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讲坛
【新华日报《讲坛》】长征,血与火淬炼出的革命史诗

  坛主小传

  刘统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从事军事历史研究,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核心提示

  ● 对每个经历过长征的人来说,这不是一次轻松的旅行,而是历尽艰辛的求生之路。

  ● 红军长征走了百分之九十的路程,到哈达铺才知道能在陕北落脚,这不是运气好,而是机会留给了意志最坚韧的人。

  ● 长征,不仅是中国革命辉煌的篇章,也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长征精神将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谈到长征,我们就会想起毛泽东在长征结束后那段气壮山河的话:“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

  然而,1958年6月21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面对1000多名曾经跟随他长征的解放军高级将领,讲起了党的历史,特别谈到了第三次“左”倾机会主义路线造成的危害,其中讲到长征:“政治上既犯错误,军事上势必犯错误……不走则已,一走两万五千里……那些根据地怎么丢掉的?是因为闷得很,想散步,逛马路,一散就散到陕北?还是因为犯了一点错误,我们的对手蒋介石请我们走?据我看,实在是他请我们走。我们是不想走,他就说你走吧,他下了命令,没有办法只得走的。路上千山万水,军队又不和了……”

  幽默中带着悲怆,这是他的心里话。对每个经历过长征的人来说,这不是一次轻松的旅行,而是历尽艰辛的求生之路。

  反“围剿”失败,长征初期失利

  1933年5月,蒋介石坐镇南昌“行营”,指挥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各路国民党军围困苏区,步步为营,使红军惯用的运动战和游击战法很难奏效。而以博古、李德为最高领导的中央苏区又采取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方针,10万装备低劣的红军硬要和50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中央军打正规战、阵地战,能打得赢吗?毛泽东将其比喻为“叫花子和龙王比宝”,虽然红军打得非常顽强,但并没有阻止国民党军的进攻,反而使自己遭受重大损失。

  4月上旬,国民党北路军集中11个师进攻广昌,国民党军出动几十架飞机、数十门大炮向红军阵地狂轰滥炸,激战第一天红军就伤亡1000多人。李德反而指责彭德怀没有组织反攻,忍无可忍的彭德怀当即反驳:“你这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广昌保卫战历时十八天,红军伤亡5500余人。

  有人问:李德指挥不行,那让毛泽东来指挥行不行呢?事实证明,战争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国共双方整体实力的较量。仅有二十几个县的中央苏区,已经进行了四次反“围剿”作战,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当时的苏区在兵员征集、财政储备、枪支弹药等方面都无法支持战争继续下去。

  9月下旬,蒋介石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制订彻底消灭中央苏区的“铁桶计划”。这个计划被国民党赣北保安司令莫雄转交给中共情报人员项与年。项装扮成老叫花子,混过了敌人层层哨卡,于10月7日到达瑞金。

  短短几天内,中央苏区就发布战略转移的行动命令。10月10日,红军五个军团和中央、军委机关直属部队编成的两个纵队从瑞金出发,开始了向湘西的战略转移,项英、陈毅、瞿秋白等人被留下坚持斗争。

  长征时最初的想法是到湘西去和贺龙、萧克会合,行军像大搬家,坛坛罐罐都带上,队伍慢吞吞地向西移动,一天才走二十里,怎么能突破四道封锁线,进入广西境内呢?这是因为广东军阀陈济棠与中共达成默契,故意放红军西行。

  陈济棠曾经三次参与反蒋的军事行动,与蒋矛盾很深。所以,陈济棠不想和红军作战,还私下与苏区做生意。1934年9月,经过三天谈判,双方达成协议:一、就地停战;二、互通情报;三、解除封锁;四、互相通商;五、必要时可以互相借道。

  谈判恰好在红军准备长征之前,可谓天赐良机,中央红军得以在伤亡极小的情况下,迅速安全地冲破四道封锁线,创造了一个奇迹。

  蒋介石赶紧部署围追堵截。广西白崇禧的桂军在南线,湖南刘建绪的湘军在北线,企图两面夹击,将红军消灭在广西界首、全州一带的湘江东岸。湘江之战持续五天,是长征中红军遭受损失最严重的一战。事实上,湘军和桂军都以保护自己地盘为目的,既没想全歼红军,也没打算把自己的部队拼光,所以红军才能坚守四天阵地。但是到了湘江,上有飞机轰炸,旁有敌军夹攻,过江之后清点人数,只剩下三万多人了。

  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的传奇如何铸就

  下一步向何处去?若继续北上,蒋介石已经布下一个口袋等红军进来。这时,毛泽东建议,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师的计划,转道进入贵州,跳出国民党军包围圈。这个建议得到中央政治局多数成员的赞成,没有使红军再次陷入重围,达到了挽救红军的第一步目标。

  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毛泽东建议继续西进,在敌军力量空虚的黔西北地区或川黔边地区创建新苏区,会议争论得很厉害,毛泽东的意见逐渐占了上风,会议决定红军向遵义进军,避免了红军全军覆没的危险。

  在此期间,三个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眼看红军一天天陷入绝境,忧心如焚。他们认为不能让博古、李德继续指挥下去了。在这个关键时刻,毛泽东在考虑什么关键问题呢?他在计算如何获得多数票。

  毛泽东做了各军团干部的工作,然后向博古、周恩来提出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让各军团首长来共同研究下一步的行动。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城里的柏辉章公馆楼上召开。会议解除了博古、李德的指挥权,重组的中央新“三人团”,第一是张闻天,第二是周恩来,第三是毛泽东,毛泽东在遵义会议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进入了决策层。

  蒋介石获悉红军占领遵义后,随即调整部署,拉开了四面包围的大网。命令薛岳、周浑元、吴奇伟三个中央军纵队为主,围追堵截中央红军;刘湘的川军、龙云的滇军、王家烈的黔军等地方军阀部队策应协同,企图将红军消灭在川南、黔北地区。

  毛泽东是游击战的大师,离开遵义后他作了指挥红军的第一个大动作——四渡赤水。今天的历史学家费了很大精力,才将“四渡赤水”的行军路线在地图上还原出来。我们不禁要问:红军为什么要这样走?毛泽东怎么知道哪有敌人哪没敌人?

  是军委二局的译电科起到了关键作用。当年科长曹祥仁、副科长邹必兆带着一部电台,随时监听国民党各路军队的电报。当时的密码不复杂,被红军破译了。1月19日,中央红军向赤水北岸的土城推进,刘湘出动8个旅前来应战,1月28日的青杠坡战斗极为惨烈,红军部队被困在山谷之中,四周枪炮不断,曹祥仁等在敌军往来的电文中发现:周围布满了敌军,仅有一个不大的口子尚未合拢。军委决策:立即从包围圈的空当中撤出,渡过赤水,脱离绝地。土城战斗是红军的生死之战,军委二局的情报工作起了关键作用。

  此后,毛泽东亲自主管军委二局译电科,对外封锁破译敌军密码的消息。就连军团首长都不知情,所以林彪埋怨毛泽东尽走“弓背路”(指多余的冤枉路)。毛泽东不能走漏消息,如果敌人察觉,换了密码,红军就真的没出路了。

  同时,地方军阀只要把红军赶出自己的地界,就不再追击。各自保存实力的算盘,使川军、黔军、滇军不可能同心协力与红军打死仗。蒋介石也有自己的算盘:统一全国是头等大事,大西南地区一直是军阀割据,国民政府鞭长莫及。追剿红军给蒋介石创造了一个进军西南的正当理由。所以,国民党中央军不急于追上红军,也在情理之中。

  一天行军240里,飞夺泸定桥创奇迹

  毛泽东就这样带领中央红军冲出重重包围,渡过金沙江,进入了云南、川西。这时,走了一万里地的中央红军已经成了疲惫之师,干部战士个个骨瘦如柴,衣衫褴褛。就在此时,从雪山那边传来了消息: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从川北根据地出发,渡过了嘉陵江,在川西北的茂汶、理县地区建立了根据地,等着中央来会师。中央红军上下顿时精神振奋,行军路线从弯弯曲曲一下变成了直线,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创造了长征中的奇迹。

  1935年5月27日晚,先头部队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接中央军委电令:务必在五月二十九日敌增援部队到达前夺下泸定桥。当时红四团距离泸定还有240华里路程。

  红军又一次创造了奇迹。从28日凌晨开始,全团人不顾一切地跑步前进。天不知不觉黑了,大雨浇灭了火把,饿了吃一把生米,途中有人体力不支倒下了,掉队的也不少。河对岸向泸定桥增援的川军队伍举着火把一度与红军并驾齐驱。后来敌人累得宿营了,红军还在拼命往前赶!29日晨,红四团终于奔到了泸定桥,占领了桥西。

  这时候,对岸守桥的川军还没来得及把桥板子拆完,吓得缩在桥头堡里。红军也累坏了,经过休息、准备桥板、研究作战方案,到黄昏时红军发起夺桥战斗。全团20多挺机枪集中火力向对岸桥头堡射击。守桥的川军是收税的,从来没见过这场面,吓得点火烧着门楼,就往后山逃跑。红军突击队边铺板子边射击前进,到了桥中间,面对大火犹豫停顿。这边团首长大喊:“冲过去啊!犹豫不得啊!”红军冲到对岸灭火,以三人伤亡的代价夺取了泸定桥。

  这是历史的真实,但还是令人惊讶。“飞夺”的关键就是一昼夜飞速行军240里,这些瘦弱的红军怎么会爆发出如此惊人的潜能?站在微微摇晃的铁索桥上,红军英雄留给你无限的遐想。

  北上还是南下,争议造成分裂

  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翻越夹金山,在山脚下的懋功(今四川小金县达维镇)与等候的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历尽艰辛的两万红一方面军,受到八万红四方面军的热烈欢迎。红四军的战士拿着粮食、毛衣送给红一军的同志,使他们感激不尽,但是毛泽东却遇到了党内最强势的对手张国焘。论资历,张国焘是中共创始人之一,论实力,张国焘领导着强大的红四方面军。在政治局会议上,他提出了统一指挥的动议,在关键的谁指挥谁问题上,中央高层出现了矛盾和对峙。

  形势很明显:红四方面军人多势众,没有他们的配合,一方面军孤掌难鸣。中央急于北上,摆脱在藏区缺衣少食的被动局面。但是张国焘按兵不动,一定要解决权力分配的问题。僵持两个月,毛泽东和张闻天商量,张说:“我这个总书记的位子让给他好了。”毛经过慎重考虑说:“让他当总政委吧。”当时彭德怀等人都不明白毛泽东“宁可让出总政委,不能让出总书记”的原因,后来形势的变化,让彭德怀对毛泽东的远见佩服不已:“如果当时让掉总书记,他以总书记名义召集会议,成立以后的伪中央,就是合法的了。这是原则问题。”

  红军到达的川西北藏区,地处海拔3500米的高寒地区,人烟稀少,粮食只有大麦和青稞,产量很低。这个荒凉地区现在一下来了十万红军,他们吃什么,立刻成了严重的问题。同时攻打松潘失利,使形势更加严峻:北上的大路被胡宗南挡住,西边的阿坝草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旷野,南边的退路又被四川军阀阻塞。只剩一条路——去走那荒凉神秘的松潘草地。是北上还是南下,毛泽东与张国焘就要摊牌了。

  毛泽东坚持一定要北上,去开辟西北的陕甘根据地,并派一支部队去新疆或宁夏打通国际路线,背靠苏联坚持革命。红军开始了向人类极限的挑战:通过无人区大草地。8月12日,在中央和前敌总指挥部的领导下,右路军的红一、三军团,四、三十军向班佑、巴西地区进发。8月19日,左路军在红军总司令部率领下,红五军团,九、三十一、三十二(原红九军团)、三十三军及军委纵队一部,由卓克基向阿坝地区前进。

  右路军过草地用了一周时间,却是长征以来最艰难困苦的日子。松潘草地地势平坦,一望无际,天然河道迂回摆荡,形成了大片沼泽,那里水深及膝,但绝大多数有毒不能饮用;大地面硬而下软,踏破有草根的地皮则陷入泥中难以自拔;草地气候变化无常,时而晴空万里,时而电闪雷鸣,雨雪交加。生命如此脆弱,饥渴、露营和风吹雨打,使体力衰竭的人一倒下就再也起不来了。

  右路军过了草地,等着左路军前来会师。情况突然发生变化,阿坝地区连降暴雨,草地变成一片泽国。张国焘见前进不得,粮食将尽,于是决定掉头南下。红四方面军战士中四川人居多,愿意打回老家。用张国焘的话,叫“回成都坝子吃大米”。

  在劝说红四方面军领导北上未果的情况下,毛泽东决定率中央机关和红一、三军团夜里先行北上,希望红四方面军部队能跟上来。但是,红四的同志都服从张总政委的命令。八万红四方面军,没一个人跟他走,而且还把朱德总司令和一方面军的五、九军团留在了左路军。这时候,张国焘是九万人,毛泽东是一万人,实力悬殊。这是毛泽东自己说的“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毛泽东愤怒和忧伤交织于心。党中央孤军北上,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命运,谁也无法预料。但是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能把他压倒。相反,他把逆境当作一种挑战。他要集中精力和智慧,度过这个最艰难的时刻。

  陕北会师,完成人类前所未有壮举

  红一方面军继续北上,通过了险要的白龙江栈道,突破了四川和甘肃交界的天险腊子口,又翻过了高耸的铁梁子山,进入陇东高原。红军到了甘南的一个小镇哈达铺,饥寒交迫的红军有饭吃了。

  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并没有仅仅满足填饱肚子。哈达铺小镇上有个邮政代办所,红军从邮电所里抱来了几个月的报纸。在当年七八月间的《大公报》上,毛泽东看到了红二十五军和陕北红军的消息,精神为之一振。在两河口会议的时候,中央就做出了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决策。但是究竟在什么地方建立根据地,大家心里都没底。毛泽东正在为下一步把红军带向何处而费心思索,现在突然获悉陕北的刘志丹还有一支红军队伍和一大块根据地,真是天大的喜讯。

  行百里者半九十。红军长征走了百分之九十的路程,到哈达铺才知道能在陕北落脚,这不是运气好,而是机会留给了意志最坚韧的人。红军振奋精神,翻过六盘山,进入陕北,终于和徐海东、刘志丹的部队会师,最先结束了长征。

  然而这并不是长征的结束。南下的张国焘在卓木碉(今马尔康县脚木足乡白沙村)开会,宣布开除毛、周等人党籍,另立中央。这是中共党史上最大的一次分裂活动,但毛泽东没有办法,因为张国焘人多枪多。所以毛后来总结了一条历史经验:“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绝不允许枪指挥党。”

  但是张国焘的南下失败了。四川军阀对红军的态度是:你如果路过,我就放一马。但是你要抢我的地盘,我就跟你拼。听说红四方面军要打回来,川军联合起来堵在二郎山的出口,在天全、百丈与红军血战10天,中央军的飞机也来助战,红军因为体力衰减和武器装备落后,终于失败,退回甘孜。此时,红四的干部才意识到毛泽东的预言“南下是绝路”。张国焘也后悔,在共产国际代表林育英的调解下,张国焘放弃了他的“中央”,同意北上。待贺龙、任弼时、萧克领导的红二方面军前来会合后,二、四方面军再次经过雪山草地。1936年10月10日,红一、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二方面军到达陕北。三大主力红军胜利地结束了长征,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留下哪些精神财富

  八十年后回顾长征,我们能领悟到什么?

  首先,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为求生存而进行的艰苦行军。长征开始,根本没想到要走两万五千里,更没想到会走到雪山草地。从江西出发走一步看一步,到处都是敌人,开始红军也想打,湘江一战使大家看到了敌我力量的悬殊。那就得按毛泽东的战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红军转圈行军,在各路军阀的夹缝中求生存,这不是怯懦,而是实事求是。

  其次,红军能够完成长征,坚定的革命信仰起了决定性作用。能在极度缺粮和恶劣自然环境的条件下通过雪山草地,红军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是超乎常人想象的。红军过草地时,国民党军认为,那是鸟都飞不过去的地方,红军走那里肯定是死路一条。但是红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硬是通过了草地,再次冲破了国民党中央军的封锁,开辟了通往陕甘宁的道路。

  再次,红军的这种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感染了周边的很多人,使他们自觉地去帮助红军。

  1934年10月,红六军团在贵州黄平遇到一位英国传教士鲁道夫·博萨哈特(中国名薄复礼)。在黄平教堂,红军找到一张法国传教士画的贵州省地图,萧克军团长请薄复礼帮他翻译。薄复礼回忆:“他只有25岁,是一个热情奔放、生气勃勃的领导者。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闪闪发光,充满了信心和力量。在艰辛曲折的旅途中,他不屈不挠。”显然,萧克的魅力感动了薄复礼。在昏暗的油灯下,他们干了大半夜,红军将领和外国传教士的心在逐渐沟通。靠了这张地图,红二方面军走出了贵州。到昆明附近,红军释放了薄复礼。

  美国记者斯诺秘密进入陕甘宁苏区,采访了刚结束长征的毛泽东和红军干部。在交谈中,他为这些身体瘦弱、衣衫褴褛的红军所感动。他看到了一种在北平、上海看不到的精神,看到一群有信仰、意志坚定的战士。他拍摄的照片中,每个人虽然穿着破旧,眼睛中却闪烁着坚毅的光芒。它告诉世界:这些经历过长征的共产党人,是不可战胜的。

  长征,不仅是中国革命辉煌的篇章,也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诗篇,使我们心中产生了由衷的敬佩。长征精神将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本文编辑整理自刘统2016年9月9日、10日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的讲座以及刘统发在《读书》杂志2016年9月刊《长征——历尽艰辛的求生之路》,内容未经本人审阅)




上一篇:[视频]【长征精神】缅怀先烈 不忘初心——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下一篇:[光明讲坛]唐双宁:长征,中华民族不倒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