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背后的出版故事
8月24日,北京王府井图书大厦,一位读者正在阅读《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见习记者 李薇摄
【执政关注】
日前,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以下简称《九十年》)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这是继《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之后,中央党史研究室推出的又一部精品力作。
历时近六年时间完成的《九十年》,共60多万字,记述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至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90多年的历史,准确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该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公开出版的权威读物中,全面系统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为系统完整的一部党史基本著作。
日前,记者走进《九十年》的出版单位之一——中共党史出版社,了解其背后的出版故事。
竞标,得票数高的获得编辑资格
按照党中央的安排部署,2010年9月,中央党史研究室抽调室内骨干研究人员组成编写组,正式启动《九十年》编写工作。
“作为出版单位,中共党史出版社从2011年开始介入,编辑工作是在2014年3月正式开始的。”中共党史出版社社长汪晓军介绍说,“为保证出版质量,社里采取‘招标’的方式,用项目负责制来鼓励大家的积极性。”
汪晓军所说的“招标”,是指在中共党史出版社内部各编辑部之间,由部门负责人各自牵头成立项目组,在社务会上以票决方式进行竞标,得票数高的组获得编辑资格。
经过竞争,中共党史出版社第一编辑部副主任黄艳所带领的小组从两个竞标小组中胜出。黄艳与小组其他成员曾编辑《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以及《习仲勋文集》《习仲勋纪念文集》等著作,有着良好的编辑基础。
汪晓军说,完成好《九十年》的出版工作,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树立明确的读者意识,激发读者带着感情学习和认识党史。近年来,出版社紧紧围绕确立职业方向、培育职业能力、提高出版水平等内容,大力提高员工的职业水平,为完成好《九十年》出版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九十年》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逻辑严明、结构合理;史论结合、夹叙夹议;图文并茂、文风朴实,适合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阅读,也为全党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供了基本的党史教材。
“我们拿到书稿时,就明显感觉到《九十年》强烈的读者意识。”汪晓军介绍,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中央党史研究室的领导自始至终都高度重视,曲青山主任多次对书稿的具体修改提出明确要求。2015年7月3日,曲青山主任还亲自到出版社盯屏修改《九十年》插图,从头到尾,一丝不苟。
“这是我见过的党史书籍中最‘活泼’的一本书。”汪晓军发自肺腑地说,《九十年》出版后,他的出版界朋友纷纷打来电话,称赞“这是读图时代党史著作的经典”。
编辑要做得名副其实
“编辑组竞标获得编辑资格,从2014年4月介入,到2016年6月《九十年》最终出版发行,我们组的工作分为文字退改及核改、插图、编辑等三个阶段。”中共党史出版社第一编辑部副主任黄艳说。
她介绍,在文字退改和核改阶段,主要任务是对书稿中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落实;插图阶段,主要是将图片插到书稿中的相应位置,对图片增删提出建议,对图注进行规范统一。
在编辑阶段,黄艳小组制定了一套编辑技术规范,统一全书不同专家学者的表达风格。在此过程中,黄艳小组并不是机械地对文字进行整合、堆码,也不盲从专家学者的权威,而是求实、求是,认真再认真,工作中时时处处体现编辑的负责和智慧。
黄艳说,文件名称错误以及表述有误,是编辑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错误。比如,书稿中将《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的“草案”省去;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再度泛滥”前面的几个标志错排了顺序等。
“还有就是数据不准确。”黄艳说,比如,书稿中有一段关于“2007年11月至2012年6月全国纪检检察机关共立案、结案等数据统计”,黄艳小组查阅有关文件及中央领导同志讲话后,发现数据有出入。“经核实,原来作者在编写书稿时,对数据采用传统的四舍五入方式进行进位,比实际数字多了,与作者沟通后作了修改”。
大到对历史事件的考证,小到对每一个数字、每一组数据的核实,认真、再认真,细致、再细致。2016年4月底,在《九十年》出版前两个月,中共党史出版社社长汪晓军带头,出版社全体员工参加分编,不断核实、修正书稿,精益求精直到最后送印,有效避免了差错发生。
做好工作就是为党史负责
“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从修改本、统稿本到送审本、样书的制作,共制作27次,1777册。为完成好这次出版任务,我们做到检查文件、排版、改校、转换文件、稿本制作等各项工作环环相扣,人不离岗。”负责《九十年》图片及制作工作的出版业务部主任贺冬英说。
贺冬英介绍,《九十年》全书采用80g象牙白纯度纸,手感厚实柔滑;淡黄色封皮配以正红色的毛氏字体标题,外观朴素大气。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该书图文并茂,使用的400余幅图片,主要来自影像、文件、手稿、画册、报纸等,而每一幅图片至少经过三遍以上的调整或修复。
“比如,扫描装订的报纸,图片显示整个版面是拱起的,这样的图片就要拉平。”她说,有些图书的原始照片,时间长了容易发生失真、偏色,这就需要调色、补色;有的照片则需要认真核对史料,仔细进行详细考证求真。
“图片位置和大小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亲自把关。”贺冬英说,《九十年》是一部涉及政治与历史的书籍,不同图片的摆放位置、大小等,非常严谨和讲究。同时要考虑图片的质量,在摆放过程中还要看整个版面的构图。
无论是周末还是节假日,每次接到制作任务,贺冬英所带领的5人小组没有丝毫怨言,遇到困难就克服,出现问题就解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5年5月,在完成《九十年》图文合一后,我们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贺冬英说,2016年5月,在印前准备的图片制版过程中,根据该书用纸,在电脑上模拟印制效果颜色对每一幅图进行调色、补色,以保证照片色相一致。对每一张人物图片进行修版,保证图片尽可能清晰、色彩明亮。“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图片,对每一个细节包括图片层次、质感等都进行检查处理,以保证出版效果”。
6月,上机测试,保证印刷出来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制定印刷标准,对图书形态、封面内文用纸、装订方式、油墨等作出详细要求和安排;接到出版通知,对内容进行最后修改定稿,付印出版……在忙碌、充实的工作中,贺冬英体会到了做好党史出版工作的快乐,更体会到一种担当。“图片和文字都是党史的一部分,做好工作就是为党史负责、为读者负责”。(记者 王昊魁 见习记者 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