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三河构建高标准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圈

本报讯(刘冰、杨巍、大庆、丽达)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戏曲比赛在三河市杨庄镇综合文体活动中心举行。各村文艺骨干、戏曲爱好者纷纷登台献艺,表演了“包公赔情”“采桑叶”“与驸马打坐”“杨三姐”等戏曲选段,为在场观众送上了一道丰盛的传统文化大餐。

作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乡镇公共文化资源整合试点,三河在“十二五”期间筹建了以市文化中心为龙头、镇综合文体活动中心为枢纽、村民文体活动广场为基础的高标准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了政府搭台与群众唱戏的良性互动。

像杨庄镇综合文体活动中心这样的镇级活动场所,目前三河市共有4个。每个投资600万元左右,占地不低于3亩,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设有多功能厅、书报刊阅览室、文体科技培训室、棋牌室、乒乓球室、电子阅览室等,活动广场1200平方米,为附近村民休闲娱乐提供了绝佳场所。

结合各镇实际情况,每个文体活动中心除了完成镇域文体活动外,还突出特色、打造亮点。段甲岭镇以保护和发展太极通背拳为特色,黄土庄镇以保护和发展京东大鼓为特色,李旗庄镇以发展评剧为特色,杨庄镇以发展体育活动为特色。目前4个镇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全部免费开放,镇域广大群众30分钟内都能到达活动中心参与活动。

在三河市区,占地68.19亩、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的三河市文化中心现已成为一座标志性建筑。投资4.8亿元、历经三年的基础设施建设,该中心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影剧院、规划馆、档案馆、体育中心等十个功能区综合于一体,具备电影播放、文艺演出、节目制作、戏剧演出等多种文化服务功能。城区市民15分钟就能到达,成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主阵地。

每天下午,杨庄镇北寨村的文化活动室里都有个固定活动——由20多个村民自发组成的评剧团在这里练声。没有专业指导,大伙儿就跟着光盘视频模仿。“可能唱得也不好,但大家就图个高兴。现在村里又建了新的活动场所,搬过去环境就更好了!”剧团成员王淑珍说。

在全市395个村街文化活动室全覆盖的基础上,三河市投资1.02亿元,在中心村筹建了102个村民文体活动广场,包括多功能厅、图书室、信息资源共享室、棋牌室等,常年免费对外开放,吸引村民休闲健身学习,形成了“一托四”村级公共文化发展模式和农村“10分钟文化服务圈”。“2016年我们计划再投资50个村,都执行统一的标准,220平方米的房子,1500平方米的广场,同时财政出资购置健身器材、文化活动设备。”三河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何振文介绍。

依托高标准的文化设施,三河市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文化惠民长效机制。他们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纳入财政预算,实行“项目制”,并形成了有一定影响的品牌。每年的“五一”至“十一”期间,以丰富市民生活、普及群众文化为主题的“彩色周末”文艺演出在三河各地激情上演,做到了周周有活动,场场有主题,全年共演出50场。每逢春节、元宵节之际,举办花会调演、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等多种形式的公共文化活动,活跃群众节日文化生活。

“让群众编、让群众导、让群众演、让群众看、让群众评”——三河市每年还举办10场民星大舞台活动,鼓励全市的业余文艺队伍陆续登上民星大舞台,使本地文艺人才和文化精品层出不穷。由政府埋单,三河市每年邀请国内知名文艺院团在文化中心广场演出,让普通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免费欣赏到高水平的艺术表演,既提高了全市的文化品位,又带动了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崔有天

上一篇:文化部部署春节农村文化市场整治行动
下一篇:我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成果纪实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