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26日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工作研讨会上获悉,地质调查评价表明,京津冀规划区13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温能每年可开采热量折合标准煤9200万吨。若采用热泵系统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可实现建筑物夏季制冷35亿平方米,冬季供暖29亿平方米。目前京津冀地区采用浅层地温能供暖制冷面积8500万平方米,占全国利用浅层地温能供暖制冷总面积的20%,是我国浅层地温能开发程度最高、用于建筑物供暖制冷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而京津冀地区水热型地热资源每年可开采流体热量折合标准煤2.5亿吨,目前年开采量仅占可采量的0.4%,主要用于供暖、旅游疗养、种植养殖等,其中直接采用地下热水进行供暖的建筑面积7100万平方米。
浅层地温能和水热型地热资源是京津冀区内可持续开发的重要清洁能源,每年可利用热量折合标准煤3.43亿吨,占京津冀2014年燃煤消耗总量的87%,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8.18亿吨,在治理大气污染行动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北京延庆地热资源可以满足2022年冬奥会场馆规划区建筑的冬季供暖需求,为绿色办奥提供支撑。
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说,京津冀地处京畿重地,北倚燕山太行、东临渤海,携揽“三北”,战略地位重要。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提升地质工作服务能力。数据表明,津冀地质资源开发面临一系列挑战。由于长期依靠超采地下水来满足城市发展和工农业生产快速增长需求,在京津冀地区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华北平原-环渤海复合大漏斗”,诱发了严重的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京津冀平原地下水超采量约18亿立方米/年,超采率12.3%。其中100米以下的深层地下水超采率达83.5%。京津冀累计沉降量大于200毫米的地区有6.4万平方公里,占平原区面积的72.7%。沉降速率大于50毫米/年的严重沉降区面积1.15万平方公里,占京津冀平原区面积的13%,占全国严重沉降区面积的92.4%,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18.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