是批评工作者自身艺术能力不足。许多从事批评的工作者本身艺术修养不足,面对作品,缺乏审美判断力、思想提炼力、文本阐述力和舆论解析力。四是缺乏批评自信。批评家在作家面前,不是低一等或次一等的角色,两者应当是一种对手关系、竞争关系。
我们应该对文学批评进行必要的分类:第一类是协会批评。由于批评者置身于文学现场,因此这种批评带有很强的及时性、交互性特点。这种评论的不足之处在于缺乏时间的沉淀。第二类是学院批评。这种批评更多是一种历史化的、积淀化的文学研究。由于学院批评距离文学现场较远,因此这种批评更为客观、从容,立场更为中立。第三类是媒体批评。媒体批评是一种独立于文学之外的第三方批评,可以说是完全独立的一种批评,但是媒体批评有一个缺陷,就是容易受到新闻性的干扰。说白了媒体批评很容易搞成一种话题炒作,也容易造成一些偏颇的酷评,以偏概全,只抓一点不及其余。第四类是读者批评。读者批评在网络文学界是非常广泛和普遍的,“互联网+”时代为这种批评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条件。读者批评是一种无门槛的批评,它的特点是直观、感性、灵活、无所顾忌。我认为这种批评是应该鼓励的,因为从这些读者批评里,可能会产生未来的批评家,这是培养我们批评队伍的一个重要抓手和入口。但是,读者批评的弱点也显而易见,那就是过于率性、随意。
解决文学批评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在于评价体系建设。解读作家作品、阐释文学现象、分析创作趋向需要一个评价系统和标准。当然这种标准可以借鉴西方文论的优长,也可以从中国传统文论中吸取经验,但更重要的是当代批评家自身的创造性批评。第二,文学评论应该树立起读者导向,评论文章写出来是为了给读者看的,不是为了印出来送人的,更不是用来评职称的。如果从事批评的人写文章只是为了这些,那么批评的意义、作用、影响力、社会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第三,批评家应当自觉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好的批评一定是有文采的,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我认为,文学评论从业者应该有“创作批评语言”的抱负,不要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要提升文学评论语言的艺术性、思辨性。第四,要采用历史的、人民的、审美的标准来开展文学批评。历史的标准就是你要把作家作品放在历史坐标上来评估其地位与价值;人民的标准就要考虑读者是如何看待这个作品的,读者是如何评价判断这个作品的;审美的标准就是要用文学自身的标准来评价作家作品。
从事文学批评没有什么捷径,一要熟读作品,把作家所有的作品都读遍、读透;二要研究作家的生平经历,了解作家的创作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开启进入文学批评的大门。
批评家要有“高贵”的头颅和“谦卑”的心
□王力平(省作协副主席、评论家)
我们需要怎样的批评家?
批评家首先需要有一颗“高贵”的头颅。不能毫无原则、毫无立场地“打棍子”或者“抬轿子”,应当经得起诱惑,同时耐得住寂寞。当然,昂起头颅的前提是,你需要有深厚的知识学养和开阔的思辨视野作为支撑。否则,面对文学作品,批评家的发声将是苍白无力的。
其次,批评家应当建立起自身的知识谱系。只有将作品放置在具体的知识谱系中,才能够有效地判定其文学价值和文学史意义。如果没有这种批评意识,你在面对作品时,就只能一味地歌颂。因为每一部作品对于你来说都是一座高山,你只能仰视它。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批评家,需要有意识地建立起“史”观,这种“史”观既包括作家的创作史,也包括作家所处的文学史,以及批评理论的知识演进史。批评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整合能力,需要对不同的理论观点、理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整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批评观。只有这样,批评家才有资格昂起“高贵”的头颅。
此外,批评家还必须有一颗“谦卑”的心。因为文学批评与文学作品一样,都是面对世道人心的。人们常说,文学即人学。作家都是书写人性的,批评家亦是如此。因此,批评家应当保有一颗“谦卑”的心。这种“谦卑”既要体现在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上,也要体现在对读者受众的理解上。批评理应建立在这种“谦卑”的基础上,它是所有批评从业者的逻辑起点。
我赞同梁鸿鹰的观点:创作源于表达的愿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关键在于我们要表达什么,选用怎样的表达方式,想要将表达的内容传递给谁……这些正是批评家需要思考的问题。由此可见,如果批评家不能理解作家、作品,而仅仅保持着一种高昂头颅的姿态,这将是十分滑稽的。但是反过来,如果批评家一味地迁就作家的惯性写作方式,满足某些读者的低俗审美需求,那么这个批评家也是不称职的。
有时候,批评家的内心深处就是如此纠结与矛盾。过分强调立场,就会自我设限、画地为牢;过分强调不同理论观点之间的整合,又会显得野心太大、贪心有余。如何处理好这些纠结与矛盾,需要更多批评家深入探究与思考。
青年评论家应不忘初心
□行超(《文艺报》编辑、青年评论家)
当前文学批评的问题不在数量上,关键在于质量及其效果。
作为编辑,我经常看到有些评论文章是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读上去佶屈聱牙、晦涩难懂。出于编辑的本分,只能硬着头皮读下去。然而当这些文章面对读者的时候,又会有几个人能耐心去读完呢?即使文章中有极其深刻的思想、新颖的观点,如果你的语言是晦涩的,那么文章的效果也值得质疑。
另外一类文章与上述情况恰好相反,属于一地鸡毛式的写作,其语言浅薄、干瘪,观点平庸、肤浅。这种所谓的文学评论,基本就是对故事内容的简介,最后提供一个平庸的阅读感受。这样的文章对于读者来说,是极其缺乏营养的。
针对上述现象,我认为文学编辑应当主动作为,主动邀约一批有思考、有见地的批评文章。就我个人而言,更喜欢约一些青年评论家的稿子,因为他们比较年轻,感受力敏锐。但事实却常常令人感到失望,当下的青年评论家似乎有些未老先衰的征兆,他们似乎都在说着30年以后才应当说的话。
不得不说,现在的青年评论家所面临的文学生态不容乐观。许多70后、80后批评家总在抱怨:从事文学批评工作太寂寞、太边缘了,没有什么受众,多是自己小圈子里的自娱自乐。这确实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现实。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如何不被这种负面情绪所裹挟,不被平庸时光消磨掉创作的活力和激情,这是青年评论家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这就需要我们时刻提醒自己:永远不要为了写作而写作,更不要为了他人而写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此外,青年评论家还普遍存在着“同质化写作”的问题。因为我们这一批人的人生轨迹大体上是相似的,先是在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又从事与文学相关的工作。这导致我们的价值观与审美体系相对趋同。落实到写作中,表现为文学评论文章很大程度上是雷同的,缺乏批评家自己的个性、风格,一篇篇稿子就如同工业流水线上的复制品那样千篇一律、即用即弃。这些问题,的确应该引起青年批评家的警惕和思考。
批评写作应心存敬畏
□晏杰雄(中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青年评论家)
谈到文学批评,我有以下三点体会:
第一,应当把文学批评定义为一种文学原创。我自己在阅读批评和写作批评当中,明显能够感受到那种文学催生的激荡人心的力量。批评文体是一个可以品味的艺术品,是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具有自身的文学性和美学品格。好的文学评论在文学性方面,与小说应该是一样的。现在很多被称为批评的文章其实不能算是真正的批评,都是理论论证和科学考据,我觉得在文学性这点上,批评可以借助文学的修辞,借助象征、隐喻、空白、张力,利用文学的蕴藉性表示更为深邃、多层次的意义。
第二,批评写作存在一种“冰山理论”。这是基于当前批评写作的现状、学术写作的现状。我们看到,不管是批评期刊还是学术期刊,都有写长文章的习惯,动辄一两万字,以为长就厚重,就有学术性。但是我觉得,真正好的批评文章不需要这么长,因为汉字是象形文字,蕴含丰富,几千字就可以表达很多内容了。海明威在创作上有一个“冰山理论”,他认为浮出的冰山尖是作品话语,但是巨大的象征内容还在海底。我想仿照海明威提出一个文学批评的“冰山理论”。批评不是不要理论,相反需要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批评家也应该多读中西理论著作,但理论只能沉淀在内心,不必浮在文字上。文字应该是生命和原创思想的迸发,精辟而有能量,短小而境界阔大,如海上的冰山,底层是厚实广阔的生活和理论,而评论文字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尖。我们把最核心最精粹的东西呈现出来就可以了,读者同样可以感受到水面之下那个宏大的意义实体。
第三,批评写作应该让人充满敬畏。这些年我写得越多,就越感觉到自己的轻微,觉得批评是一个复杂的东西,也许很难通过理论学习和文学教育去学会。也许我们每个青年批评者都需要拜一个手艺师傅和精神导师。因为批评是个太复杂的东西,它背后需要强大的思想支持和经验支撑。比如在思想方面需要文史哲等强大的人文素养,在经验资源上需要作者是个了解世俗经验的人,此外他还需要文学才华,这些对于批评者而言都极具挑战性。
最后,我心目中理想的批评者应该是那种作家型、思想型、理论型兼备的批评家,这是青年评论家所努力的方向。
批评需要真诚和温度
□崔立秋(《河北日报》文化新闻部主任、青年评论家)
在当下的时代怎样做一个批评家?
首先,批评需要真诚。鲁迅先生在《南腔北调集》中说:“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这样才对作者有益。”然而,我们现在很多的文学批评要么是片面地放大作品的“坏处”,即所谓的“棒杀”;要么就是片面地夸大作品的“好处”,即所谓的“捧杀”。我认为,这两种批评的真诚性都是值得怀疑的。这些所谓的批评要么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要么就是在批评中杂糅着利益与人情因素。当下文学批评公信力缺失,已经成为文学界所面临的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批评应当将真诚放在第一位。
第二,批评要有温度。批评要有温度并不是说批评只能说好不能说坏,而是说批评的出发点应该是善意的,是一种有建设性的批评。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对作者有益”的批评。谁能说医生的手术刀是冰冷的?虽然手术的时候会有鲜血流出,虽然病人会有彻骨的疼痛,但是医生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治病救人。真正有效的批评应当像一把带有情感温度、思想深度以及人文关怀的手术刀,准确找到作品的切口将其剥开,释放出一针见血、直抵人心的力量。所谓的温度还有一层意思是,批评家要始终保持对文学的激情、对生活的激情,只有这样,批评家才能写出有温度的文字来。文学批评也是一种文学创作,它不是文学作品的附庸,它和文学作品一样,也是一种需要激情、需要温度、需要情怀的创造性劳动。罗兰·巴特倡导一种零度的写作,王国维把文章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我认为,零度写作也是一种温度,无我之境也是“我”之一种,它们都包含着一种态度、一种批评观。
第三,文学批评要从文本出发。中国传统的鉴赏式批评和英美新批评都十分强调从文本出发,注重文本细读。文本批评是所有批评理论的起点。我个人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需要加强文本细读的训练。其实文本细读并不否定文学史的视角,也不排斥文学批评的方法。我觉得文学批评研究仍然需要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和出发点。离开文本批评的批评不是真正的文学批评,不以读者身份出现的批评家不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
最后我想谈一种现象:当代批评家不愿意把眼光、精力放在当下文坛,尤其是那些学院派批评家,他们往往认为当下的作家作品与文学史没有拉开距离,没有经过历史化和经典化过程,因此,认为这些作品不值得花费太多精力去做研究。这种看法是有失偏颇的。如果没有阅读当代作家作品,就想当然地把当代作品视为垃圾,抑或以古代的、西方的评价体系来粗暴地否定当代作家作品,这种做法也是有失厚道的。他们没有意识到,若干年以后当代文学也会进入历史,当代作家作品之中也会出现文学经典。如果当代批评家不去解读、阐释当代作品,多年以后,就会给当代文学史留下空白与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