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心组学习 >> 学习书单
追寻峥嵘岁月的精神传奇

  《秋水长天》:孔立文著,东方出版社出版。

  《吾血吾土》:范稳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现代战争七大领域丛书”: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

  《底色》:徐怀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军队,生长着祖国的筋骨,沸腾着人民的血液;军人,站起来有山的尊严,步伐里有大地的厚重。为这支战无不胜充满浴血荣光的军队修战史建家谱,为那些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们树碑立传,一直是出版人最重要的使命。本期“铸剑——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特刊”,从军史、战史、军旅文学等领域,为读者翻开这些华章中的精彩一页。

  ——编 者

  有信仰的军队战无不胜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的启示

  郭志刚

  在8月1日这个光荣的日子到来之际,作为一位有着30多年军龄的军史研究工作者,我总想写点文字,寄托对这支伟大军队的深深情愫。

  军事科学院1958年成立后,即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承担起为我军写“家史”、续“家谱”的光荣使命。20世纪80年代,军事科学院编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一至第三卷、《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成为影响广泛的战史奠基之作。1997年12月,中央军委常务会议批准军事科学院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经过数十位军史工作者近14年的艰苦努力,完成了第一至第六卷的编写任务。皇皇巨著,200余万字,全景式记述了人民军队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它的出版,标志着军史基本著作体系已经形成。目前,第七卷编写工作正在展开。

  36年前,我因喜爱历史而考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兴趣逐渐聚焦于军事历史。大学毕业后投笔从戎,最终成为一名军事历史研究工作者。能够参与《军史》这样浩大的学术工程,是一件非常光荣而自豪的事情。10多年来,徜徉于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文献资料,沉浸在奋笔疾书、研讨争论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这支英雄军队的了解,常常被无数精彩瞬间所感动。

  这是一支有信仰有灵魂的军队。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第一次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何长工设计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军旗,红旗中间是一个大五角星,五角星上是镰刀斧头的图案。镰刀斧头是共产党的象征,表明这支军队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支部建在连上,部队各级建立党组织,使秋收起义部队获得新生。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至此,人民军队初步完成了建军铸魂的过程。

  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这支军队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献身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己任。长征期间,红军将士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情怀壮志,征服高山大河、雪岭草地,粉碎国民党百万大军的堵截,胜利实现北上抗日的战略大转移。蒋介石被人民解放军赶到台湾岛之后,沉痛检讨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教训,认识到:过去的国民党军是一支“没有灵魂的军队”,“自然非走上失败的道路不可”。

  这是一支不怕流血牺牲的军队。从来不缺血性和战斗精神。指战员们争着抢着上前线,打先锋。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日联军八位英勇投江的女战士……是无数英勇殉国者的杰出代表。抗美援朝战斗英雄杨根思生前所在部队有一句豪气冲天的口号:“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英雄血脉在人民军队中不断得到传承。

  这是一支战略战术机动灵活的军队。1965年3月毛泽东在会见外国友人时说:“打仗主要是两条,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我打我的,又是两句话,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话虽简单,但内涵深刻。红军反“围剿”作战中的诱敌深入,长征路上四渡赤水的奇兵迭出,抗战敌后战场上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国土防空作战中的导弹部队打游击,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中的小舰打大舰……我军战略战术一切视敌情、我情、地形等条件变化而变化,不拘泥于固有战法,不陷入对手熟悉和设定的套路。

  这是一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军队。毛泽东总结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原因时说:“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的劣势装备战胜拥有优势装备的敌人。”一位红军战士在家信中写道:“我们不仅懂得怎样打仗,特别懂得为什么要打仗。我们的生命已经贡献于革命了,我们一点汗,一滴血,都是为了工农而流。”从最高统帅到普通战士,道出的是同一个真理: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为了人民利益而战将无往不胜。解放军素来以纪律严明著称。毛泽东亲自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以后又发展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井冈山时期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的规定,到后来“五不走”(即水缸不满不走,院子不净不走,借东西不还不走,损坏东西不赔不走,群众纪律不检查不走)的惯例,到解放大军露宿上海街头的独特风景,再到抢险救灾第一线官兵奋不顾身的感人场面,无不彰显着人民子弟兵的宗旨本色。

  回望90年的光辉历程,画卷壮怀激烈,历史厚重深邃。我深深地祝愿我们的军队,不负党和人民的嘱托,在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征程中披荆斩棘、一路前行,成为国家由大向强、民族伟大复兴可靠的力量依托。

  细节铸就辉煌

  ——我写解放战争

  刘 统

  历史能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生动的情节。《史记》最经典的就是项羽的破釜沉舟,韩信的背水之战。我们今天写历史,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井冈山到三大战役,同样是跌宕起伏,可歌可泣。辉煌的革命史是由一个个细节积累铸就的,我们的责任就是恢复历史的原貌。

  1988年我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读完了博士,穿上军装,来到北京西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被带进一个全新的领域。

  当年叶剑英元帅创建军事科学院时,做了大量的资料积累工作。各部队都将他们的作战电报、战斗总结、组织编制、后勤、政治工作等方面的资料全部上缴。这些原始材料,电报是抄在练习本上的,小册子是油印的,总结是手写的。我一边阅读,一边叹服这些前辈,他们的文字如此朴实,故事情节如此生动,我被深深地吸引了。

  1987年军事科学院出版了三卷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因为这是正史,要对解放军的发展和战争作权威的论述,要顾及各个根据地、部队,所以只能作宏观的叙述。我突发奇想:能不能从细节入手,来写解放军的历史呢?

  解放战争是中国革命史上最辉煌的一幕。我在读史料时,发现第四野战军的史料特别丰富。四野打的仗相对更多,从东北打到了海南岛。而且每次战役后,各部队都要进行细致总结,把经验和教训原原本本记下来,打一仗就进一步。后方的土改、剿匪,也都写得深入细致。于是我白天做本职工作,晚上就在办公室写作。到1996年,完成了第一部60万字的《东北解放战争纪实》。

  这本书出版后,社会效果较好。郇中建编审提议以战区为单位,写一套完整的解放战争史。于是我继续承担了《华东解放战争纪实》和《中原解放战争纪实》的撰写工作。其余三本,华北、西北和中南战区分别由我的同事袁德金、金立昕撰写。当这套书出齐的时候,十年已经过去了。

  有读者问:你写的这三本书,特点在哪里呢?写作过程中有什么心得?我写解放战争,追求的是原创性和历史的细节。

  第一,战争是国共双方的大决战,没有事先注定谁就该胜,谁就该败。三大战役前的谋划运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阶段。就辽沈战役来说,双方统帅部都下了决心。蒋介石要东北国军全部撤离,毛泽东要林彪先打锦州,而卫立煌不肯轻易放弃东北,林彪则担心打锦州会孤军深入,造成被动。为此,毛泽东和林彪商量了半年多。国军部署了廖耀湘的西进兵团和侯镜如的东进兵团,设想让范汉杰坚守锦州,吸住林彪主力,然后两面反包围林彪。如果范汉杰能够坚守一周,黑山或塔山又守不住,战局真的难以预料。但是廖、侯兵团都没有全力以赴去攻击,而范汉杰仅仅两天就当了俘虏。这说明,上级运筹是一回事,底下执行又是一回事。统帅部的正确决策和各级干部战士的英勇顽强,二者缺一不可。

  在战前谋划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军委领导和战区指挥员实行了军事民主,上下通气,择善而从。而蒋介石不与部将商量,经常越级指挥,使下属无所适从,与中共领导人形成了鲜明对照。

  第二,解放战争中除了作战,还有许多方面都与战争的胜利密切相关。例如中共的组织工作和解放军的战场政治思想工作,都表现出巨大的能量。我们都知道共产党打的是人民战争,一场战役有无数民工支前,形成声势浩大的场面。这是中共的各级组织动员、领导和实施的,就像一部机器高速有序运转。而国民党松松垮垮,无论组织能力还是凝聚力,都无法和共产党相比。淮海战役结束,国民党18军军长杨伯涛被俘。他在被押解时亲眼看到了后方群众运物资、抬伤员、烧水做饭慰劳解放军的宏大场景,由衷地叹服。

  解放战争中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把百万国民党军俘虏改造成了解放军。我看到过一本华野政治部的小册子《改造俘虏工作的初步总结》,后来才知道是我们老首长奚原写的。从俘虏分配下连队,忆苦会启发阶级觉悟,用解放军的优良传统温暖人心,立功的奖励提拔,一步一步的思想工作都有实例,活灵活现。改造俘虏,使双方的实力转换发生重大变化,这比战场上消灭敌人更有效果。这些生动的细节,都被我写进书中。

  第三,历史中最生动的是人物,关键时刻最能表现出将帅的才能,把握这些细节,人物就写活了。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几十万国民党军层层堵截。淮河是行进路上最大的障碍。当时国民党军在后面紧紧追赶,架桥已经没有时间。关键时刻,刘伯承亲自到淮河查看水情。他坐着船,拿着竹竿试水深浅。突然他喊道:“可以徒涉呀!”于是10万大军徒涉过了淮河。刘伯承严肃批评了负责侦察的干部:“粗枝大叶害死人,硬是要害死人!”

  客观地说,国军也有很多能打仗的将领。1947年东北野战军二战四平,被围困的陈明仁顽强死守。最惨烈的时刻,白发老营长带着辎重营的马夫坚守阵地,伤亡惨重后终于等来了援军。另一些将领如黄百韬、胡琏、张灵甫、邱清泉,我也给予了客观的描写。但是他们跟了蒋介石,方向错了,再努力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决战》为名再版这套解放战争系列。希望读者看完这几本书后,会感到史料翔实、语言朴实、结论客观,是一部能经受时间检验的解放战争史著作。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军旅文学对于军队成长的抒写

  朱向前 徐艺嘉

  军旅文学如同其他文学门类一样,随着时代语境的更迭在不同时期衍化为不同的面貌。“不变”的地方则在于,它比任何其他文学都更与国家、民族这样的宏大意象紧密贴合在一起。这种执着曾让军旅文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遭受冷遇,但也因此,它得以在西方文学思潮的冲击下,屹立不倒地呈现出了自身的基本精神特质。所谓“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人类对土地有着天然的深刻眷恋,而土地的意象又和家园、国家的概念密不可分。因此军旅文学从来不缺乏家国情怀。

  非虚构长篇《底色》(2013年)是近50年前,“中国作家记者组”组长徐怀中率组在越南南方战地采访的一部“战地日记”。素材“非虚构”,写法却融小说、散文、通讯、政论于一体。《底色》从中越两个国家亦友亦敌的不同视角来反思战争中不同民族的家国情怀,并在复杂纠结的情感中探索和彰显人性,显得睿智、通达、深刻、犀利,无愧为新世纪军旅文学的重要收获。

  黄国荣的《碑》(2012年)是一部以战俘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长篇小说,题材的选择,显示出作家在刻意向高难度写作挑战。作品以某摩步团连长邱梦山的战斗经历、人生际遇和情感脉络为线索,涵盖了日常生活和战争生活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表现了战俘对祖国的深深眷念和难归家园的深深痛苦,具有高度反思意识。

  孔立文的长篇小说《秋水长天》(2016年)聚焦两岸,恰逢其时。两个主人公,一个叫孟昭忠,一个叫孟昭华,名字本身就带了一种隐喻。这对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在战争中离散,加入不同阵营,生死对决,命运多舛。小说既写了战争对人的直接戕害,也写了后战争时代对人的间接戕害。作者通过写战乱、离别、乡愁和归根,写出了老百姓对和平的向往,对国家统一的呼唤。

  英雄主义同样是军旅文学的精神底色。2014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奖结果揭晓,军旅作家马晓丽的短篇小说《俄罗斯陆军腰带》、徐怀中的长篇纪实文学《底色》、贺捷生的散文集《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侯健飞的长篇散文《回鹿山》等作品集体夺得桂冠。

  贺捷生在近80高龄之时迎来了自己的文学高峰。马背上颠簸的岁月成为这位女将军童年最刻骨铭心的回忆,《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2013年)镌刻着作家自身的生命印记。小女孩的视角和凝练、略带伤感的笔触赋予了文字一种诗意,一种情怀。战争的残酷性通过侧面的观察传递出来,动人的细节和孩童的稚嫩与纯真更是宛若白莲般可贵、高洁。

  《俄罗斯陆军腰带》是描写军人精神气质的一篇佳作。小说取材于一次中俄边境军事演习,通过描写双方的几次交集,在对比中表现中俄军人之间思想、文化、情感的差异。中国中校秦冲和俄国上校鲍里斯都是典型的铁血硬汉型军人,他们之间的对抗源于军人尚武争优的心理机制,而他们的和解与认同也来自军人间的惺惺相惜。

  侯健飞的《回鹿山》(2012年)写了“我”对父亲这样一位没有战功的老军人的认识过程,“我”的成长轨迹是印刻在与父亲的冲撞和对父亲情感的逃离之中的。父亲不乏战功,却在新中国成立前悄悄回到家乡,当起了农民。而“我”对这一切并不知情,以年轻人的气盛和理想鄙视父亲的平庸,不理解父亲的药瘾。而真相是,父亲以一种宽恕的形式对待战争,理解战争,而选择独自承受战争带来的身体伤痛。作者用情至深,而笔调和节奏却是克制的。

  当下的文学作品以何种角度切入历史,是对作家能否把握时代脉搏、梳理清楚时代肌理的重要考验。面对驳杂丰繁的过往,一些军旅作家用当下的视角写出了历史新意。

  王树增的三卷本非虚构长篇《抗日战争》(2015年)创作周期长达8年,洋洋180万言。作品力求精准、客观地再现复杂丰厚的抗战历史,正视并尊重国民党在抗日正面战场中发挥的作用,“彻彻底底梳理抗日战争的每一寸时光,寻找民族心理发展历程”。

  彭荆风的长篇纪实文学《旌旗万里——中国远征军在缅印》(2016年),反映的是1942年中国先后派出20余万军队赴缅印作战的悲壮经历。那不仅是现代史上的壮举,更是事关中华民族安危的重要举措。它完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远征军在缅印战场的一系列战争和相关事件,力图以文史融合的方式呈现战争面貌。

  长篇小说《吾血吾土》(2014年)的作者范稳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查阅史籍,深入滇西地区,采访抗战老兵,并远赴台湾等地采风,最终完成了这部反映西南联大时期一代知识分子投笔从戎御敌救亡、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落沉浮的英雄史诗。此书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提名。

  在当前时代语境下回望历史,作家们切入战争的角度正在发生转变,胸襟更为宽广,格局也更加开阔。这种立场转变显现出作家的进步,同时更是时代的进步,它彰显出大国气象应有的艺术风范和文化自信。

  回顾历史的同时,军旅作家们也在努力开拓新的书写领域。在改革强军背景下,作家们从军队高科技领域和特殊领域入手,写出了为祖国献礼之作。赵雁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飞天梦》以恢宏笔触向世人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飞天之路,展现了中国航天员这个特殊群体及其背后科研人员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张子影的长篇报告文学《试飞英雄》写了一群空军试飞员,触及了这群平凡英雄的内心。

  对于文学来说,当下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军旅作家需要随时更新生活经验,一方面加深对历史的认知,在对党史、国史、军史的深入研究、挖掘和艺术创造中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另一方面也要在新时代中觅新题,写新章,更好地回应时代给予的馈赠。

上一篇:传统的力量,在于造就一代代新人
下一篇:七月光明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