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我市正式取得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两年多时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围绕示范区建设指标中设施建设、服务供给、组织支撑、资金人才、评估考核等7个方面、36条具体指标和70项细化指标,全面推动各项创建工作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我市市县两级都成立了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市创建办设立了工作督导组,市县两级财政投入示范区创建专项资金近9000万元,农村文化建设1400万元。斥资近20亿元,建成县级6个文化馆、5个图书馆,103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2748个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室,2967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启动了市群艺馆改建工程。全市109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落实了3名人员编制,3302个行政村和社区配备了1名文化管理员。课题组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完成了3个研究报告,制定了6个规范性文件,构建起“1+5”制度保障体系。制度设计课题评审中,“乡镇公共文化资源整合机制研究”成果以90.6分的优异成绩列中部地区第一,排在全国32个创建城市中首位。
加强统筹,突出乡镇公共文化资源整合。重点在“制度保障、设施建设、管理体制、资源整合、考核机制”等方面抓好“五个统筹”,并探索人财物“三统一”的管理运行模式。省文化厅将三河市作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省级试点,为全省探索具有推广价值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发展模式。
适应潮流,突出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整合。建设“文化同行”——廊坊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采取“文化团购”“免费预约”模式,提供多种文化活动的预约参与。自2015年5月试运行以来,开展预约100多次,点击量超30万,注册会员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