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程开甲于11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这位被誉为“中国核司令”的老院士在百岁生日时,回望自己的人生,曾经这样动情地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过去5年,我大部分时间在中国度过,从中也受益良多。我现在已经能熟练网购,使用共享单车和移动支付。改革开放不仅让中国摆脱了经济落后的局面并得到世界认可,而且也在不断为建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为一名亲历中国改革开放的国际人士,巴西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巴西瓦加斯基金会法学院副院长埃万德罗·卡瓦略这样表示。
“再给我十年,我还能做出两个新药!”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逸平被追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18年4月11日,年仅55岁的王逸平倒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离开了人世。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发了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使两千多万心血管病人受益。而25年来,他身患不治之症克罗恩病,一直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疼痛。
“21世纪的经济最主要的产品,不是汽车、武器或者仿制品,而是有一天我们会生产大脑、生产人类的各种器官、生产我们的思想和精神。如果这些变成现实的话,这不仅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场革命,更会是我们人类新的历史的一个开端。”
——在北京举行的“2018信睿论坛——新技术革命和人类共同命运”活动中,《人类简史》三部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这样预言21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
“真正的科学家,绝不能不自己动手搞研究做实验、不自己动手撰写论文,而让别人成为自己完成课题和写论文的‘替身’。如果长期脱离实验室,当‘甩手掌柜’,往往很难成为被国际同行认可的科学家,也很难写出富有真知灼见的学术论文。”
——近日,原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
(本报记者 徐蓓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