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权威解读
我们正处于智媒时代的黎明

      在与禹卫华教授讨论微信公众号的未来、政务微信公众号的前途时,他不止一次提到,那些政务微信界的“模范生”大都具有很强的业界生态意识和危机意识。

  他们的危机感源自:一个全新的媒体智能化的“智媒时代”已经迫近。他们非常关心,在那样一个全新的时代大潮之下,整个行业的生态将发生怎样变化?自己又该如何立身?

  当技术已经推动着媒体的智能化浪潮愈发可能,当用户向移动端的迁移基本完成、社交化新闻传播正在主流化、新潮技术得到用户的一定认同,传媒业的原有边界将发生怎样变化,显然值得所有微信公众号的创业者、守业者、继往开来者关注。

  据悉,一个“极大扩张”的传媒业新版图,将在新的角逐中形成;新的生态,也将在这个“无边界”的大格局中重构。

  用户平台的重构

  未来的用户平台将是人的社交平台、与人相关的物体平台(如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汽车等)以及与人相关的环境系统(包括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三个系统互动形成的大平台,用户分析也将是对三类数据的协同分析。

  在这样的大平台系统中,人的社交平台仍是用户平台的核心,基于社交黏性的平台是可持续的。而各种与人相关的物体的数据,是人的行为、需求及状态等的一种外化或映射,物可以提高人的“可量化度”与“可跟踪性”。通过物来了解人,将是未来用户研究的另一种途径。

  与人相关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如果说,现实环境是用户场景的构成要素之一,把握用户环境有助于提供更精确的服务;那么,虚拟环境是新媒体为用户提供内容和服务的基础。基于VR/AR的临场化环境的构建,将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新闻生产系统的重构

  在新闻生产系统的重构中,有两个动向尤为值得关注:

  第一,机器成为新闻生产者。

  在未来的新闻生产生态下,从信息的采集到加工各个环节,参与主体都不再仅仅是人,机器及万物都可能成为信息的采集者,而机器也可以完成信息的智能化加工。这意味着,掌握着智能机器和传感数据的IT企业、物联网企业,也将成为新闻生产系统中的成员。

  第二,新闻信息存储、分析、加工系统可能脱离专业媒体而独立存在。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信息的存储、分析与加工系统都是嵌入媒体内部的,是媒体生产流程的一个部分。但近年来,这样的系统,正在开始脱离媒体,向外部转移。

2015年Facebook发布的“即时新闻”系统、谷歌发布的“新闻实验室”系统以及2016年“今日头条”发布的“媒体实验室”,都是非媒体平台提供的媒体化工具。它们共同展现了未来的可能性。

  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推动下,这样一种趋势可能会加剧,未来以数据为核心的新闻信息处理系统,甚至可能会存在于云端。

  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与重构

  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新闻生产与新闻分发这两者逐渐分离,成为两个独立系统。两者不再像传统媒体时代那样捆绑在一起。

  互联网进入大众传播领域以来,出现了很多新类型的新闻分发平台。这些新的平台都并非为传统媒体所掌控,但它们或者借助用户流量与黏性优势,或者借助技术优势,成为更为主流的新闻传播渠道。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诸如购物、地图服务、天气服务这样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也开始承载起一定的新闻与资讯分发功能。

  未来的新闻分发平台,更有可能是现有各种平台的混合。而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新闻分发平台,未来的新闻分发平台都要能实现如下目标:

  稳定用户规模,维持用户活跃度,促进社群发展;

  集聚更多内容生产者,保证信息环境的均衡;

  提供内容生产与消费匹配的恰当算法或手段;提供多重新闻体验环境;关联内容与其他互联网服务。

  信息终端与生态的重构

  未来将是“万物皆媒”的时代,而信息终端未来发力的三个重点领域将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汽车。

  可穿戴设备将使人体变成双向的“人肉终端”。

  人体终端化,不仅意味着人体向外界发送数据的丰富,也意味人对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的增强。人的思维活动、内部状态这些本来的隐秘,成为可以感知、存储、传输甚至处理的外在信息。

  智能家居将重构家庭内的信息生态。

  智能家居使得围绕个人产生的信息变得丰富,人的行为、需求和环境被全方位信息化、数据化。如果说,个人化信息的传播,是人与物体、环境之间的“对话”过程,那么,各种智能家居设施在其中将扮演“媒介”的角色。家庭成员间的信息传递与情感交流,也可以在更多场景中,借助各种家庭设施展开。

  未来的智能汽车不仅是无人驾驶的,更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它可以实现:车与人的信息互动、车与车的信息互动、车与环境信息系统的互动、车与公共信息系统的互动。

 

  (本文选摘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兰与腾讯网科技频道“企鹅智酷”合作研究成果。原文刊载于《国际新闻界》。)

上一篇:淘汰期已到,政务新媒体如何过关
下一篇:西方对华舆论战都有哪些套路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