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心组学习 >> 学习书单
一带一路:中外文化交流史


  

  作者:何芳川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6年1月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2508262

  

  编辑推荐

  ★要做好“一带一路”总体布局,尽早确定今后几年的时间表、路线图,要有早期收获计划和领域。——习近平

  ★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李克强

  ★丝绸之路的精神则是贯穿了全书的重要线索……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好,也带回来“西域”与“西洋”的物产和文化……我们要深刻理解“一带一路”战略,就不能不认真学习两千多年来的中外文化交流史。——吴志攀(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亚太研究院院长,教授)

  ★原北京大学副校长、亚太研究院院长何芳川教授主编,汇聚19位相关领域权威学者倾心编撰,几乎涵盖了关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所有历史信息。

  ★本课题荣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内容推荐

  《中外文化交流史》为原北大亚太研究院院长、中外文化交流史权威何芳川教授,组织国内影响力强大的学术力量编写而成,内容条贯周详、体系严谨清晰、简洁流畅,集权威性、严谨性、人文性以及可读性于一身。它以丝绸之路为主线,将中国在西、南、东、北方向,从古至今与外界交流的历史娓娓道来。既有纵向的历史论述,从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清时期、西学东渐与欧洲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几个时间段论述了不同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状况;又有横向的文化比较,从中国-东北亚,中国-东南亚、南亚,中国-西亚-非洲,中国-欧洲,中国-美洲五个地域性的角度来全面阐述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

  

   作者简介

  何芳川(1939—2006),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副校长,在非洲史、亚洲史、环太平洋地区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拓和探索。他一手创办了北京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并使之成为中国亚洲太平洋研究的重镇。先后出版了《崛起的太平洋》、《澳门与葡萄牙大商帆》、《太平洋贸易网500年》(主编)、《世界历史近代亚非拉部分》(合著)、《非洲通史古代卷》(主编)、《中外文明的交汇》等著作十余部。

  

  目录

  卷首语:永远的接力棒

  第一章 导论:文明、文化与文化交流

  一 文化与文明

  二 文化交流与文明交汇

  三 文化交流的特殊状态:暴力与战争

  四 文化交流中的“作伪”与“误读”

  五 和平交流:全球化中的中国文化旗帜

  勾勒篇

  第二章 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 陆上丝绸古道的形成

  二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三 汉魏南北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三章 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隋唐至明清时期

  一 陆上丝绸古道的发展与式微

  二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

  三 唐宋以降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四章 西学东渐与欧洲科学在中国的传播(1582-1793)

  一 明末传人的西方科学知识

  二 康雍乾时期西方科学的传入

  三 明清时期西学传播的社会因素

  中国-东北亚篇

  第五章 历史悠久的中韩(朝)文化交流

  一 古代文化交流的独特历史环境

  二 古代的中韩(朝)文化交流

  三 近代中韩(朝)文化交流

  四 面对新世纪的中韩(朝)文化交流

  第六章 高潮迭起的中日文化交流

  一 古代的中日文化交流——第一次高潮前后

  二 中世纪的中日文化交流——以第二、第三次高潮为中心

  三 近代的中日文化交流——第四次高潮的兴起和消退

  四 当代中日文化交流——第五次高潮方兴未艾

  中国-东南亚、南亚篇

  第七章 悠久绵长,交相辉映——中国与越南老挝、柬埔寨的文化交流

  一 中越关系的源头与早期经济文化联系

  二 越南立国后中越两国经贸与文化关系的广泛发展

  三 中越两国在近代思想启蒙运动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密切联系

  四 和平、友好、互惠的中老文化交流

  五 睦邻互助、高潮迭起的中柬文化交流

  第八章 和睦友好的中泰文化交流

  一 历史悠久的古代中泰交往关系

  二 丰富多彩的中泰文化交流

  三 现代中泰文化交流

  四 中泰文化交流的因缘

  第九章 中缅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一 中缅文化交流的优越条件

  二 战国秦汉时期中缅文化交流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缅文化交流

  四 唐宋时期中缅文化交流

  五 元朝的中缅文化交流

  六 明清时期中缅文化交流

  七 民国时期的中缅文化交流

  八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缅文化交流

  第十章 流光溢彩的中国印度尼西亚文化交流

  一 宗教

  二 语言和文学

  三 音乐、舞蹈和建筑

  四 医学、陶瓷和生产技术

  五 中印尼文化交流的特点

  第十一章 中印文化交流两千年

  一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二 唐宋元时期

  三 明清至近代

  中国-西亚-非洲篇

  第十二章 丝绸之路上中国与伊朗的文化交流

  一 历史回眸看伊朗

  二 古代中伊友好交往

  三 经由伊朗向中国的宗教传播

  四 文化交流结硕果

  第十三章 丝绸之路长长城通天方——中国与阿拉伯世界文化交流’

  一 阿拉伯世界

  二 中阿往来关系史勾勒”

  三 古代中阿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相互影响

  四 《古兰经》的翻译

  五 阿拉伯文学在中国

  第十四章 关山难越中非文化传真情

  一 茫茫大海曲甘英欲渡无船

  二 两大古文明在希腊化世界面前尴尬的“接触”

  三 中国丝绸与东地中海服饰文化

  四 中国与非洲直接联系的纽带——海上丝绸之路初通

  五 唐宋时期中非交流区域显著扩大,

  六 中国“四大发明”传人非洲和埃及在交流中的地位

  七 陆道海道俱畅通的元代中非文化交流

  八 郑和下西洋开辟了与非洲交往的新时期

  九 近代中国与非溯的文化交漉

  十 薪火相传,文化交流友好合作传万世

  中国-欧洲篇

  第十五章 中法文化交往历史启示录

  二 中华文明对法国启蒙运动的贡献

  三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中法文化的大规模互动

  四 近期的发展:中法文化大融会及其他

  第十六章 龙与鹰——历史上中德民族的文化交汇

  一 “向中国”:汤若望-莱布尼茨肘代

  二 罗可可风:中国文化情结

  三 “视线所窥,永是东方”:歌德-代

  四 文化碰撞:“图象”的变化

  五 文化兼容:“向东方压进”与“向西方学习”

  六 文化传奇:“赛瓦公案”与《孽海花》

  七 文化交汇的结晶:同济大学和中德学会

  第十七章 转变的世纪——18世纪中英文化与政治交往

  一 18世纪以前的中英交往

  二 18世纪中英之间的文化交流

  三 18世纪中期英国人对中国的负面评价

  四 18世纪末马戛尔尼使华及其影响

  第十八章 中俄文化交流

  一 从古代至17世纪的中俄文化交流

  二 18世纪的中俄文化交流

  三 19世纪的中俄文化交流

  四 20世纪的中俄文化交流

  第十九章 中国与西斑牙——文学的交流与互动

  一 中国文学在西班牙

  二 西班牙文学在中国

  中国-美洲篇

  第二十章 跨越太平洋——中国与拉丁美洲的文化交流

  一 对中拉古代文化接触的探索

  二 马尼拉大帆船开辟了中拉早期文化交流的太平洋通道

  三 美洲农作物的传人及其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四 “苦力贸易”和华工、华侨对拉丁美洲开发的贡献

  第二十一章 中国文化在美国的早期传播及其影响

  一 中国文化对美国启蒙运动的影响

  二 中国农作物和植物向美国的传播

  三 中国艺术品在美国的传播

  

  部分章节

  卷首语

  文化交流的历史图像,是极难把握的。

  首先,它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自从人猿揖别以来,人类社会就始终处在发展这一动态上。这一动态的难以把握,在予它的多样性。在众多种族、民族、国家和地区中,人类社会发展有着依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而彼此有别的众多发展频道:有的快速发展,很早就达到过某一时代的巅峰,而后迅速滑落向无边暗夜;有的曾经存在,踪迹鲜明,却由于某种自然灾害或战争面“蒸发”;有的屡屡历经挫折、迂回甚至倒退,却百折不回,千年一脉,不断再造辉煌;有的始终在历史长河中沉浮;还有的后来居上,等等。这种动态的多样性,造成了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性现象,也给文化交流制作了基本背景。

  其次,它是立体的、而非平面的。人类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创造的文明与文化,都同人类社会本身一样,是一种立体网络式的结构。正因为如此,诸文明与文化之间的交流,自然也是立体网络式的。如果对它们仅仅作平面式的认知与理解,人们笔下的文化交流,一定是苍白的,远远不能表现其错综复杂的无比璀璨。按照常规,我们可以将文化划分为物质的(器物的)、制度的、精神的三个大的范畴,同时要知道它还有众多的、层出不穷的专门范畴。当文明之问发生碰撞,文化之间发生接触,这不同的三大范畴与众多专门范畴的内涵之间,必然发生的交流,显然也呈立体网络状。如果再向纵深思索,我们就不难看到,不同文明、文化碰撞的时候,即使是最简单、最直接也最容易交换的物质(器物)文化,其中也物化着丰富的制度文明乃至精神文明的内容。而与此同时,制度与精神层面的文化问碰撞,其交流的内涵中,亦包含着对物质(器物)文化赖以产生的不同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认知与理解。

  第三,它是双向与多向的,而非单向的。在讨论文化交流时,人们一般都注意到它的双向互动。这一认知,比较起那种单向认知的片面性、偏执性、主观性来,自然是大进了一步。在这一基础上,人们还进一步探讨了这种双向互动的不平衡性,即:在某特定的时期,不同文明与文化相遇的时候,其中某一种处在发展较高阶段的文明与文化,可能对另一文化墨高屋建瓴式的倾斜式“文化出超”。不过,当我们仔细审视上述这种双向运动时,就会发现,除了上古时期人类社会处在低级的原始的发展状态因而可能发生比较纯粹的双向运动以外,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古典时代以降的文化交流在双向互动中,早已包含了大量的第三、第四乃巨更多种文化内涵,因而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其实也是一种多向性互动。这也从另一侧面,证明文化交流的立体网络模式。

  第四,中华民族对外文化交流时,其璀璨辉煌的物质文化出超现象常常令人眼花缭乱。当人们集中注视中外文化交流的这一现象时,其实有许多值得重视的事物往往被掩盖了。发掘并探究这些容易被掩盖的比较陌生的领域,尤具重要的价值。例如,在制度、精神层面,中华民族似乎并非出超大户,相反,却有“文化入超”大户之嫌。例如,在古代,佛教、伊斯兰教文明流人中华,甚至基督教文明亦曾在中国境内一度“寺满百城”,而中国的儒家学说流播的范围却仅限于朝鲜半岛、日本、越南以及近代以来新加坡与东南亚华人聚居地区;又如,即使在物质文化层面,比较起丝绸、瓷器与四大发明这些高级复杂劳动的产品来,在那些比较简单劳动的物质文化领域,中华民族恐怕也处于“文化入超”之列吧。

  内容如此丰富多彩,难以把握的文化交流史,自然不是一两代人能够完成的。这是一场接力赛,垒人类各族人民共同承担的接力赛。就中外文化交流史而言,中国学人的责任是义不容辞的,除了自己要挺身承担,更要不断与国外同行切磋、合作。文化交流史的学研、撰写本身,也是一部文化交流史呢!这场任重道远的接力赛,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一良师主编、各位师辈学长共同合作的那部专书,就是我们接力赛的前面一棒;我们接过这一棒,努力疾跑,尽自己这一棒的一份心和力。这一棒的得失,自本书问世之日起,就已经要请下一棒去评说了。我深信不疑的是,这一永远的接力赛,一棒定比一棒更出色、更完美,更接近人类历史上文化交流那丰富、复杂、千姿百态的真实。

上一篇:社科院报告:2016年中国周边安全面临四大挑战
下一篇: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