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让群众享受高质量的文化生活——三河市实施文化惠民工作纪实

让群众享受高质量的文化生活
——三河市实施文化惠民工作纪实
本报通讯员 刘伟

为丰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河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突破口,立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唱响了“文化惠民”曲。

坚持高标准,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市文化中心建设工程。投资4.8亿元,建设了占地68.19亩,建筑面积7.398万平方米,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影剧院、戏楼、浩然文学馆、辉煌成就展馆、档案馆、规划馆、体育功能区、会议中心于一体的文化中心。文化馆、图书馆软硬件建设已远远超过国家一级馆标准,并常年免费对外开放;数字影院与北京红鲤鱼数字院线合作,保障市民与一线城市同步观影。目前市文化中心高标准、严格管理,运行正常有序,充分发挥了“服务中心、服务社会、服务市民”的作用,已成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主阵地。

实施镇级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建设工程。按照镇域内标志性、亮点式设计思路,整合文化、体育休闲健身功能,筹建了4个镇级综合文体活动中心,每镇投资600万元,占地不低于3亩,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设有多功能厅、书报刊阅览室、文体科技培训室、棋牌室、乒乓球室、电子阅览室、3D影厅等,活动广场1200平方米左右。4个镇级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已投入使用,并全部免费开放,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镇域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实施村民文体活动广场建设工程。全市共有395个村街,84个社区,文化室设置率达到100%,100平方米以上达到90%。其中,新建完成了102个村民文体活动广场,包括建有多功能厅、图书室、信息资源共享室、棋牌室和面积1200平方米的活动广场。投入使用后的村民文体活动广场,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标准高、功能全、环境美的休闲、娱乐、健身场所,每天都能吸引大批群众前来组织或参加活动,此举得到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群众的热烈欢迎。为村街文化室配备的379套多媒体设备,为街道、社区电子阅览室配备的966台电脑已全部配送完毕。农家书屋覆盖率100%,藏书2000册以上。

着眼文化惠民,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村通工程。先后投资800万元,建成了1个市级(县)支中心、10个镇级服务站和395个村级服务点,率先在河北省实现村村通。

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市文化馆、图书馆严格遵守国家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政策,实现文化馆每周42小时,图书馆每周56小时免费开放。并结合自身特点及群众需求,举办了声乐、器乐、舞蹈等各类艺术培训及赛事;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及农民工举办了读书征文、演讲比赛等专题文化活动,深受群众喜爱。

实施“文化下乡”工程。坚持“立足基层,服务基层”的原则,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每年送戏下乡300场,送科技图书20000余册,送公益电影下乡12640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展映948场,用雅俗共赏、健康向上的活动占领了农村文化阵地。

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贺新春”品牌活动。每逢春节、元宵节之际,本着“欢乐、祥和、丰富、热烈”的原则,举办花会调演、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极大地活跃了群众节日文化生活。

“彩色周末”品牌活动。每年的“五一”至“十一”期间,均举办以丰富市民生活、普及群众文化为主题的“彩色周末”文艺演出,做到了周周有活动,场场有主题,全年共演出50场。这项活动全市已坚持举办了17年。

“民星大舞台”品牌活动。启动了以“让群众编、让群众导、让群众演、让群众看、让群众评”为宗旨的“民星大舞台”活动,鼓励业余文艺团队以独立或合作演出的形式登上“民星大舞台”,每年安排演出10场,挖掘了本地文艺人才、文化精品,已成为三河老百姓自己的“星光大道”,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广场文化惠民品牌活动。为将“文化惠民”真正落到实处,让广大群众不出家门就能免费享受高品味的文化生活,结合节庆假期,每半个月邀请一个国家知名院团,在文化中心广场或剧院举办惠民演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主题书画影展”品牌活动。在文化中心美术馆,每月举办一次主题书画影展,为书画影爱好者架起了一座切磋技艺、沟通感情的桥梁,同时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欣赏高雅艺术、陶冶情操的好去处。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开展活动提供保障

成立文学、音舞、书法、美术、摄影、曲艺六个协会。广泛吸收社会专业文艺人才,目前共有会员500余人,其中国家级会员6人,省级会员23人。

成立文体志愿者协会。2014年4月,全市成立了文体志愿者协会,目前,已有注册志愿者5700余人,协会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极大地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

实施文体队伍扶持工程。先后投资228万元,为120支文体队伍购置锣鼓、音响等必要的文体器材,扶持有潜力、有特色的文体队伍健康发展。

组织开展群众文化大培训。全市共有30人以上、能够经常性开展活动的群众文化队伍421支,参与人数达8万余人,为充分发挥群众文化队伍的作用,组织开展了群众文化大培训,今年已组织开展了三河快乐秧歌、广场舞、戏曲、曲艺、合唱、书法、美术、摄影等培训,培训人数达到1000人次,提高了群众文化队伍的整体水平。

实施“文体界百人培养工程”。 为建设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高层次文化人才队伍,采取专家培训和自主研修相结合、专家点评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共开设声乐、摄影、舞蹈、书法、油画、写意、工笔等7个培训班,150人参加了培训。“文体界百人培养工程”自2013年启动以来,已实施了5期培训,收到良好效果,部分参加培训的学员作品获得全国、省、市大奖。其中:国画班韩超的作品《寻梦》入选2015年“古蜀文脉”全国中国画展,书法班学员刘云洁、闫红霞、李旭光在第二届华夏之星书法比赛中分别获得金、银、铜奖,褚艳红国画作品《对语吟秋》、张春霞国画作品《雀跃阳秋》入选“庆祝建国66周年河北省美术作品展”并获得优秀奖,舞蹈《旋旋旋》获得廊坊市第二届舞蹈大赛一等奖。


上一篇:[中国文化报] 河北廊坊:文化自觉的当代构建与引领——廊坊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经验
下一篇:四大影视项目落户潮白河经开区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