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对口帮扶 部门协调联动 分类精准施策 科技政策助力
近年来,廊坊市相继出台30余项科技创新政策和规划,对主体培育、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强化支持,全市创新投入屡创历史新高,财政科技支出逐年增加,全社会研发投入大幅跃升,争取上级资金实现较快增长。这是俯瞰维信诺(固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
在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制冷工对产品进行管路装配。 河北日报通讯员 高 澍摄
位于霸州市的云谷科技电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AMOLED产线中的半成品进行检查。 河北日报通讯员 贾 珺摄
河北日报记者 解丽达 周禹佳 通讯员 李瑞坤 刘建涛
根据全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结果,2021年,廊坊市5个县(市、区)被评为A类,5个县(市、区)被评为B类。截至2021年底,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47件,比2020年底增加1.17件;全市吸纳域外技术合同1676份,合同成交额131亿元,较2020年增长78%,其中,吸纳京津技术合同393份,合同成交额69.5亿元,较2020年增长144%
近日,省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上一年度的全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结果,廊坊市5个县(市、区)被评为A类,5个县(市、区)被评为B类,实现了平均分全省第一、A类县(市、区)占比全省第一、消除C类县(市、区)全省唯一。
“这套监测评价指标设计得非常科学全面,包含创新投入、创新主体、创新条件、创新产出、创新管理5个一级指标和地方财政科技支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等17个二级指标,为我们做好县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重要抓手。”廊坊市高科技产业化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荣华磊介绍,廊坊采取市县对口帮扶、部门协调联动、分类精准施策、定期监测调度、科技政策助力等举措,持续助力增强县域科技创新能力,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和战略支撑。
资金支持 政策引导
日前,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申报“2022年度三河市重点企业落户和发展扶持项目”。对域内特色产业或重点培育和发展的高端产业范畴的各类企业,三河市将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和奖励。“根据这项政策,去年政府奖励了公司对地方财政贡献的1%。”该公司总经理助理田德健介绍,除了帮助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科技发展资金的支持外,三河市政府的政策支持也非常及时精准,为公司“二次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去年底,他们开始建设二期智能流体控制设备项目,目前厂房主体正在建设中。
近年来,廊坊市相继出台《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关于深化科技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廊坊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等30余项科技创新政策和规划,对主体培育、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强化支持。相关统计公报显示,廊坊市创新投入屡创历史新高,财政科技支出逐年增加,全社会研发投入大幅跃升,争取上级资金实现较快增长。
建立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廊坊坚持“培育”与“认定”两手抓,组织实施了“微成长”“小升高”“领头雁”计划,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2021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近500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100家;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企业314家,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95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9746家,涵盖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集聚了新奥科技、华为、同飞制冷等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行业龙头企业。
在全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结果排名中,固安县连续3年保持A类评价,名列全省第二。“真金白银”抓投入,该县重点发挥财政、政策、社会“三个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支持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全县财政科技创新支出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先进水平,同时拥有河北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基金、国投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等8只产业基金。
连续3年保持A类评价的安次区,同样在资金保障上做足功夫。2016年以来,该区每年坚持设立不低于1000万元科技创新奖励资金,对创新主体、研发平台以及成果转化、产学研等科技项目进行奖励,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安次,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2021年,大厂回族自治县由B类县跃升为A类县,荣获省科技厅县域创新跃升计划专项对下补助资金300万元。如何让创新奖励资金“反哺”科技创新工作?大厂制定了资金使用计划,将其主要用于企业科技创新专项奖励,此外,聘请专业团队制定全县科学技术“十四五”发展规划,开展科普及农业科技宣传培训,充分发挥奖励资金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北京研发 廊坊转化
今年初,北京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工作组来永清县考察调研,认为该县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强、提升空间大、发展后劲足,决定在这里建立永清院士专家工作站。
近两年来,永清县从优化创新环境、增加科技投入、培育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平台等方面入手,补短板强弱项,2021年科技创新能力跃升为A类县,省内排位提升13名。
充分发挥毗邻京津科技创新源头的区位优势,廊坊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创新廊坊”这一目标,通过做实做深做细“研发、引进、孵化、转化”4方面科技工作,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着力打造成果转化、资源集聚、产业提质和创新生态新优势,促进各县(市、区)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最近,广受关注的荣耀70系列发布。“维信诺将‘双鼎排’像素排列、柔性四曲面屏等创新技术均应用在了荣耀70系列新机上,保持核心技术的持续领先和新技术的首发。”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政府事务经理郭政介绍。
维信诺公司的前身是1996年成立的清华大学OLED项目组,是全球OLED产业领军企业。2018年,维信诺在固安建设的我国首条第6代全柔AMOLED生产线启动运行并实现批量供货,进入一线品牌客户供应链。“维信诺在固安的快速成长,源于公司创新脚步的不断加快。”郭政说,维信诺构建了完整的研发及产业化平台,拥有院士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高技术研发平台,与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稳定的校企科研合作关系。
打好北京牌,固安县瞄准北京海量的中小企业资源,加强创新主体的源头培育,在储能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孵化企业达到300余家。该县先后引进清华大学重大科技成果中试孵化基地、北航航空发动机气热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成果转化平台,深化与京津院校、科研院所协作,到2021年底,全县建设研发平台9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40%以上。
与北京通州区一河之隔的三河市,围绕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出台20条举措,借助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科技资源,整合域内8所高校、科研院所等高端创新资源,打造“大学+科技+产业”新格局,累计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0家,全市科技创新能力连续4年跻身全省A类档次。
“组织100次域内企业走进科研机构和高校实验室,与科研项目团队进行‘微对接’,带着技术需求直接参与到研发活动中;组织100次域内外专家为科技型企业把脉问诊,开具科技创新体检报告……”今年以来,廊坊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需求,组织实施“双百互进”计划,目前全市与北京共建科技研发机构达到67家,开展了50余次对接活动,达成合作意向20余项。
科技创新资源优先集中到园区,2021年廊坊燕郊高新区、大厂高新区、龙河高新区、固安高新区被评为全省高新区综合考核A等,占全省的40%。各开发区紧盯央企、京企、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各级总部,以及北京的行业领军企业、创新型企业,梳理京津“优势资源”清单,跟踪、筛选、引进最新科研成果和产业项目,加快实现与北京等地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上的深度融合。
完善链条 精准孵化
“从3月底接到科技局下发的项目申报通知,到筹备资料、审核、提交,6月中旬得到省科技厅批复申报成功,用时不到3个月,这离不开省、市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最近,国亦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他们刚刚收到省科技厅拨付的200万元河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经费,这将有力支持公司在肿瘤治疗方面的深入研究。
国亦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于去年5月初正式落户廊坊临空经济区,其国际智慧细胞谷项目总规划占地175亩,总投资约50亿元,主要建设细胞药物研发和转化中心、干细胞医院、院士工作站等,目前在临空服务中心开始筹建生命健康展示中心、GMP车间、中试熟化基地等。
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廊坊坚持“京津研发、廊坊孵化转化产业化”,集中力量优环境、强主体、建平台、聚人才、促转化,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潜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廊坊重点围绕县域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型显示、新材料、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休闲文旅、商贸物流、时尚服装、生命健康、都市食品、油气管道、现代农业13条产业链发展需求,完善转化链条关键环节,支持链上企业联合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实施关键节点成果转化。2021年,固安维信诺“柔性折叠屏及全面屏显示终端制造技术与示范应用”等112个项目列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
以推动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为导向,廊坊加快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推进孵化载体从“孵化企业”向“孵化产业”升级。该市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围绕优势学科、优势产业领域建设专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支持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等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服务区域中小企业发展的专业化孵化器。目前,全市孵化器、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机构258家,入驻创业团队和在孵企业近2000家,累计毕业企业600余家,2021年孵化器在孵企业实现总收入42.65亿元。
开展中小企业亟需的“暖服务”,廊坊充分发挥技术专家、创业导师、科技特派员、科技管家4支队伍的作用,定期聘请外部专家开展技术诊断、技术咨询和成果推介,对企业开展创新发展咨询、院企合作对接、技术难题破解、项目指南释疑、无形资产评估等各类服务,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资源整合能力。
2021年,廊坊全市专利授权量13882件,其中发明专利980件。截至2021年底,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47件,比2020年底增加1.17件;全市吸纳域外技术合同1676份,合同成交额131亿元,较2020年增长78%,其中,吸纳京津技术合同393份,合同成交额69.5亿元,较2020年增长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