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心组学习 >> 学习书单
《现代中国多维观察——人民日报评论部文章选粹》

 


  【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中国多维观察——人民日报评论部文章选粹》

  作者:人民日报评论部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01-015740-5

  定价:55 元

  出版年月:2016年3月


  【内容简介】

  “人民日报评论部”文章,是人民日报自2011年起推出的重点评论品牌,迄今已刊发两百多篇。其形式以系列评论为主要特征,选题以“击中社会绷得最紧的弦”为标准,观点以“寻求党心与民意的共鸣”为主旨。所刊发的《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宁要微词 不要危机》等评论,引发巨大社会反响,一度举国关注、洛阳纸贵。2015年,刊发“本报评论部”文章的“人民观点”栏目,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

  本书是由人民日报评论部推出的解读中国发展历程中多种问题的一部成果,语言文字优美,内容一气呵成,读完让人颇受启发。本书全面、科学、现实、生动地阐述了要想观察和认识中国,历史和现实都要看,物质和精神也都要看。从历史和现实的多维视角看中国,才能更客观。从物质和精神的多维视角品中国,才能更全面。伟大的成就,离不开价值观的支撑。本书对于人们正确观察中国,进而认识中国,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评论是人民日报的一面旗帜,“以评论取胜”是中央对人民日报的要求。人民日报评论部正是“生产”党报评论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闻名中外的人民日报“社论”和“本报评论员文章”,主办人民日报新闻评论版。在人民日报编委会领导下,该集体曾书写了诸多“荣光”——由其创办并负责的“今日谈”“人民论坛”“人民时评”“人民观点”,先后被评为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其作为主力团队撰写的大型政论品牌“任仲平”文章,15次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

  近些年,人民日报评论的创新始终没有停步。人民日报评论部撰写的评论,既活跃在传统报纸上,也走进了“两微一端”新阵地;既发挥着舆论场上“中流砥柱”的作用,又始终“击中社会最紧绷的弦”,让党心与民意同频共振。2011年推出的、署名“本报评论部”的评论品牌,更是以选题、文体、文风上的新探索,被视为从政治宣传向政治传播转变的成功范例。

  【编辑推荐】

  人民日报评论部力作,学写评论类文章及公务员申论考试必备


  一书在手,多维角度观察现代中国,受众群体广泛:

  党政干部——了解中国发展历程中多种问题的好素材

  新闻类专业学生——学写评论、观察类文章的好教材

  广大群众——感知、品味、认识中国的好读物

 【目录】

  【改革之维】

  改革,回应人民的强烈期待

  宁要微词,不要危机

  凝聚在改革的旗帜下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渐进改革需要“过程哲学”

  改革没有完成时

  破除私心成全公义

  不改革死路一条

  没有公平就失败了

  以创新思维增活力

  以辩证思维解忧难

  让“看不见的手”充分施展

  打开社会活力的闸门


  【执政之维】

  为中国赢得下一个十年

  为民情怀筑牢政治根基

  党内规矩岂能束之高阁

  群众路线是“执政生命线”

  别让干群关系出现“民意赤字”

  “转作风”本质是规范权力

  不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形式主义

  服从组织不容讨价还价

  谋篇布局需要“全球定位”

  “消极腐败”是政党致命伤


  【治理之维】

  把握一个真实的“微观中国”

  政府改革,“上下篇”能否融会贯通

  靠规则重塑权力运行

  用制度管住权力“任性”

  “官不聊生”错在哪

  锻造我们时代的“好干部”

  平安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

  走出“选择性治理”误区

  用公开透明推动改革大业


  【思想之维】

  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

  解放思想,永葆与时俱进的锐气

  关键时刻敢于“亮剑”

  有忧患意识,才有清醒头脑

  “精神懈怠”是改革大敌

  让人信,自己先得信

  把握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

  学点哲学,洞察大势

  读点历史,开阔视野

  “权力”的滋味怎样品尝

  清廉是对家人的最好馈赠

  平和心态才有平稳人生

  【文化之维】

  如何定义我们的时代气质?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用史实发言”才能坚守记忆

  追寻意义,走出“泛娱乐化”

  涵养文化,培厚“精神新土层”

  网络“群居”,你准备好了吗?

  互联网规则:改变仍在路上

  教育,如何让生命蓬勃生长

  以文化发展擦亮“中国名片”

  文化品质就是国家品质


  【社会之维】

  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

  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

  有“权利意识”,也要有“法治观念”

  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中国式盘问”如何不再纠结

  追求理性从哪里起步

  “回不去的故乡”何以绽放梦想

  做数字时代的“责任公民”

  理顺结构才能舒缓“社会焦虑”

  “公共文明”标注社会成熟度


  【人心之维】

  “心态培育”,执政者的一道考题

  我们需要怎样的“道德想象”

  求取公约数是你我共同责任

  2014,你将如何存在?

  公共空间“有话好好说”

  有“批判精神”,也要有“建设心态”

  善待精神建设的“道德热量”

  有个体意识,也要有全局观念

  构建文明理性的议事规则


  【精神之维】

  构筑时代变迁中的“精神家园”

  谁在支撑我们的“心灵成长”

  向生生不息的民族魂致敬

  “逆袭人生”,个体命运诠释时代活力

  强健精神,拒绝“解构崇高”

  给梦想一片更宽广的牧场

  有利益考量,也要有理想情怀

  做守望民族精神的代言人

  民生改善离不开个人奋斗

  有创新意识,才能奋发有为


  关注现象倾听“沉没的声音”

 【书摘】

  宁要微词,不要危机


  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


  自1978年至今,中国的改革已如舟至中流,有了更开阔的行进空间,也面临着“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挑战。

  发展起来的问题、公平正义的焦虑、路径锁定的忧叹……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0周年、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人们对改革的普遍关切,标注着三十多年来以开放为先导的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

  冲破思想藩篱、触动现实利益,改革从一开始就挑战着既定格局,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不同声音”。无论当年的联产承包、物价闯关、工资闯关,还是今天的官员财产公示、垄断行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改革总是在争议乃至非议中前行。

  所不同的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改革顶层设计”,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政治领域,改革越是向前推进,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容易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

  改革就会招惹是非,改革就是“自找麻烦”,改革也很难十全十美。三十多年后,改革身处深水区和攻坚期,无论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总会引起一些非议:既得利益者会用优势话语权阻碍改革,媒体公众会带着挑剔目光审视改革,一些人甚至还会以乌托邦思维苛求改革。对于改革者来说,认真听取民意,又不为流言所动,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

  在改革进程中,可怕的不是反对声音的出现,而是一出现不同声音,改革就戛然而止。现实中,或是囿于既得利益的阻力,或是担心不可掌控的风险,或是陷入“不稳定幻象”,在一些人那里,改革的“渐进”逐渐退化为“不进”,“积极稳妥”往往变成了“稳妥”有余而“积极”不足。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改革久议不决,一些部门改革决而难行,一些领域改革行而难破,莫不与此有关。

  然而,“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党就会有危险”。纵观世界一些大党大国的衰落,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只有修修补补的机巧,没有大刀阔斧的魄力,最终因改革停滞而走入死胡同。对于当前各地、各部门千头万绪的改革来说,面对“躲不开、绕不过”的体制机制障碍,如果怕这怕那、趑趄不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态度,甚至将问题矛盾击鼓传花,固然可以求得一时轻松、周全某些利益,但只能把问题拖延成历史问题,让危机跑在了改革前面,最终引发更多矛盾、酿成更大危机,甚至落入所谓“转型期陷阱”。

  邓小平同志在二十多年前就曾告诫我们:“不要怕冒一点风险。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能力,承担风险的能力”,“改革开放越前进,承担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我们处理问题,要完全没有风险不可能,冒点风险不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事实上,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崩溃边缘,到南方谈话前的历史徘徊,我们党正是着眼于国家和人民的未来,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敢于抓住主要矛盾、勇于直面风险考验,才能化危为机,推动改革开放巨轮劈波斩浪,让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尤其要时刻警惕短期行为损害执政根基,防止局部利益左右发展方向,力避消极懈怠延误改革时机,所思所虑不能独是当前社会的发展稳定,更应有党和国家事业的长治久安。面对全新的改革历史方位,当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宽广视野,以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按照胡锦涛同志所要求的,“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如此,我们就一定能把风险化解在当下,让发展乘势而上,为党和国家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


  有利益的表达才有相对的利益均衡,有相对的利益均衡才有长久的社会稳定,尽可能多地倾听社会各方面的声音,对于维稳大有好处。以政府之力,维护弱势人群的表达权,使他们的利益能够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渠道正常表达,这是共建共享的应有之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在今天的中国,能听到各种声音。两会会场中代表、委员纵论国是,报纸杂志上不同思想交流探讨,新闻评论跟帖动辄上千条,近两亿网民随时写下140字微博……条条声轨、汇成合奏,呈现这个时代多元多样的复杂图景和蓬勃活力。

  我们迎来了表达的“黄金时代”,但仍有许多声音未被倾听。一方面,有些声音被淹没在强大的声场之中,难以浮出水面;另一方面,也有些声音只是“说也白说”,意愿虽表达,问题未解决。这些,都可谓无效表达,有人称之为“沉没的声音”。

  无效的表达,不是没有表达,更不是不愿表达。广州市领导公开接访,市民带上铺盖卷排队三天,就是为了能跟领导“说上话”;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公开自己的手机号,却因每天上千个电话、上千条短信被迫关机。那些为网络关注、被媒体聚焦的热点事件,只是“冰山的一角”,海面之下这些体量更大的冰块,才是让冰尖浮出水面的庞大基石,也才是决定社会心态的“潜意识”“核心层”。

  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上的弱势群体,也是现实中的弱势群体。在社会层面,他们既缺乏影响公共舆论的资源,又鲜有参与政府决策的渠道,甚至无法得到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同样薄弱。因此,尽管可能人数不少,他们的声音却很难在社会中被听到。

  听见与被人听见,本是“社会人”的基本诉求;说话与听人说话,更是现代文明的基本共识。当表达权已成为一项基本的政治权利,重视这些声音,是协调利益关系、理顺社会心态的起点。在一个有着13亿人口、正经历着急剧社会转型的国家,广大群众的声音被聆听、被重视,尤为重要。

  大部分沉没的声音背后,都有未被满足的诉求,都有被压抑、待纾解的情绪。儿子车祸致残,云南父亲欲法院“自爆”走上极端维权之路;幼女身患绝症,湖北母亲参与“跪行救女”网络炒作……让舆论哗然的事件,都肇始于被忽视的声音。不可倾诉、不被倾听、不能解决,如果不主动“打捞”,太多声音沉没,难免会淤塞社会心态,导致矛盾激化。

  发出声音,是主张利益的基础。有利益的表达才有相对的利益均衡,有相对的利益均衡才有长久的社会稳定。事实表明,诸多矛盾冲突的事件背后,往往是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从这个角度看,维权就是维稳,维权才能维稳。尽可能多地倾听社会各方面的声音,兑现社会公众的表达权,对于维稳大有好处。

  在众声喧哗中,尽可能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是社会管理者应尽之责。以政府之力,维护弱势人群的表达权,使他们的利益能够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渠道正常表达,这是共建共享的应有之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让“说话”“发声”不仅是表达诉求的基本手段,更成为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重要环节,成为社会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


  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


  今日中国,仍在穿越历史的三峡。这样的阶段,水域开阔也暗流涌动,大河奔腾却泥沙俱下。如何准确把握时代方位、辩证看待社会发展,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问题,从未如此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关键是要把问题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观察,与国情对接、跟现实对表。


  曾有学者慨叹,我们遭遇了一个“问题的时代”。从大都市恼人的雾霾到田野间空心化的村庄,从“蚁族”“蜗居”难圆梦想到“舌尖上的安全”屡现危机。翻开报纸,相关讨论不绝于耳;打开网络,种种质疑迎面而来。一时间,问题让人烦恼,问题使人愤怒,问题令人“绝望”。

  如何看待我们时代的问题?

  “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坚定必胜信心增强忧患意识坚持稳中求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12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是对问题应有的态度。“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历程,可以说正是在解决问题中步步向前。如果眼里没有问题、心里没有期待,也就不会改革、难言发展。有“问题意识”,是认识能力提升的表现;能畅所欲言直面问题,更是时代社会的进步。

  然而,过犹不及。如果“唯以问题识天下”,群情激愤中,任“问题焦虑症”裹挟成极端情绪,固化为狭隘认识,演变为偏执思想,将人人变成易燃易爆品;如果“只让问题遮望眼”,心灰意冷间,让“问题悲观症”驱逐社会自信心,抵消发展正能量,吞噬我们的幸福感,“问题意识”本身就也成了问题。

  今天的中国,发展很快、矛盾高发、问题不少。我们固然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但也不能期望万年之事朝夕解决。将问题拖成历史问题诚不可取,毕其功于一役也绝不现实。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各种问题,不切实际的空头支票,超越阶段的夸张口号,或是“一招就灵”的万能良药,不是天真幼稚,就是轻浮狂躁。

  历史无非就是问题的消亡和解决,现实也无非是问题的存在和发展。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关键是要把问题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观察,与国情对接、跟现实对表。一年一度的春运最为典型,一个多月34亿人次出行,而人均拥有的铁路,还不到一根香烟长度。现代化的速度提升了,过程却无法压缩,再加上不断增大的人口规模、水涨船高的期待诉求,都使问题的存在有客观性、必然性,问题的解决有复杂性、长期性。

  希望找到一个总开关,按一下就解决所有问题,肯定是空想。但在充满纠结的生活中,几乎每一个问题的细节里,倒确实暗藏着一个“哲学按钮”,按下那个按钮,被遮盖的意义就会一目了然。比如,农民工问题。过去十几年里,26亿农民相继进城,接近俄罗斯和日本人口的总和。他们的生活要在短时间内超越“绿皮车、编织袋”阶段,子女教育与就业,自身医疗与住房,十几年积累的问题要一下解决,即便是奥林匹克山上的希腊诸神,恐怕也无能为力。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消化问题同样需要时间。用辩证法的方式考量社会进程,才能还原事件的真实意义。

  解决问题的愿望迫切,可以理解,更应该重视。不过,如果能多点“过程意识”,会更有利于看到主流、形成共识。比如教育公平。北京、上海的常住人口中,非户籍人口占三分之一强。异地高考理应破冰,可如果不加任何限制地开闸放水,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即使翻番,也无法满足如此激增的就读需求。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的比例。不正是在这样的日拱一卒中,才逐渐逼近问题的最终解决吗?

  抽象的价值,存留在理论之中;具体的公正,则需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不像喊喊口号那样简单。医疗改革既需协调利益魔方,更需面对海量刚需和分布不均的现实;收入分配改革“分好蛋糕”理念明确,具体调整却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知易行难,在当前中国,尤其如此。不存在一种简单化的理念,可以立竿见影搞定所有“中国式问题”。三十多年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正是从哲学层面上厘清了问题与过程的关系,才摒弃了急于求成的冒进,拒绝了休克疗法的诱惑,找到了正确的逻辑和顺序。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有时候,我们的确感到被问题“追着走”“推着走”。这可以理解,转型期中国问题一大堆,公众和舆论更加敏感,未来的改革之路肯定也充满挑战。但也要看到,正是在对问题的不断突围中,国家社会得到了实质性改善。既有“问题意识”,也有“过程意识”,才能让改革者有更多回圜余地,才会对未来更有信心。

上一篇:《打破本领恐慌》一书出版发行 探讨领导干部11种能力
下一篇: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魅力——评《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