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个民族精神发育和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2006年,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发起了全国范围的全民阅读活动。10年来,各地各部门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深入,社会影响日益深远。
如今,建设书香社会开展得如火如荼,全民阅读在中国大地方兴未艾,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阅读活动蓬勃开展,全社会阅读氛围更加浓厚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将之列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14年至今,“倡导全民阅读”已连续3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目前,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遍地生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开展了全民阅读活动,400多个城市常设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每年吸引8亿多读者参与——
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每年以数千人集体诵读经典的形式拉开全民阅读活动的大幕;
江苏省连续举办了十届江苏读书节,并将每年4月23日定为“江苏全民阅读日”,这也是全国首个由省人大立法确定的地方阅读日;
“深圳读书月”已连续举办16届,每届举办上千项活动,成为深圳市民的文化盛宴,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
以“书香中国”为统领的一大批品牌活动,成为推广全民阅读的重要平台。
阅读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全民阅读深入基层
百岁抗战老兵公孙萍,坚持读书看报70年,写下780万字的读书笔记;“80后”新疆小伙库尔班江·赛买提,用镜头和笔记录下100位在内地工作生活的新疆人;陕西咸阳两寺渡村小学校长冯强文,自费办书屋28年,把文化种子撒遍家乡;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清溪镇新华书店营业员徐白惠,数十年如一日,肩扛手提将近百万本图书送进深山……
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全民阅读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尤其注重服务农民、外来务工人员、残疾人、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阅读。通过“七进”活动,各地涌现出一大批阅读典型。
各地各部门还着力推动领导干部带头读书。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会同中直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连续6年举办“强素质、作表率”读书讲坛,邀请众多名家开讲,引领中央机关干部读书风尚。广东、上海、福建等多个省市党政机关深入开展读书活动,举办领导干部读书座谈会、领导荐书活动等。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共投入150多亿元,在全国建成60多万个农家书屋,覆盖所有有条件的行政村,实现了“村村有书屋”。与此同时,全国还开展了“职工书屋”建设工作,通过在全国扶持建设6000家职工书屋示范点,带动全国各地工会和基层企事业单位建成职工书屋逾6万家;社区书屋、寺庙书屋等基础阅读设施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已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全国共有各类出版物发行网点17万处,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建立城乡阅报栏(屏)7.2万余个。各校园及科研机构图书馆等阅读场所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覆盖范围,流动型、自助型借阅设施也逐步投入使用,便利群众阅读。
阅读推广方式创新,全民阅读率明显提高
近年来,图书品种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原创精品不断涌现,极大丰富了读者的阅读内容。为充分发挥优秀出版物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阅读品质,我国开展了“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一系列评奖推优工作,评出了一批富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浓郁生活气息、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出版物。
随着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逐年上升,手机阅读APP等成为重要的阅读载体。自2011年起,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每年都组织开展各类数字阅读专题活动,为读者提供便捷、优质的数字化阅读体验。各地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数字阅读活动。福建省与“中文在线”合作,共同搭建“书香八闽”网上阅读和手机阅读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上万种正版数字图书免费在线阅读,已有3200多万人次登录阅读。
如今,众多民间图书馆、绘本馆、阅读推广公益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自动借书机、流动图书角和24小时书店层出不穷……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从2010年到2014年,成年人图书阅读率由52.3%增长到58.0%,成年人数字化阅读率由32.8%增长到58.1%,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由4.25本增长到4.56本。三组数字,清晰反映出读书的人在增加,阅读率明显提高。
全民阅读在中国走过十年,已结出丰硕成果,未来更加令人期待。
(据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