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讲坛
幸福的家庭需要一个“等边三角形”——杨雄研究员在长沙首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论坛的演讲

  ■自由过度就是放任纵容,对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和责任心是不利的。“规则过度”又可能导致缺乏个性。理想的状况是把握好规则与自由的张力,使孩子既有自律性又有创新性

  ■妈妈是情感的代表,爸爸是理性的代表,孩子则靠情感来滋养内在的生命、靠理性来发展外在的世界,且二者必须同步进行。这样的序位才会让孩子真正有安全感并感受到重视

  ■一个健康幸福的家庭,夫妻关系应处于第一位。夫妻关系和睦,能够给孩子比较均衡的爱,孩子就能从父母那里同时学习到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这对孩子未来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对子女的爱浓烈无私、源自天性,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则需不断培养。当然,孝心并不意味着一味顺从,而应体现在细微之处。比如,学会安慰父母,主动关心父母的生活状况

 

  思想者小传

  杨雄 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研究所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调查中心主任、研究员。上海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上海市新消费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当代青年研究》杂志社总编辑。兼任中国社会学会青年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上海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常务理事等。曾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国家教育科学规划办、中央文明办、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国际奥委会等重要课题数十项,多次获全国、上海市哲社与决策咨询优秀成果奖。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从家庭系统视角观察,一般意义上的家庭结构就像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存在三条边,形成三种主要关系:一是夫妻关系。它应是平等互动的关系,是家庭结构的主轴。二是亲子关系。它应是上下互动的关系。三是同胞关系。它应是平行互动的关系(独生子女家庭模式缺失这一关系,二孩家庭将复现这种关系)。这三对关系,既逐对形成互动,又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具有结构功能和独特情感的沟通模式。

  就目前大多数的“核心家庭”而言,家庭结构中的每条边分别代表着父亲、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关系。一个健康的家庭应该是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构成的稳定三角形。每个家庭成员在情感上互相支持、在心理上互相依赖、在物质上共同享受,家庭成为每个家庭成员的避风港和保护地。对于身心发育尚未健全的少年儿童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这三种关系所分别对应的边,我将其称为“亲职教育”“子职教育”和“配偶(夫妻)教育”。

  通过“上岗”培训,教父母成为一个称职的家长

  孩子成长为怎样的人,起奠基作用的首先是父母的教育。因此,家庭结构三角关系对应的第一条边是“亲职教育”。“亲职教育”在德国称为双亲教育,美国称之为父母教育,俄罗斯称之为家长教育,大体都是教父母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称职家长的专门化教育。

  “亲职教育”涵盖父母的自身教育、父母对子女教育两大范畴的教育内容,要求父母在亲子互动过程中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认识儿童不同于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并且掌握孩子特有的言行、思维、情感方式,获得与孩子相处的特殊技能、技巧,进而有效地对孩子的健康、幸福产生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当今社会,父母对孩子成长、教育的关注,为孩子付出之大,相信大家都有耳闻或体会。但形形色色的问题依然层出不穷,一些家长特别是年轻父母常常处于焦虑和矛盾中。众所周知,做司机要上驾校考驾照,做老师要有教师资格证,可唯一例外的是做父母——这个几乎是世界上第一神圣而复杂的职业,却可以不持证就能“上岗”。这就是“亲职教育”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我们如何做父母?

  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先要改变父母”,因为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他不仅相貌像你,学习习惯、思想性格、为人处世也像你。就此而言,家庭教育的首要前提是教育、训练家长成为合格的父母。

  具体而言,“亲职教育”大致包括三个层面的要点:

  第一,指导现代父母扮演称职的父母角色,即一个持续不断学习如何做父母的过程,以父母的不断成长来应对儿童不同阶段的教育需求。

  第二,为父母提供调整亲子关系的具体策略,改善父母教育过程中的不当态度与行为。

  第三,唤醒或指导未婚者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学习内容涉及优生学、生理学、卫生学、营养学、心理学、教育学乃至伦理学、社会学等。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亲职教育更多是初为父母者的启蒙教育。

  当前,实施“亲职教育”的重点是家长通过“在岗”培训,改变自身的行为角色,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人才观念。现实生活中,中国家长一边在生活上相对疼爱自己的孩子,一边又会更加“催逼”孩子成长。这与中西方家庭不同代际传递的文化有关。中国的代际关系是“反哺模式”,西方则多为“接力模式”。前者对子女几乎是无限责任,所以也就会出现“啃老族”现象;而在西方个体主义文化影响下,成年子女就算是与父母同住,也会被视为缺乏独立生存能力的表现。中国家长受“木桶理论”影响太深,总想着给孩子去补最短的一块。其实,很多发生在孩子身上的问题,根子却在父母身上。

  日前发布的国内首份《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通过网络大数据分析,排列出国内各个城市的妈妈焦虑指数。结果显示,焦虑指数最高的十大城市全部是属于一二线城市。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生活在大城市的母亲应该是“亲职教育”的重点对象。

  通过对有关“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课题跟踪,我们发现父母对子女成长的关注力度以及时间、精力投入,是儿童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社会资本。拥有高质量亲子关系的儿童,通常会表现出较高的社会技能和较少的问题行为。而造成孩子教育差异的原因,首先不在于学校物质和师资的差异,而是由家长参与孩子教育的程度高低等因素导致的。

  好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开始更多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与人格培养。2016年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完成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最看重的品质中,家长首选责任感。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开始关注如何让孩子真正为兴趣而学习、为自己而学习。这种育儿观念的改变,是令人喜悦和欣慰的。

  把好紧与松的度,帮助子女“扣好第一粒扣子”

  家庭结构三角关系对应的第二条边是“子职教育”。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人伦亲情中最基础、最重要也最复杂的亲情。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我们今天如何实施“子职教育”作了非常准确、形象的解释。

  确实,衣服的扣子扣错了可以重来,而人生第一粒扣子如果扣错了,要想纠正将会相当困难。一旦错误的观念形成,要想改变它,需花费很大的力气。古人讲“入门须正,立志须高”,意即要帮助孩子走好人生的开始几步。

  通俗地讲,“子职教育”就是通过角色扮演、行为践行,帮助孩子了解、学习如何承担与他们年纪相符的生活职责。当前,帮助儿童了解、学习和确立与他们年纪相符的生活职责,面临以下三项重要任务:

  一是要让孩子学会孝敬父母。父母对子女的爱浓烈无私、源自天性,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则是一个需要不断培养、不断锤炼的过程。这种孝敬之心是无比重要的,因为它是道德的基础。一个人倘若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更遑论会真正爱护他人了。

  当然,孝心并不意味着一味顺从,而应体现在细微之处。比如,平时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关心父母身体健康;当父母心情不好时,学会安慰父母;主动关心父母的生活状况,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外出后,应与父母保持联络,让父母安心;晚归时,应主动向父母报平安;有重大事件时要主动告诉父母。

  二是要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让孩子健康成人。婴幼儿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点,如果一切都顺应他的本性,会导致为所欲为的倾向。孩子长大后产生的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如好动、不服管教、攻击性强,实际上与父母过度顺应他们的自由需要有关。自由过度就是放任纵容,对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和责任心是不利的。

  反过来,“规则过度”又可能导致孩子缺乏个性。有的父母认为,听话的孩子让人省心,不会惹出什么麻烦事来。这种观念多表现在控制欲望较强的父母身上。其实,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做事和思维的依赖性比较强,害怕尝试新事物,调整情绪变化的灵活性也较弱。这将影响到他的创新意识与个性成长。

  因此,“子职教育”在教育、引导策略上把握好紧与松的度。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放任,没有自由的规则是遏制,都是“子职教育”不得法的表现。理想的状况是把握好规则与自由的张力,使孩子既有自律性又有创新性。

  三是要让孩子学会做“有教养”的人。最近看到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系教授赫夫对中国学生的评价文章。他认为,中国大学本科生已初步达到总人口的15%,他们会成为有教养、进取精神和时尚意识的群体。确实,走在上海静安寺、淮海路或者地铁里,无论是80后的年轻父母,还是刚毕业的90后,抑或仍在校园里的00后,他们的时尚、自信随处可见。但要使他们真正成为有教养的人,还需要长期的努力与践行。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讲究家风、家传、家训。这些家庭规则对于维持家庭结构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功能,其中的精华之处值得进一步挖掘和弘扬。

  夫妻“各司其职”,促孩子发展出自主成熟人格

  家庭结构三角关系对应的第三条边是“配偶教育”。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配偶教育”。这是因为大家开始理解夫妻关系的好坏决定着家庭氛围的好坏,这对成长中的儿童至关重要。

  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关注孩子的亲人。研究显示,父母关系和言谈举止对于处于模仿性最强的幼儿影响很大。一般来说,生长在父母和谐的家庭环境里,孩子能够发展出较理想的自主成熟人格。相反,生活在父母经常争吵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就会欠缺安全感,而且容易吸收上一代的焦虑情绪,从而影响人格的完善。

  在健康、正常的家庭关系中,妈妈是情感的代表,爸爸是理性的代表,孩子则靠情感来滋养内在的生命、靠理性来发展外在的世界,且二者必须同步进行。这样的序位才会让孩子真正有安全感并感受到重视。

  新婚燕尔,夫妻沉浸在幸福两人世界,家庭生活中矛盾较小。新生婴儿给小家庭增添了快乐,但同时也让夫妻间遭遇新的、更多的困扰和羁绊。夫妻生活从此以宝宝为重心,生活作息从此不同。

  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初为父母者因孩子引发的冲突,往往是两种家庭文化能否在孩子身上延续的较量。每个人都在一个特定的“原生家庭”中长大,家庭文化的基因会通过分离、配对、重组,植根于夫妻双方的意识深层中,影响到双方的内在感觉和价值判断。如何破解养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是“配偶教育”面临的第一道难题。

  首先,一个健康幸福的家庭,夫妻关系应处于第一位。夫妻关系和睦,能给孩子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就会感到安全与爱;父母双方能够给孩子比较均衡的爱,孩子就能从父母那里同时学习到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这对孩子未来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夫妻要坐好各自的位置。简单地说,就是夫妻双方各有各的责任,要各司其职。什么叫错位?即妻子坐在丈夫的位置,丈夫坐在妻子的位置上。当然,有时候也会出现“错位的和谐”。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夫妻回归各自的本位,本身是一种生活艺术。

  最后,夫妻像一个小团队,彼此之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要使小团队发展良好,就要不断沟通、协调和整合。一旦发生争执,就应该把事情摊开来讨论,在互动乃至妥协中寻求双方都认同的教育方式。

  总之,我们正由传统的“顺序模式”,即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先后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发挥作用,转变为一种新的“重叠模式”。这里面,家庭教育既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撑和有益补充。健康的家庭结构关系应该是“理想的等边三角形”,父母对孩子既民主和恩慈,又保持适当的威信。(发表前作者在原讲稿基础上作了补充和修改)

上一篇:用新常态的大逻辑认识当前经济形势
下一篇:要甩掉“沉重包袱”,文化需吐故纳新——胡键研究员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