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林若川 发自广州
在当代各种思潮的挑战下,发展好马克思主义成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现实问题。要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转换为当前适合中国实际的话语体系、引导规范,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合理的解释框架和理论工具
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方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意识形态领域也打破了以往封闭单一的状况,呈现出开放多样的局面。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进而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地位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当代各种思潮的挑战下,发展好马克思主义成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现实问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应如何认识和处理思想多样化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关系?发展马克思主义对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有何重要意义?《南方》杂志记者采访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迪斌教授。
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继承又要吸收
《南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那么,应当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谢迪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进步性、革命性,已经得到了历史的检验和现实的证实。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条件下,必须更加坚定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客观形势,探索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道路。为此,必须更加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坚持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全党形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社会实际,指导实际工作的共识。
马克思主义100多年前提出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但具体观点和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案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有些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不能完全依靠经典著作里的结论来解决当前复杂的时代问题,否则就会陷入教条主义。所以,我们今天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之上,用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得以成功领导革命,顺利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发展历程证明,只有和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用发展的眼光、实际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够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正确处理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的辩证统一关系。
《南方》:如何理解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谢迪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继承和吸收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路径之一是在继承中发展。“继承”指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共产党95年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也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来动员人民、组织人民、发动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
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智慧对解决复杂问题有很好的借鉴价值。这种借鉴的价值如果能够和科学进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统一融合起来,那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义将进一步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合融通,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之一,就是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结合。
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还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的成果,包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文明发展的先进经验。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社会所取得的成就带有很强的共享性,带有很强的相互借鉴性和依存性。这种依存对于马克思的当代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在全球科技文化交融的潮流下,马克思主义应当适应当代需要,借鉴和吸收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先进经验和具体的发展成果。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多元思潮下的引导作用
《南方》:在当前的多种思潮之下,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作用?
谢迪斌:首先,必须承认当代多种社会思潮存在的历史客观性必然性。21世纪的形势是世界多极化,在国内则具有利益多元、利益分化的社会特征,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会有所区别。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多种思潮的共存是客观现状,应当承认这种总趋势。
然而,在承认多种思潮存在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同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多种思潮下的引导作用、凝聚作用和核心作用。只有在解释和引导多种思潮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才会在全社会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多元社会思潮才会在马克思主义引导下,朝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所需要的方向,与广大人民利益的发展同向而行。
在多种思潮下,马克思主义要起到引导作用、甄别作用和批判作用,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引导力和解释力。为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文本,同时研究多元思潮本身,研究中国当前社会实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发挥马克思主义科学性、进步性的解释能力和引导能力。同时,要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转换为当前适合中国实际的话语体系、引导规范,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合理的解释框架和理论工具。
《南方》:马克思主义对不良社会思潮的甄别作用和批判作用如何体现?
谢迪斌:在当前的多元社会思潮当中,存在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适应的不良社会思潮,对人们的思想健康和精神生活起到负面影响,必须通过马克思主义进行甄别、批判和引导。只有在批判和甄别中,才能看到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对于人民精神生活和理论思维的正面积极作用。在意识形态领域中,要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对一些损害人民精神生活和社会健康的错误思潮,采取积极斗争的方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
按照中央的精神,对于错误言论和不良思潮必须主动亮剑,这把“剑”是什么?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和批判的历史进程之中发展起来的,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特征。发挥马克思主义批判甄别错误思潮的特征和能力,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的重要路径。
用马克思主义提高联系群众的自觉性
《南方》:当前为什么再次强调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谢迪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95年来之所以能够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和发展,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并用这些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得出正确结论。
在当前面临更为复杂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引导能力和组织动员能力。从历史经验看,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学习和宣传在中国共产党的各项工作当中的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南方》:发展好马克思主义对加强党的领导有何重要意义?
谢迪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先导性前提。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挑战面前,我们党必须增强执政能力,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能力如何增强?最重要的是掌握规律的能力。95年来,对于规律的掌握是我们党取得胜利和成就的重要前提。在当前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大规律的认识,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提升能力。
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克服这种危险,唯一的办法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提高联系群众的自觉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理论基础。只要始终牢牢把握人民群众,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路线这些基本观点,在实际工作中就会贯彻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的主体性。如果没有这个理论基础,只靠一时的热情,或者上级的指示要求联系群众,那可能就会陷入脱离人民群众的陷阱。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多次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在强调人民。如果失去了人民,那就失去了党的执政基础,这在国际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有着深刻的教训。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共产党能力的增强,对于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执行力和坚持人民群众的基础,有着一种理论上自觉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