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微时代你该怎样读书(读书三策)

编者按:春天正是读书的好时节。在4月的世界读书日来临之前,一份国内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排行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面对微时代的信息碎片化冲击,读什么书,该怎么读书,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国内高校图书借阅榜公布后的思考
记者 张焱 通讯员 侯力

近日,中国的各大高校陆续公布了本校2015年的图书借阅情况。

在浙江大学2015年的图书借阅榜上,《平凡的世界》《我执》《万历十五年》《狼图腾》《常识》分列前五名,《牛奶可乐经济学》《心理学与生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天龙八部》《国富论》位居六至十位。《平凡的世界》继续卫冕“浙江大学图书馆2015年度借阅排行榜”榜首。据了解,《平凡的世界》借阅量比其后三名的借阅量之和还要多,也是排名第十位的《国富论》的5倍。

而在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借阅榜单上,《平凡的世界》又高居榜首,之后是《十一字杀人》《C++程序设计》《生死疲劳》《围城》《嫌疑人X的献身》《明朝那些事儿》《野火集》等。


相较而言,北京大学的学生选择似乎更多元一些。在政治法律类图书中,《论美国的民主》《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排在前三名;而在文学类图书中,《盗墓笔记》《藏地密码》和《老舍文集》借阅量最大。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书记楼含松认为,《平凡的世界》在各种阅读中高居榜首,但文学专业并不将其作为经典作品看待,可见我们大学生的阅读受课堂教学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而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教授闻学回忆起自己当年的求学生涯,说:“我上学的时候也很喜欢《平凡的世界》,没想到这本书一直影响着后续的学生,说明这本书确实写出了中国一代贫寒子弟在艰苦的时代不畏艰辛、励志拼搏的生活经历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我觉得这对于现在的青年学子也是需要的。”但闻学认为,现在更迫切的是培育大学生读一些具有厚重历史感的经典名著,在学校的课程建设中多增加一些人文社科通识类的科目,通过人文课程的开设,使得大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有更深层次的思索。

在实际的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多在专业课领域开推荐书单,而大学生在人文社科领域的阅读则处于自发且缺乏引导的状态。在北京交通大学,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大学生。一名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一年级的龚姓同学表示,他在图书馆一般会借跟专业有关的学习类的书籍,而在专业之外他会选择看一些随笔,如《借我一生》《撒哈拉的故事》,一年的阅读量大概在六七本。而传播学专业的大三的陈同学则表示,她在课余更喜欢借一些西方国家的小说来看,这样的书更适合平时放松的阅读。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前国外统计机构公布的美国十所顶级高校给学生开出的指导书目排行榜中,柏拉图的《理想国》、霍布斯的《利维坦》和马基亚维利的《君主论》分别位居前三名,而《文明的冲突》《风格的要素》《伦理学》《科学革命的结构》《论美国的民主》《共产党宣言》《政治学》紧随其后。在哈佛大学的书单中,马丁·路德·金的《在伯明翰监狱里写的一封信》、威廉·斯特伦克《风格的要素》和罗纳德·海菲兹《领导大不易》排在前三名;在耶鲁大学的榜单中,《理想国》和拉尔夫·埃里森的《隐身人》等排名靠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臧峰宇认为,在进入大学后,欧美大学的讨论式课程或读书研讨会上强调学生对学术经典的研读,有的高校特别注重学生在古典学方面的学术训练,学生在学习期间要提交很多读书报告,这种阅读既是自觉地,也是在一种教学环境下形成的。(本报记者 张焱 通讯员 侯力)

读书三策

陈平原

四年前北京大学出版社刊行《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我在序言中称:“老师有老师的经验,老师也有老师的毛病;最明显的,莫过于‘好为人师’——总觉得自己有责任指导年轻一辈,让其少走弯路。其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境,不身临其境,很难深切体会什么叫‘艰难的选择’。”去年中华书局出版《读书是件好玩的事》,我又在序言中提及:“教了几十年书,很容易养成‘好为人师’的毛病,这点我很警惕。”

话是这么说,关键时刻还是把持不住,比如今天在经典导读的“春晖计划”启动仪式上演讲,还是答应谈谈读书问题。俗话说得好,老狗玩不出新花样。只是有感于主办方盛情邀请,我就说三句话,夸张点说,也叫“读书三策”。

第一句话:少读书,才能读好书。

那篇根据我2013年5月3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演讲整理而成的《读书是件好玩的事》,初刊《读书》2013年第9期,《新华文摘》2013年21期转载,其中提及:“过去总说‘多读书,读好书’,以我的体会,若追求阅读的数量与速度,则很可能‘读不好’。成长于网络的年青一代,很容易养成浏览性的阅读习惯,就是朱熹说的‘看了也似不曾看,不曾看也似看了’。因此,我主张读少一点,读慢一点,读精一点。世界这么大,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很多东西你不知道,不懂得,不欣赏,一点也不奇怪。”文章最后建议,认认真真读几本好书,以此作为根基,作为标尺,作为学问储备,也作为精神支柱。不追求阅读的数量,是希望你我停下匆匆的脚步,好好欣赏路边的风景。表面上看在后退,实际上是求进取。

至于什么是“好书”,很难界定。我以前谈过,在宽容的现代人眼中,“经典”可以是临时性的——只要为一时代的读者广泛认可,即不妨冠以此称。这个意义上的“经典”,当然不像《论语》或《圣经》那样“坚不可摧”,而是需要在历史长河中,经由一系列的沉浮,再最终确定其地位。放眼望去,你会发现,同是“经典”,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五百年、一千年、两千年,年纪大小与含金量的高低基本上成正比。两千年前的“经典”,也会面临阴晴圆缺,但有朝一日完全被遗忘的可能性不大;反过来,二十年前的“经典”,则随时可能因时势迁移而遭淘汰出局(参见《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第五章《经典是怎样形成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我并不主张只读五百年或一千年的经典。若真的以为“半部论语治天下”,或者“八部书外皆狗屁”,那很容易变迂腐的。新旧并置,长短结合,只要是经得起考验、略有些年纪的好书,都值得你我认真阅读。

第二句话,鉴赏优先,批判其次。

先说徐复观读书的故事。抗战中当过蒋介石侍从室秘书的徐复观,抗战结束后以少将军衔退伍,专心做学问,日后成为海外新儒家的代表人物。话说1943年他到重庆的勉仁书院找熊十力先生求教。熊十力吩咐先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复观说,这书我读过了。熊十力说,回去再好好读。几天后,徐复观来见熊十力,说那书我又读了,里面有好多错误,这里不对,那里不妥。话还没有说完,熊十力拍案而起,说你这笨蛋,你滚吧,这么读书,一辈子都没有出息。读书先要看它的好处,你整天挑毛病,这样读书,读一百部、一千部、一万部都没有用。徐复观日后追忆,说这件事让他起死回生,明白该如何读书了。

五四以前的读书人,对古人太崇拜了;五四以后的读书人,又把古书太不当回事。我认为,高看古人、没有反叛精神固然不好,低看古人、整天挑毛病也不行。单就求学阶段而言,熊十力主张读透一部经典,养成好的眼光、趣味与能力,是经验之谈。因为,无论古人还是古书,都是有好有坏,我们时间很紧,犯不着整天替古人担忧,说他如何“脏乱差”。他不好,你绕开就是了,先挑好书读,尚友古人,朝夕相处,你的学问及精神境界就会得到提升。将来著书立说,你很有见解,说孔子什么话不对,韩愈某个观点有问题,那是以后的事情。读书阶段,你的主要任务是汲取好书中的精华,用来滋养自己,这是第一位的。至于高屋建瓴,火眼金睛,把古人批得体无完肤,那是做研究时才需要的。

第三句话,自家体会,文火煲汤。

同样读书,有人读书活,有人读书死,只说“开卷有益”远远不够,还得明白读书的门径与境界。常被问读书有什么窍门,我的回答很让人沮丧:最大的窍门就是别走太多的弯路。因为,世上本无不花气力而迅速成功的“武林秘籍”,你太想寻找诀窍,反而容易走弯路。

小时好学,抄了很多古今中外的读书格言。长大后发现,这些佳言隽语仅仅起到励志的作用。书还是要自己读,自己去领悟、去体会,听别人讲总是隔靴搔痒。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陆游的诗句用在读书上最合适。必须亲历实践,包括得意、张狂、挫折、碰壁等,才能有深入骨髓的真切体会。

同样读书,有立马见效的技能培训,但那是低层次的;如果目光远大,追求胸襟与学养,则必须具备良好心态,而且愿意花时间。就像广东人煲汤,火太猛,效果并不好,要文火煲出来的汤才好喝。某种意义上,读书也是这样,要有长期奋斗的准备,不能太急,不能太功利,不能有突飞猛进、日进斗金的时刻表。

不是要“经典导读”吗,为什么说这些?因为,怕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太容易了。“导读”有用,但作用有限,只是提供登山的拐杖而已。关键是你自己要读,而且真的在读,这个时候,“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别人是帮不了什么忙的。

好在能看到以上不怎么励志的“丑话说在先”的,必定是读书种子,且已蓄势待发。若如是,明白前途光明,但也理解荆棘遍地,这个时候上路,才比较从容。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此稿系作者2016年3月6日于北京大学召开的“首都高校师生志愿服务:经典导读‘春晖计划’启动仪式”上的演讲稿)

读书难 难读书

李瑞娜 《光明日报》

“大学毕业了,你一定读了很多书吧?”面对这个再平常不过的问题,话到嘴边,今年大四的我却无言以对。四年前刚刚踏入大学校园时,我立下壮志:要读完《史记》《汉书》《三国志》,搞定康德、黑格尔。但到了大学中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于我个人,图书馆借阅图书数量逐年递减,我终究愧对四年前的自己。

读书可以只走走形式的。朋友圈常有人晒书单,我们以为那是他们的读书计划或成果,但仔细一打听,常常是虎头蛇尾。或许,大家都有一颗“想读书”的心,却缺乏身体力行的行动。也难怪,大学里有太多的诱惑,社团、旅游、聚会、恋爱,形形色色的活动引诱着我们玩世不恭,一本书和一部手机放在一起,我们优先选择的肯定是手机。即使是在图书馆,摊开书本玩手机的人,几十分钟书页未翻动的人,就在我们身边,或是我们自己。即便读书,局限于专业书籍与流行小说者多。有人虎头蛇尾没读过多少书,也有许多人读了一些书,不过大多是专业书籍和流行小说。同学常说:“自己专业的书籍都没有读完吃透,哪还有时间读其他东西,当然,除了小说。”我查看自己四年图书馆借阅记录,不禁大吃一惊,用于写论文、做作业的专业书籍竟然占到80%,剩下的20%也是流行小说,这种情况非我一人独有,甚至有同学斩钉截铁地回答,除了专业书,其他一本书都没读过!专业书籍给了我们知识,文学小说给了我们消遣,不够广泛的涉猎也同样给了我们存在缺陷的世界认知。

哲学则成了一个读不懂的世界。想对世界有一个整体的认知,读人文社科类书籍是免不了的,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哲学。但哲学,也是我们阅读的痛。原因很简单:读不懂。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中文版的西方哲学著作,一句话里每个字都认识,但这句话却不明就里。这也是为什么我的朋友花大价钱买了一套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等等,但最终还是选择把这套书珍藏起来。

成绩是多么神奇的东西,它决定了你是否能获得奖学金,是否能保研,是否能出国,是不少学生“进取”的幕后推力。而读书,作为同学们自支配的活动则往往被压缩甚至被忽略。一个人精力有限,有的时候要读书还是要成绩,成了鱼和熊掌的选择。读书往往不能直接提升我们的成绩,当然,这里的读书,更多指那些经典社科人文读物,而非专业工具书。学校每个院系都会鼓励学生多读书,每个老师也会给学生推荐长长的书单,可是,我们有机会阅读么?我们要进行学生工作,要努力写论文,要好好背书争取期末考试有个好成绩,如此一来,我们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而读书,作为同学们自支配的活动则往往容易被压缩,甚至被忽略。有人或许会说,这是个人时间分配问题,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我觉得,如果真是如此,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焦虑,在社会之中迷惘。

毕业了,我最大的愿望是能在工作之余,在午后阳光下读一本有思想的书。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学生)

上一篇:书香社会 文化中国 ——十年来我国全民阅读活动蓬勃开展
下一篇:扫墓祭奠日为何叫“清明节”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