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40年40组关键词】从“赤脚医生”到“健康中国”

“与50年前出生的那一代人相比,今天出生的中国人预期可以多活30多年。”这组数据来自2016年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国家卫生计生委(现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共同发布的医改联合研究报告。而创造这巨大的“健康红利”,我们只用了发达国家一半的时间。

从“能看上病”到“看得起病”,从“看得好病”到“不得病”,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医疗条件和中国人的健康水平大幅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领域改革大踏步迈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成为党和政府施政的优先选项之一,“健康中国”正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支撑。

从“挽起裤腿下田,背上药箱看病”到“机器人搭档做手术”

“赤脚医生”,对于今天很多人来说只是个遥远的称谓,但对四川省乐至县踏水村70岁的杨序银老人来说,却是一段特殊的经历。

1971年,23岁的杨序银因为读过点书,被乡上的卫生医疗队选中到区里培训。仅仅学习了三个月,他就回到村里开始了“挽起裤腿下田,背上药箱看病”的“半农半医”生涯。

当年,受条件所限,没有健全的医疗体系,像杨序银这样的“赤脚医生”遍布全国乡村,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燃眉之急。

“出诊就随身带个箱子,能够使用的医用器械和药品很匮乏,‘赤脚医生’最常用的就是银针和草药。”杨序银回忆,即使乡镇也几乎没有“像样”的诊断设备和技术。

说起现在的医疗条件,“大医院、小医院、卫生所各地都有,还全是高科技”,早已转行的杨序银说,“B超、CT、核磁共振、血气分析仪这些,以前连做梦都想不到。”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医疗领域的财政投入不断加大,2017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预算达1.4万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7.2%,是医改启动前2008年的4.4倍。巨额投入为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了有力保障。2017年底,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约达98.6万个,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3.3万个;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174.9万,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98.8万,执业(助理)医师339万。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从医的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王东进,则亲身见证了医疗技术的飞跃。

王东进刚进入大学学医时,欧美最新的医学杂志都要等上一年才能在大型图书馆看到。1986年,王东进进入全国一流水平的北京阜外医院心胸外科工作。在那里,才有其他医院都很少见的进口呼吸机、麻醉机、体外循环机等先进设备。到了2010年,进口呼吸机已成为很多县级医院的标配。医生们出国交流学习也成了家常便饭。

2016年年底,机器人“达芬奇”在鼓楼医院上岗。“原先需要开胸锯骨的很多大手术,在‘达芬奇’的助力下,用微创就可以解决。”王东进说,“当年哪能想到,有一天做手术会和机器人搭档。”

“改革开放40年来,医疗服务体系最为突出的成就之一是医疗资源尤其是硬件资源快速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介绍。

有了经济和科技的支撑,医疗基础研究、诊断工具和药物研发等方面都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无创影像技术、基因技术、干细胞、靶向治疗、微波技术、电磁诊断等创新性技术不断涌现,医疗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从“小病拖、大病扛”到“看病不再那么难”

“急救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上世纪末,这些在农村广泛流行的谚语,是一些农民因病返贫的真实写照。

“以前看个病得掂量掂量自己的钱袋,所以很多人都是小病拖、大病扛。但现在不用担心了,后顾之忧解决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城关镇的村民李栓柱对此深有体会。2016年,李栓柱因患直肠肿瘤住进了医院,一个月下来,住院费就要16万多元,但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分别为他报销了6.95万元和6.31万元。

为李栓柱解决后顾之忧的,是我国织就的全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

1998年,我国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02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开始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8年,新农合制度实现了全覆盖;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新一轮医改正式启航;2012年,启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试点建设;2016年,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进行整合;2017年,我国织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网,三项基本医保制度参保人数超过13亿,参保率稳固在95%以上。

在编织医保大网的同时,“挂号起五更,排队一条龙”“等待两小时,看病两分钟”等就医秩序混乱、医疗效能低下的“疙瘩”也被一一化解。

65岁的季老伯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以前一犯病就要到江苏省无锡市中心的大医院去看病住院,费时又费力。自从家门口的江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无锡二院成立医联体,实施分级诊疗后,他觉得“看病不再那么难了”。

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指导意见,全面启动医疗联合体建设,推动医疗资源下沉,病人双向转诊,逐步缓解看病难。近年,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制度在全国推行,他们可以提供基础的个性化医疗保障服务。医疗领域的“互联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远程医疗、指尖医疗正走进千家万户,患者在电脑前或是通过手机就能轻松预约、挂号甚至问诊。

2017年,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了1990至2015年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指数”,中国的指数排名从110位提高到第60位,进步幅度位居全球第3;2018年,《柳叶刀》再次发布指数,中国的排名已提高到2016年的第48位。

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

“不管是出差还是旅游,选择住宿时,我都会先看看有没有游泳池。”北京的王先生为了增强体质,已经坚持游泳6年,运动逐渐变成他生活的一部分。

近些年来,热爱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把健身看作一项时尚活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都热衷于晒健身照;身边的运动场地和设施越来越多,完善的公共体育馆、方便的社区活动站、小区或者公园里各种各样的运动器械,还有遍地开花的健身房;运动项目的选择也越来越多,除了传统项目,还有瑜伽、搏击、滑雪、攀岩、冲浪等,以及最具“中国特色”的广场舞……经济的发展给中国人的健康及观念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8岁增长到2017年的76.7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更加追求生活质量、关注健康安全,也对新时代的医疗服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顺应13亿多人民的期盼,党中央将对全民健康的关注和重视,融入国家战略、融入所有政策——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明确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公布,更是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卫生和健康工作的新思路,即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十九大报告不仅再次明确了“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大健康观的核心要义,还进一步提升了大健康观的地位与意义,即“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健康不仅仅是治病,它的影响因素还包括经济发展模式、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等。”医改专家、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说。在党中央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亿万人民将能在更好的制度设计和公共服务中享有健康。

(本报记者 张欢)

上一篇:【40年40组关键词】从“孔雀东南飞”到“建设人才强国”
下一篇:【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保持改革开放的战略定力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