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被误读的春节民俗

       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到了,各种媒体上谈论春节民俗的内容越来越多。但是,也有不少误读的成分,使读者对一些民俗产生了错误的认识,甚至会以讹传讹,一代代传下去。

  传统年俗的部分仪式活动确实在淡出人们的生活,比如“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吊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守一宿”等,再比如祭灶等祭拜习俗。传统的风俗不再坚守,而以现代科技所带来的方便快捷来代替,比如电话拜年,微信红包当压岁钱等。因此,不少人每到年关,都发出“年味越来越淡了”的感慨。

  淡的不是“年味”,而是传统的春节民俗中包含的文化内涵被改变或抛弃了。比如压岁钱本来是为小孩保佑平安,呵护小孩的健康长寿,在古代都是特制的没有面值的铜板,如今却成了比厚的红包,甚至连见面都省了,直接用微信红包代替。再比如年夜饭,传统习俗是在家里吃,并且有祭祖等系列仪式,如今却竞相到饭店聚餐。

  被人们改变或者抛弃了的传统习俗,使大家过节时缺少了传统文化内涵,仅仅成了亲朋好友聚一聚。本期的品读就选取压岁钱、年夜饭、头炷香等易被误读的春节民俗,来诠释其包含的文化内涵。

  1

  “春节”被认可始于四九年

  春节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但以前并不叫春节。农历新年在我国有多种称呼,如先秦时代称上日、改岁、献岁等,两汉时称岁旦、正旦、元日等,魏晋南北朝时又称元辰、元旦等等。过年的习俗也在慢慢形成,比如魏晋时形成除夕守岁的习俗。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记载: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到了宋代,则形成了过年吃饺子的风俗。当时人们把饺子叫作“角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追忆北宋汴京的繁盛,其卷二曾提到市场上有“水晶角儿”、“煎角子”。到了明朝,已经有了大年初一包“钱饭”的习俗。据《酌中志》载,明代宫廷已是:“正月初一五更起……饮柏椒酒,吃水点心(即饺子)。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曰贺新年也。”

  那么,“春节”一词从何而来呢?据说最早见于东汉文献,但春节这一称呼并没有用起来。况且那时的春节与元旦、新年不是一个概念。唐宋元明四朝称农历新年为元日,到了清代才称元旦。辛亥革命后本想改用公历纪元,并将元旦改称春节,最终因习惯使然而没有被民间接受。有趣的是,至今人们还是习惯称春节是过年,比如民谚中说“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和“小子小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春节”和农历新年联系起来,有人说始于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当时确有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之议。时任民国政府内务部总长的朱启钤,向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是,那时北京属北洋政府地盘,南方多为革命党掌控,倒袁派拒绝过这个“春节”,因此并未得到贯彻。按节令讲,农历元旦正是北京严冬季节,离春天尚远,故当时人们也不认可“春节”的叫法,仍称为“新年”。

  到了1949年以后,“春节”一词真正被社会大众所接受。1949年12月23日,当时的政务院(今国务院)第十二次政务会议确定了农历新年为春节。在此之前的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使用公历纪元的决议,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则称为“春节”。

  2

  压岁钱不是红包

  过年时,小孩子最高兴的事,不是什么“穿新衣,买花炮”,而是收到压岁钱。商家迎合人们的心理,也设计出各种“红包”。其实,压岁钱与“红包”不是一回事。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当时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据《资治通鉴》称,压岁钱之说出自唐代,当时唐玄宗赐给杨贵妃刚生下来的儿子,与过年关系不大。而过年时送压岁钱的风俗源于宋代,《东京梦粱录》中有所记载。到了清代时方出现“儿童度岁,长者与以钱,贯用红绳置之卧所”。那时的压岁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钱,而是特制的一种铜钱,上面不铸币值,以利于“压祟”,只有长命百岁、合家平安的吉祥字样,但外形与真的铜板无异。

  压岁钱的本意是“压岁”,因为在古人心目中“岁”与“祟”相同,乃“鬼鬼祟祟”也。《燕京岁时记》云:“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为了迎合这种习俗,清人《春明采风志》中云:“各钱铺年终特开红纸零票,以备此用也。”

  从古人的记述中可以看出,真正的“压岁钱”喻义吉祥物,用来呵护小孩的健康长寿,而且面额极小,只有象征意义。因此,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是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随着时代的变化,压岁钱也有所变化,自清末开始,人们已经用真钱压岁了,不过都是些面值很小的铜板而已,即便是大户人家也不会拿出大锭的银子或银票“压岁”。此外,压岁钱讲究辈分人伦,是长者给年少者,同辈中不允许互赠压岁钱,这种规矩或习俗是千年、百年不变的。

  现今有些家长把压岁钱当成了“红包”,只知“钱”,不知“压岁”的含义,从而导致青少年以钱多钱少为目的,相互攀比,丧失了应有的天真和以俭为荣的精神,使压岁钱失去了民俗意义。更有甚者,个别居心不良者还利用“压岁钱”形式做些行贿、收买、拍马、溜须勾当,让社会风气变坏,甚是可恶。

  压岁钱风俗丰富多彩,含义深刻,如果将其寓意变味,失去本身含义,显然是对传统民俗的曲解,实不足取。

  3

  年夜饭在家吃

  除夕年夜饭到外面的餐厅饭馆里吃,在近几年成为时髦,商家也大肆炒作,但说这是“民俗”就不对了。除夕夜的聚餐被称为“年夜饭”,又称“辞岁饭”和“团圆饭”,是有讲究的,并非只是满足口腹之欲。

  自晋朝以来,辞岁之风就很盛行,当夜骨肉团聚,儿孙绕膝,共话团圆,接着就是守岁。西晋周处的《风土志》说:“除夕夜,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许多诗人都有吟咏守岁的诗句。孟浩然写道:“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杜甫也曾有:“守岁阿戎家,椒盘以颂花。”的佳句,把守岁的乐趣写得活灵活现。

  既要辞岁,又要守岁,自然有一套传统民俗,而不仅仅是吃年夜饭。在民俗中,“年夜饭”包括着我国传统文化,还有拜神、祭祖等内容。正如古人所云:“年终,家家必祭年神,俗谓之烧年纸,送神而后,合家团聚饮食,名曰散福。”古人很重视年夜饭,认为是人、鬼、神合一的交流,要求在除夕夜全家参加,因远行或在外的成员未能参加,家中人也要为之留个座位,摆副碗筷,以象征全家团圆。

  祭祖仪式是中国孝文化的集中表现,在吃年夜饭前,许多家庭还要祭祖,只有祭祖后方可用饭。在老北京,年夜饭还有一道不能吃的,即是“年饭”。《北平风俗类征》载,年饭“用金银米置黑瓷盆中,上插松枝挂钱,下着年果、枣栗、龙眼、荔枝、柿饼之类,供于堂上,破五始撒”。真正能吃的菜肴则是丰盛无比,讲究的家庭要有四个凉菜八个热菜,象征“四平八稳”,有全家人平平安安、稳稳当当的寓意。十二道菜有凉有热、有荤有素,更有讲究,因为在中国文化中十二含生肖总数及全年12个月的含义。在老北京,富裕人家的年夜饭少不了鱼和鸡,因为鱼有“年年有余”的含意,鸡是“大吉大利”的意思。

  餐厅和饭馆做的年夜饭菜,在色香味上可能比家中主妇做的好,但它缺少人文内容,尤其与中国的春节文化不沾边。时下许多民俗节日不为年轻人重视,也与过分商业化,只简化成吃一顿饭,而缺乏人文内容有关。

  4

  古人不烧头炷香

  春节期间,大年初一去寺庙里烧香祭拜,这几年很是热闹。尤其在大年初一去庙里烧“头炷香”成了热闹话题。于是,每年正月初一那天,寺庙周围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烧“头炷香”之说,在宗教界里是找不到答案的。烧“头炷香”只是个别人认为的习俗,而且是近十几年才形成的,这种说法认为新年的第一炉香功德最大,可以得到最佳的保佑和祝福。但是,所谓的“头炷香”其实与宗教仪轨、仪式无关。宗教界人士认为,只要心诚向善,无论白天黑夜,什么时候烧香都可以,不会有“头炷”、“二炷”之别的。不少人健康长寿、富贵荣华和发财致富了,原因很多,但就是与烧“头炷香”无关。宗教信仰是讲心性、讲觉悟、讲虔诚,不能讲功利,不能向被崇拜的神佛讨价还价、讨取保佑。以为烧“头炷香”可换来大富大贵,显然是上了杜撰的“民俗”的当。

  每逢春节,大年初一去雍和宫抢烧“头炷香”成为不少市民的心愿。但雍和宫住持就曾说,头炷香对个人而论,你初二烧也是一年的头炷香,若你虔诚敬佛,心香依然。

  雍和宫是藏传佛教寺院,里面的喇嘛被称为黄衣僧,他们与汉传佛教的和尚是有区别的。他们有自己的宗教仪轨和拜佛仪式,以年前喝腊八粥为例,汉传佛教寺院和平民百姓喝的腊八粥都是素的,而雍和宫当年的腊八粥还有荤的,称为羊肉腊八粥。因此,他们对正月初一烧头炷香一事并不理会,自然也不提倡了。汉族的正月初一与藏历正月初一不在一天。雍和宫的喇嘛如以藏历为据,正月初一去烧头炷香的人就是弄错了日子,记错了时辰。

  宗教信仰是严肃的事,因此人们对不明白的事不要盲目轻信,不可像起哄追星一样去炒作烧“头炷香”,视为时髦。因此,“烧头炷香”既是对宗教的无知,也是对春节习俗的误读。

  5

  庙会要有“庙”

  春节的风俗被误解的很多,如节日中的庙会也是一例。传统的庙会包括宗教祭祀、商业贸易和文娱表演(花会表演)三大要素,缺一不可。庙会的关键词是“庙”,没有庙就不能称庙会。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辞海》这样解释:“庙会亦称‘庙市’,中国的市集形式之一,唐代已经存在,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故称‘庙会’。”而《北京风俗类征·市肆》引《妙香室丛话》:“京师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货云集,谓之庙会。” 由此可见,庙会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多,在庙外摆起各式小摊赚钱,渐渐地成为定期活动,所以叫“会”。久而久之,“庙会”演变成了如今人们节日期间,特别是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

  老北京的庙会都办在寺庙及其周边,比如白云观庙会、东岳庙庙会、隆福寺庙会等,都是在庙里及其周边办,连著名的厂甸庙会也是以东琉璃厂的火神庙及吕祖阁为中心。如果没有庙,厂甸只是个大集市而已,成不了庙会。人们当年逛庙会,也是打着“上庙进香”的幌子去的,至于各种花会表现,不是简单的自娱自乐,它的初衷也是敬神拜佛。如果没有庙,它们的表演只是文艺演出。

  现今的一些庙会主办者,以“要想把钱赚,就把庙会办”为理念,认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天经地义,并不在乎庙会三大要素,使庙会失去了文化味,只剩下卖东西了,将年年的“庙会”办成了大集或农贸市场。因收取摊位费、管理费,卖货者只能加价出售,而逛庙会者还要买门票,使庙会的文化形态变成了纯粹的商业活动。尤其是还有什么“宠物庙会”、“皇家庙会”、“洋庙会”等与传统庙会无关的“庙会”,混淆了视听,对传统民俗有极大的伤害。庙会如果与寺庙脱离了干系,不是什么破除封建迷信,而是名不正言不顺,不如直接叫“年货大棚”或“春节商品交易会”,这样可以使我国民族独一存在的庙会文化不受影响。

  地坛是皇家祭地的场所,在明清两代从来没有办庙会的任何记载,北京历史上的庙会也不会在皇家的“九坛八庙”去办。今天的“古为今用”应该向人们讲清楚,万万不可让大家以为地坛办庙会是历史遗存。此外,有些庙会有游客付费打钟的娱乐活动,这也不是什么民俗,寺庙打钟不仅是报时辰,还有特殊的宗教意义,十分严肃,况且“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古之传统,真正的寺庙是不允许随便去撞钟、打钟消遣取乐的。

  春节是我国最大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脉脉相传,维系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曲解、误读春节民俗,都是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的。

  补白

  春节一些民俗的由来

  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致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上一篇:年俗三千年
下一篇:鸡年话鸡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