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讲坛
张仕荣:特朗普当选与中美关系走向

  许多学者认为特朗普对美国民众、特别是低教育白人群体的吸引力是其胜选的重要原因,美国社会精英阶层虽然对特朗普“政治不正确”的表态进行了强有力的口诛笔伐,但是美国社会“民粹化”的倾向最终压倒了精英阶层对媒体的全面操控。特朗普当选与英国“脱欧”是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民粹化浪潮的主要标志。

  特朗普当选与美国衰落

  其实,对于美国的民粹化要看到其实质,特朗普提出“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意味着美国当前的衰落,这与美国的政治精英的判断是背道而驰的。美国的内外政策一直都是围绕着巩固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进行的,其“普世价值”的推广,即美国的全民自由、种族平等与民主理念应该为各国接受为圭臬,同时也是美国国内“政治正确”的标杆,是任何美国人在宣示自身价值观时不可以触碰的底线;但是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种族歧视却日益严重、排斥移民由来已久、社会阶层逐渐分化,加之穷兵黩武的“人权高于主权”的对外政策实践,使世人逐渐认识到美国政治制度的劣根性所在,即理念宣示与政策实践的脱节,“说一套,做一套”“只说不做”成为美国国内治理和对外战略的常态化现象。而特朗普则是戳穿这个谎言的人,因此一个几乎背负了所有“政治不正确”的指责却得到了一半以上美国民众认可的新一任美国总统诞生。美国民粹化思潮终于完全浮出水面,简而言之,许多底层白人宁可忍受种族和移民歧视的不道德谴责却高度认可特朗普通过排斥移民,给本国人民工作机会和幸福生活的承诺,因为工作饭碗比任何价值观都重要。

  从美国的投票构成和选票分布来看,特朗普的言论更能打动美国普通民众的内心。本次选举,特朗普不仅在摇摆州上表现突出,在一些事先被认为是民主党票仓,比如拥有10张选举人票的威斯康辛州,特朗普的表现也领先于希拉里。

  美国的衰落是一个永久性话题,赞成者无法否认其长期性和阶段性调整,反对者同样也不能无视美国、欧洲持续增长的反全球化倾向。因此,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需要正视现实,革故鼎新。美国立国之初,白人为主体,虽然历经多次制度改革和调整,但是有色族裔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一直不是主流。2016年6月《华尔街日报》消息称:如果55岁以上美国人中有3/4为白人,那么在18至34岁美国人中白人仅占56%,在未成年中甚至低于50%。以此类推,到本世纪中叶,白人成为少数族裔。因此,本次美国大选,美国白人的危机感增强,尤其是白人蓝领超乎寻常的高投票率为特朗普胜选立下汗马功劳。民调结果显示,特朗普在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白人中支持率高达65%,而希拉里在这一群体中的支持率只有29%。民粹主义成为主流,而许多支持特朗普的白人怕被扣上“政治不正确”的标签,不愿表露自己真正的投票倾向,直到选举日才投下沉默的“抗议票”。而希拉里团队及其支持者对选情过于自信,再加上美国政界、学界、商界和主流媒体几乎一边倒地反对特朗普,从而造成美国选前民调集体误判。有别于奥巴马时期的“府院之争”,共和党在本次大选中可谓战绩出色,不仅保住了参众两院的多数,同时还在八年后成功入主白宫,所以特朗普还神奇地具备了成为强势总统的基本条件,这都不是偶然性可以解释的。

特朗普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未来走向

  “反全球化”成为特朗普的特定标签,因此特朗普的对外政策也十分引人注目。中美关系是国际关系领域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关系的走向显得扑朔迷离。有人认为利好居多,因为特朗普主要关注国内改革,因此美国亚太战略再平衡的压力会减缓,中国紧张的周边局势会舒缓一些;也有人认为,特朗普一直认为中国的崛起夺走了美国工人的就业机会,因此中美的贸易摩擦将会加剧,而中美经济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这样中美关系反而会更加糟糕。

  事实上,中美关系多年来韧性十足,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尤其是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呈现高度复杂性和震荡阶段性的基本特征。冷战刚刚结束,一直主张对华友好的老布什领军多个西方国家发起对中国的全面制裁,一时间“黑云压城城欲摧”,希望苏东剧变的最后一块多米尼诺骨牌效应在中国显现。克林顿时期,在对华最惠国待遇问题上刁难不断,此外美国在人权、台湾、西藏等问题上不断指责中国,1996年台海危机和1999年炸馆事件都一度使中美两国关系陷入深度危机。小布什时期,上任初期即称要“先发制人”,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还要“不惜一切代价协防台湾”,一度公开支持“台独”。奥巴马任内推出了“美国亚太战略再平衡”,在钓鱼岛问题上支持日本,在南海问题上挑起事端,中国周边一度热点频现,其中TPP明显是美国在经贸上制约中国的配套战略。但是中美关系“斗而不破”,其中中国的崛起与实力增强既是美国的忌惮所在,又是中美关系的稳定所在,而中国成熟的对美战略则是中美关系的关键所在。盘点冷战后中国的国际环境,中国一直积极培育中美共同的利益交汇点,并且在与美“有理、有利、有节”斗争中和平发展,实现了自身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伴随着高度复杂的中美博弈,中国的GDP总量走到了世界第二位,而2013年在别具一格的“习奥会”中,双方就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美经贸合作潜力巨大,中国有3亿中等收入人群,未来十年还会翻一番。所以,美国一方面力推TPP,有意排除中国在亚太区域的经贸主导权;另一方面中美双方却正在推进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美方从中国快速发展中分一杯羹的想法尽在不言中。

  中美关系在多维矛盾中进行着最为复杂的演进。而预计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不会离开美国对华战略的窠臼,制造中美关系的麻烦程度也不会超过冷战初期的紧张态势,但是美国对华防范意识和遏制举措将会持续,在经贸领域可预见会摩擦不断。特朗普虽然反对TPP,但是一直将美国人的工作机会的流失归咎于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同时美国共和党还掌握了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因此民粹色彩浓厚的特朗普在对华经贸战略中也许会祭出比奥巴马更加具有保护主义色彩的举动,对其杀伤力要充分评估。

  美国历史不乏“非主流”总统,如里根是电影明星,小布什的英语水平较差,奥巴马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因此上任之初面对复杂的中美关系常常不知所措,甚至沿袭竞选时期过激的竞选语言体系。但是,美国总统后面支撑的是一个专业的执政团队和庞大的智库体系,最终能够使美国对华政策重回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正确轨道,即遏制和接触并重,防范与合作共存。当然小布什对华政策回调较慢,2001年“9·11”事件后才使中美关系回到合作的正常轨道。奥巴马的亚太战略再平衡则是对中国国力评估与国际形势研判后的全面回调。所以,许多美国政要包括前总统老布什都经常提醒中国朋友千万不要过度解读美国总统候选人在竞选期间的“语言暴力”。当然,事实胜于雄辩,对特朗普的对华战略以及中美关系的走向还要冷静评估,所谓“热点问题冷观察”。


上一篇:干春松:如何理解“现代新儒学”思潮
下一篇:地方立法,推动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罗培新教授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创中心建设”培训班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