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微时代”的理论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大量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社会进入“微时代”。微博、微信、微视等用户自主的微媒体大行其道,微电影、微动漫等微文艺悄然流行。“微时代”以“微”见长,表现在信息内容碎片化、信息关注细节化、信息传播分散化、信息资源配置公平化。一方面,人们个性张扬,充满蓬勃的朝气,富有智慧的思想;另一方面,微时代也充斥着大量的无效信息,人们易陷入浮躁、偏激的无序状态。“微时代”的人们,需要合乎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理性引导,更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微时代”给理论学习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而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关键就是创新,创新理论学习的方式。

    多平台、常态化,使理论学习成为生活方式。“微时代”中,时间是“碎片化”的,生活是快节奏的。与此相适应,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微动漫等应运而生,满足了人们在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中以最短时间获取最多信息的需要。不管是在路上、车上,还是在排队等候中,这些微事物给人们提供了随时、随地、随身获取信息的可能。

    一直以来,理论学习都需要专门部署、细致安排,而且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以特定方式来进行,以至于某些时候理论学习成为一种负担,越来越缺乏适应力。要摆脱如此困境,理论学习就要适应“微时代”的分散化需要,充分发挥移动终端作用,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多方位、全天候地推送短小精悍却又内在统一的内容,使理论走进大众的生活,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柴米油盐”。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生活方式”。

    “微时代”的理论学习将不再完全依赖课堂,不再依赖固定的场所,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大部头的书籍,拿起手机移动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理论学习要加快与新媒体、新技术的融合,“插上科技的翅膀”,全面走进干部、群众、青年学生的生活,尝试去创造一种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接地气、大众化,拉近理论与百姓的距离。孔子说:“道不远人,人以远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理论不该总是高深莫测、高不可攀的,而应该是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我们党始终强调要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大众所了解、理解和掌握的东西,变成大众手里的思想武器”。但是,作为社会发展的真理性解释体系,理论学习更多时候是以“高大上”的形象示人,和寻常百姓联系不多,在青年人中有所淡化。事实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善于运用群众的语言来表达深邃的思想,在各种场合用简单、朴素的方式传递和展示真理的生命力。

    为此,在快节奏的“微时代”里,如何让理论摆脱严肃的面孔,走出“象牙塔”,就成为我们必须完成的使命。理论宣传要将严肃的主义与活泼的生活结合在一起,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语言,通过日常通用的媒体终端随时随地呈现,使理论学习变得简单有趣,使理论更好地贴近百姓。

    多形式、具象化,使理论学习生动而有趣。对很多人来说,理论学习是枯燥的。因此,“微时代”的理论学习除了内容本身要接地气外,还可以借助现代高科技的技术,适应“微时代”的传播特性,从而一改理论学习既有的定式,讲求艺术,讲求实效,彻底摒弃板起面孔、照本宣科、强塞硬灌的做法,用循循善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生动活泼的方式,将理论精髓送至每个受众的思维深处。

    理论要根据受众需要,利用各种手段途径,多元化呈现。理论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视频的;可以是静态课件,也可以是动态游戏。多样化的形式,符合不同个体的多元化需求,使理论内容更容易让大众接受,让人们产生兴趣,点燃学习的热情,从而为理论的传播和学习创造条件。

    多维度、关联化,使理论学习简单而高效。“微时代”充斥着海量的、多样性的信息。很多数据看似相关却缺乏逻辑,显得庞杂而混乱。但理论的知识体系是有其内在逻辑的,碎片化不过是其组织方式而已,并不是知识逻辑本身。因此,“微时代”如何增强理论之间的黏合度、提高学习效率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理论学习内容上要按照语义相关的原则,将相同、近似或相关的学习内容按照相关度高低系统、有序地排列出来,按照知识点形成一个个小的网状知识体系。这样,用户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助选择学习,从而节约查找相关知识的时间,使知识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更为突出。从一条新闻、一个报道或一篇文章中,人们可以拓展阅读到很多相关的资源,可以了解到相关的人物、事物的背景知识,从一点发散到一个面,从一个面而组成一个体系。这弥补了碎片化时代的知识无序的缺憾,可以帮助理论学习者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简单、高效是“微时代”里现代人的追求,理论学习也要走出一条快捷之路。

    增话题、互动化,激发理论学习者的热情。“微时代”的舆论传播是基于话题的裂变式传播。它打破了如广播、电视、报纸等单方向的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壁垒,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发布。这种简单、快捷如核裂变形式一样的传播方式,可以由某个不起眼的话题点,迅速在社会中引爆,产生巨大的能量。根据“微时代”的传播特性,理论学习型网站、客户端要时刻关注理论热点,关注社会民生,适时而恰当地设置议题,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引领社会舆论,推动理论学习。

    总之,我们要促进理论学习的大众化、常态化,赋予理论学习亲近、活泼、生动、有趣、高效、便捷的新形象。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图书馆)

上一篇:就近城镇化是发展新动力
下一篇:如何实现“精准培训”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