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联合发布了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7)》。报告指出,近年来,信息化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传递信息、鉴赏文化的渠道和方式,数字化阅读接触率首次明显超过纸质阅读,文化生产正大规模向网络迁徙。
“田园牧歌”式的阅读环境正在消失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的接触率为68.2%,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超过图书、报纸、期刊58.8%、39.7%、26.3%的阅读率。相较于2015年,图书阅读率略有上升,报纸、期刊等纸质阅读率均呈下降趋势。
“数字化阅读包含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方式。对比拿起一本书或一份报纸,它具有显而易见的便携性和可获得性,逐步取代纸质阅读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分析,“这既源于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也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人们每天花在交通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拥有整段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少,传统社会‘田园牧歌’式的阅读环境正急遽消失。”
在数字化阅读中,最为典型的是“社交阅读”。有数据显示,2016年微信活跃用户达8.89亿人,超过六成的成年国民通过微信进行阅读。每天人均手机接触时长为74.4分钟,其中微信阅读时长26分钟,超过20.2分钟的读书时长。
“海量数字化生产与阅读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一方面,它超越一本书的局限,使人们接触知识的类型更为广泛,让每一个人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发布者。另一方面,它也使人们的阅读越来越碎片化、浅表化,在并未系统了解一门知识的情况下就可以随意发表意见,让网上充满了意见和感觉,而非真理。”《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7)》一书的主编,湖北大学哲学院教授、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江畅分析。
阅读的“茧房”效应彰显
美国学者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提出,人们接受信息的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精神世界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不再追求对世界的全面理解。这在传播学理论中被称为“茧房”效应,这也是信息化时代阅读行为值得警惕的现象,匡文波介绍。
以微博为例,它以短、时、新等特征打造了一个信息的“万象广场”。但对个人而言,定制化、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易形成一个更“内敛”、更“窄化”的阅读网络。在微博上人们经常接触的往往是关于明星、网红的信息,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认为,基于信息聚合的大数据分析与推送技术,也让各类电子阅读强化了“茧房”效应。“各类客户端会选择符合大众口味的内容进行推送,在短时期内对人们接受信息有益处。但长此以往,用户阅读会越来越符合个人喜好,对与自己价值观相异的信息避而远之,造成思想的偏狭和视野的窄化。”魏玉山这样分析阅读的“茧房”效应带来的后果。
纸质阅读仍有独特的温度
江畅认为:“一本书是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是独特的精神产品。在传统媒体占据主导的时代,需要进行大量阅读、理解、思考、研究之后才能写作,并由‘把关人’来进行价值鉴别和出版。而信息化时代的发布则省略了其中多个环节,影响了文本的系统性、出版的纯洁性,也影响了知识的权威性。虽然电子阅读平台会推荐好书,社交阅读中不乏具有深度的文章,但更多的是快餐式的小说和聊天式的随想。”
“值得欣慰的是,在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我们发现,超过半数(51.6%)的成年国民倾向于拿一本纸质书进行阅读。”魏玉山说,“在我国,从西晋开始,纸质阅读陪伴我们的历程长达1500多年。相对于冰冷的屏幕,纸张具有无法比拟的触感,有自己独特的视觉形式,有沉淀千年的墨香。它让文化能跨越自己的时代,超越作者的个体,让文明得以永续相传。”
日本学者斋藤孝在《深阅读》一书中指出,人类的思想早已达到极其深澈的程度,犹如地表下流淌的深流。电子阅读虽然能让人们变得越来越聪明,但唯有通过书籍阅读,掌握“深潜能力”,才能找到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信息时代,我们并不缺乏阅读,而是缺乏沉潜式的阅读。唯有系统地掌握各类知识,将知识变成伦理,才能让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延续,让人类的文明紧紧相连。”江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