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评论
增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媒体力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微”产品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微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意识形态层面上表现为,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核心的马克思主义面临着“非马”、“反马”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如何巩固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刘志山认为,“‘微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既要占据思想舆论的制高点,还要充分发挥其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和影响力,以克服新媒体开放性、自由性和任意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教授杨永志也表示,应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效引领社会思潮,抵制、消解多元文化中错误思潮的不利影响。

  善于运用新媒体、借力新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已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桂云表示,当前,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媒体阵地的重视仍有待加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教授范秋迎认为,“非主流意识形态一旦形成并传播开来,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造成冲击,导致社会成员思想混乱、理想淡漠、价值观扭曲等。”因此,许多学者表示,推动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对于当前意识形态工作意义重大。具体来说,应加强力度建设一批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媒体阵地,积极培养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媒体人才,提升国家对新媒体的驾驭能力和引导能力等。

  高桂云建议,要注意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式,让群众乐于掌握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的交互性优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时有效地扩散开来;发挥新媒体释放正能量的效率,营造良好氛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刘志山认为,在“微时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以新媒体为载体和平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增强感召力和亲和力,使之更好地为广大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王益锋建议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安装防火墙等软件,对新媒体中的不实和错误信息进行过滤和屏蔽。针对我国网络信息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加大网络科技投入,尽快完成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必须加大对网络信息的审查力度,加强对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使用环境的净化。”王益锋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需加强沟通、协作,加强监管力度,尽快建立对网络新媒体的长效监管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李永杰

上一篇:新华网评:清明节的传统文化需要更好传承
下一篇:光明日报评论员:让清明传统更具现代精神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