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海丽
新年前后,河北百年巧匠手工艺品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异常忙碌。在画师们一笔笔精雕细刻下,《富贵牡丹》《红荔飘香》等充满喜庆气息的木绘产品日渐成形,每一幅都堪称“惊艳”。“前不久美国客户订制的《百鸟朝凤图》刚刚发走,现在接的多是国内客户的订制产品。”百年巧匠公司副总经理闫志国告诉记者。
百年巧匠是河北省首家、目前也是唯一一家挂牌上市的文化创意企业。公司秉承“文化+”发展理念,巧妙借力“互联网+”、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机遇,从一家只有3个人的小作坊,迅速成长为“河北文创上市第一股”。
产品创新:
实现艺术生活化
2008年,百年巧匠公司董事长裴艳丽、总经理郭漫笳等三人集资75万元,在正定县东房头村开了一个木绘生产作坊。八年来公司不断发展壮大,2015年1月,他们在北京的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大厅敲响了上市的钟声。从2008年公司申请第一项发明专利——嵌花木地板,到2015年登陆新三板;从最开始的“嵌花”工艺,到拥有“嵌、烙、刻、绘”四大技法的完整体系,百年巧匠发展壮大的一大关键词便是“创新”。
富丽堂皇的牡丹、鲜嫩欲滴的荔枝、刚劲有力的书法……这些画作你可能经常看到,百年巧匠尝试将这些画作与现代工艺结合,使“素面朝天”的木地板变身成为一件件具有观赏性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门类——木绘拼花。
据郭漫笳介绍,木绘拼花产品以实木或实木复合木板为载体,用传统的“雕刻”“镶嵌”“烙画”“彩绘”四种工艺,生产出具有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双重属性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宾馆、家庭、公共场所的室内装饰,深受市场好评。木绘拼花产品为传统艺术创造性地塑造了新的市场价值,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全新生活方式。
据了解,该公司共获得32项国家级发明专利,荣获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和河北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专利奖等多个奖项,公司还是河北省第一例获得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小微企业。2010年,百年巧匠代表中国木地板行业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参展作品《富贵团圆图》被世博会生命阳光馆永久收藏。
营销创新:
实现渠道“互联网化”
在百年巧匠车间,记者看到每个工作台上方都安有摄像头,“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百年巧匠‘透明工厂’诚信平台,在行业内也是首创。”郭漫笳让员工现场演示了顾客通过网络查看产品制作状态的过程,借由这套系统,顾客在互联网上下订单后,随时都可以通过远程视频看到产品生产加工全过程,“整个制作过程都是透明的,增加了顾客和厂家之间的信任度,也让我们手工创作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百年巧匠紧抓“互联网+”发展机遇,实现“文化+互联网”融合创新。除了“透明工厂”,他们还拿到了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批复,取得了跨境电商运营资格。2014年7月,他们创建了“有米多”跨境电商平台。前不久,该平台与中国建设银行河北分行联合推出了具有本地结算功能的“E商贸通”结算体系。百年巧匠也因此成为了河北省首家取得跨境电商资格的文创企业。
据介绍,“有米多”在对本公司产品推广的同时,还对小而精、小而散、有知名度但独立推广有难度的文创企业或产品,实行三年免费平台推广使用。“一方面,我们努力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木绘拼花基地,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创意品牌;另一方面,作为河北省文创行业领军企业,我们的目的就是利用‘互联网+’汇集河北乃至全国的文创产业力量,通过线上线下多元化渠道,把中国传统文化创意产品推向世界。”
模式创新:
实现文创大众化
据河北博物院民俗专家介绍,我国有新春绘画纳福的习俗,新春伊始清朝皇帝、宫廷画师们常用《岁朝图》表达迎新纳祥的美好愿望。百年巧匠公司抢抓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与故宫博物院携手,将这种宫廷技艺传承创新,让它们越来越多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5年7月,故宫博物院下属的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百年巧匠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百年巧匠公司将运用木绘拼花技艺对故宫部分藏品进行二次创作,双方将共同研发、联合出品《岁朝图》木绘版产品。故宫常务副院长王亚民说,百年巧匠让文创走入大众生活,让人们把故宫文化带回家。此次合作既是创造性地研发故宫文创的一次有益尝试,更是京津冀文创产业协同发展的一次开创性成果。
《岁朝图》木绘产品在第四届河北省特色文化产品博览会和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一经展出,便好评如潮,订单也纷至沓来。记者在百年巧匠公司车间看到,他们与故宫合作推出的六幅《岁朝图》原版为乾隆御笔亲绘,工人们正在加紧制作,目前可谓供不应求。
该公司副总经理闫志国说,从2015年12月开始,他们还策划推出了全程免费的“百年巧匠木绘小天使”活动,目前7期近1000名孩子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意在通过‘文化+体验’的模式,引领文创产业进一步大众化。”
百年巧匠不断拓展“文化+”的内涵。“不管‘文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文化+互联网’,还是‘文化+体验’,其精髓都是创新。”闫志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