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王愿坚笔下的长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杜 浩


 

                                                                             王愿坚与女儿

《七根火柴》

前不久,《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微信公号“学习小组”发表《习近平的文学情缘》,引用了习近平的一段回忆:“1982年,我到河北正定县去工作前夕,一些熟人来为我送行,其中就有八一厂的作家、编剧王愿坚。他给我讲了很多长征的故事,讲了很多老将军的故事,第一批授衔的老将军,他大部分都采访过。他当时给我讲的一个故事,让我非常有感触。王愿坚说,有一次,我去采访一位吃过草根树皮、经历过九死一生的老领导。正说着话,警卫员进来对老领导说,首长,参汤拿来了。老领导喝了一口,说凉了。小警卫员把参汤接过去,顺手就泼在了外面。王愿坚说,看到这一幕,心里很不是滋味,突然想到我们现在条件好了,‘补’的东西多了,按中医的说法,人不能只补不泻,现在是该‘泻一泻’了。他的意思是说,不能忘了初心啊,不能忘了打天下时的艰苦岁月……”

王愿坚(1929-1991年)是中国当代重要的军旅作家,主要以长征题材见长。在这番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便讲到了王愿坚关于长征生活、长征文学的丰富积累,和坚持、继承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的信念——“不能忘了打天下时的艰苦岁月”,让我们看到了王愿坚坚持长征文学作品创作的思想动机,也明白了他关于长征题材的文学作品的价值。

坚定“写尽红军英雄志”

新中国成立初期,长征题材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成为当时文坛的重要文学现象。广大读者期望能够通过真实的艺术形象来回顾我们的革命前辈所走过的漫长艰辛的道路,对这类作品有普遍的期待心理,而进行这方面创作的红军将士、专业作家,感到必须写出思想内容和艺术质量上都无愧于这一英雄史诗的文学作品来。正是在这种时代精神的驱动下,在红军战士无数英勇斗争、流血牺牲的故事感召下,王愿坚怀着强烈的“不把这段中国工农红军斗争生活写出来,就有愧于革命,也无法向后来者交待”的责任感,开始他的长征题材文学作品创作。

所以,他从上世纪50年代投身文学创作伊始,便确定了自己的文学创作追求——“写尽红军英雄志”。他说他要扑到革命战争历史上,在这个金矿上行走、挖掘、寻找,慢慢地发现。因此,他的文学创作多取材于红军长征生活,这使他成为当时文坛上描写长征的领军人物。

人物多来自真实原型

1944年,王愿坚参加革命工作,他并未赶上那个伟大的红军长征时代。为了写好长征题材的文学作品,他主要通过这样几种方式来获得文学素材。

其一,是实地考察采访,获得第一手文学材料。他多次重走长征路,深入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革命根据地,并沿着雪山、草地、大渡河等长征路线,追寻革命前辈们艰辛崎岖的革命历程。

其二,是通过接触身边众多参加过长征的战友,来获得长征的文学素材。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和有关部门的安排,上世纪50年代后期王愿坚曾采访过9位元帅和100多位将军,还同一些老帅、老将军共同生活过一段时间,掌握了非常丰富的素材。他曾与刘伯承元帅同吃同住,并为之撰写《回顾长征》。

其三,是以真实的人物为原型,进行文学创作。真实的人物、真实的生活,不仅为王愿坚的小说奠定了真实的生活基础,升华了真实的情感,充实了生命的感觉,更提供了历史的真实性。

王愿坚的《党费》,讲述地下女共产党员黄新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不忘缴纳党费的故事。黄新这个形象的原型,其实是王愿坚的大姐王辩。1956年杨成武将军在回忆录《毛主席指示我们过草地》中,用2000余字详细记录了一个普通红军战士贴身藏好火柴的情节。基于这一真实故事,王愿坚创作出了《七根火柴》。他写的《粮食的故事》来自于国家领导人余秋里在革命斗争年代的故事。1978年创作的《足迹》,写的是周恩来在长征时翻越雪山的一个生活片段,这部作品既有他到雪山实地考察的积累,也有他从周总理关心年轻同志的亲身经历中生发出的感悟。

伟大与真实的结合

经典作品是那些我们正在重读的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是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王愿坚一生致力于长征文学作品的创作。仅从1976年年底到1977年7月,王愿坚就连续写了10篇以长征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其中不少描写长征的名篇,被收录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王愿坚小说选》中。

《七根火柴》中,我们无法忘记那无名战士用生命为集体保存七根火柴,弥留之际艰难、郑重地把党证和七根火柴交给卢进勇,然后深情地用手指向北方——红军长征的方向,那“像一只路标”一样雕塑般的手势……

《三人行》中,我们忘不了3个重伤员坚毅顽强地战胜死亡,互相扶持着穿过草地,而在他们头顶,那一长串排成“人”字形的大雁,整齐、轻盈地飞向南方的景象……

《草》中,一个班的红军战士,误食了一种有毒的野蒜苗,面临生命危险。班长杨光前往总部报告,遇到几个卫生员正用担架抬着病重的周恩来副主席去卫生部救治。周副主席在了解了战士食物中毒的情况后,立刻决定让卫生员先抢救中毒的战士,还亲尝毒草用以记录毒草的性状,防止其他人再次误食。战士们说“为革命嘛,我们吃的是草,流的是血,可我们比那些花天酒地的敌人高尚得多,也强大得多呀”,战士的革命豪情仍然打动着今天的我们!

这些作品,有的直接以长征生活为题材进行描写,有的把红军长征作为历史背景进行表现,但无不把这种描写提高到“历史事件的高度”,我们在阅读中时时感受到作品中有“某种伟大的东西在高高飞翔”,这就是这些经典作品中贯穿的理想、伟大和美!

如今,王愿坚的《党费》《七根火柴》《三人行》等与长征有关的作品,依旧静静躺在中小学课本里,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几代人……

前不久,《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微信公号“学习小组”发表《习近平的文学情缘》,引用了习近平的一段回忆:“1982年,我到河北正定县去工作前夕,一些熟人来为我送行,其中就有八一厂的作家、编剧王愿坚。他给我讲了很多长征的故事,讲了很多老将军的故事,第一批授衔的老将军,他大部分都采访过。他当时给我讲的一个故事,让我非常有感触。王愿坚说,有一次,我去采访一位吃过草根树皮、经历过九死一生的老领导。正说着话,警卫员进来对老领导说,首长,参汤拿来了。老领导喝了一口,说凉了。小警卫员把参汤接过去,顺手就泼在了外面。王愿坚说,看到这一幕,心里很不是滋味,突然想到我们现在条件好了,‘补’的东西多了,按中医的说法,人不能只补不泻,现在是该‘泻一泻’了。他的意思是说,不能忘了初心啊,不能忘了打天下时的艰苦岁月……”

王愿坚(1929-1991年)是中国当代重要的军旅作家,主要以长征题材见长。在这番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便讲到了王愿坚关于长征生活、长征文学的丰富积累,和坚持、继承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的信念——“不能忘了打天下时的艰苦岁月”,让我们看到了王愿坚坚持长征文学作品创作的思想动机,也明白了他关于长征题材的文学作品的价值。

坚定“写尽红军英雄志”

新中国成立初期,长征题材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成为当时文坛的重要文学现象。广大读者期望能够通过真实的艺术形象来回顾我们的革命前辈所走过的漫长艰辛的道路,对这类作品有普遍的期待心理,而进行这方面创作的红军将士、专业作家,感到必须写出思想内容和艺术质量上都无愧于这一英雄史诗的文学作品来。正是在这种时代精神的驱动下,在红军战士无数英勇斗争、流血牺牲的故事感召下,王愿坚怀着强烈的“不把这段中国工农红军斗争生活写出来,就有愧于革命,也无法向后来者交待”的责任感,开始他的长征题材文学作品创作。

所以,他从上世纪50年代投身文学创作伊始,便确定了自己的文学创作追求——“写尽红军英雄志”。他说他要扑到革命战争历史上,在这个金矿上行走、挖掘、寻找,慢慢地发现。因此,他的文学创作多取材于红军长征生活,这使他成为当时文坛上描写长征的领军人物。

人物多来自真实原型

1944年,王愿坚参加革命工作,他并未赶上那个伟大的红军长征时代。为了写好长征题材的文学作品,他主要通过这样几种方式来获得文学素材。

其一,是实地考察采访,获得第一手文学材料。他多次重走长征路,深入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革命根据地,并沿着雪山、草地、大渡河等长征路线,追寻革命前辈们艰辛崎岖的革命历程。

其二,是通过接触身边众多参加过长征的战友,来获得长征的文学素材。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和有关部门的安排,上世纪50年代后期王愿坚曾采访过9位元帅和100多位将军,还同一些老帅、老将军共同生活过一段时间,掌握了非常丰富的素材。他曾与刘伯承元帅同吃同住,并为之撰写《回顾长征》。

其三,是以真实的人物为原型,进行文学创作。真实的人物、真实的生活,不仅为王愿坚的小说奠定了真实的生活基础,升华了真实的情感,充实了生命的感觉,更提供了历史的真实性。

王愿坚的《党费》,讲述地下女共产党员黄新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不忘缴纳党费的故事。黄新这个形象的原型,其实是王愿坚的大姐王辩。1956年杨成武将军在回忆录《毛主席指示我们过草地》中,用2000余字详细记录了一个普通红军战士贴身藏好火柴的情节。基于这一真实故事,王愿坚创作出了《七根火柴》。他写的《粮食的故事》来自于国家领导人余秋里在革命斗争年代的故事。1978年创作的《足迹》,写的是周恩来在长征时翻越雪山的一个生活片段,这部作品既有他到雪山实地考察的积累,也有他从周总理关心年轻同志的亲身经历中生发出的感悟。

伟大与真实的结合

经典作品是那些我们正在重读的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是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王愿坚一生致力于长征文学作品的创作。仅从1976年年底到1977年7月,王愿坚就连续写了10篇以长征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其中不少描写长征的名篇,被收录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王愿坚小说选》中。

《七根火柴》中,我们无法忘记那无名战士用生命为集体保存七根火柴,弥留之际艰难、郑重地把党证和七根火柴交给卢进勇,然后深情地用手指向北方——红军长征的方向,那“像一只路标”一样雕塑般的手势……

《三人行》中,我们忘不了3个重伤员坚毅顽强地战胜死亡,互相扶持着穿过草地,而在他们头顶,那一长串排成“人”字形的大雁,整齐、轻盈地飞向南方的景象……

《草》中,一个班的红军战士,误食了一种有毒的野蒜苗,面临生命危险。班长杨光前往总部报告,遇到几个卫生员正用担架抬着病重的周恩来副主席去卫生部救治。周副主席在了解了战士食物中毒的情况后,立刻决定让卫生员先抢救中毒的战士,还亲尝毒草用以记录毒草的性状,防止其他人再次误食。战士们说“为革命嘛,我们吃的是草,流的是血,可我们比那些花天酒地的敌人高尚得多,也强大得多呀”,战士的革命豪情仍然打动着今天的我们!

这些作品,有的直接以长征生活为题材进行描写,有的把红军长征作为历史背景进行表现,但无不把这种描写提高到“历史事件的高度”,我们在阅读中时时感受到作品中有“某种伟大的东西在高高飞翔”,这就是这些经典作品中贯穿的理想、伟大和美!

如今,王愿坚的《党费》《七根火柴》《三人行》等与长征有关的作品,依旧静静躺在中小学课本里,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几代人……

上一篇:二十四节气:时间留下脚印 人间四季轮回
下一篇:用行走触及古典中国的真实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