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时代性 实践性 人民性——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鲜明理论品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审时度势、谋篇布局、攻坚克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性、实践性和人民性。

把握时代大趋势

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也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的突破;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事关党的事业成败与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当今世界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和互动空前紧密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

如何走出一条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共同富裕协调一致的发展道路,一直是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它考验着人类的智慧,也检验着社会制度优越与否。马克思主义为破解这个难题指明了方向,但在具体发展道路上,并没有限定唯一的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孕育形成于我们党的奋斗历史中,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开创和发展,在制度建设、理论指导和经验总结等方面向世界贡献了解决这一重大课题的“中国方案”,其重要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对头不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总结中国实践,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强调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新发展理念植根中华大地,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揭示了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形势下,如何抓住科技创新和世界经济大调整大变革带来的新的变化趋势和战略机遇,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既把握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特点新规律,又站在时代前列,抓住了当今世界现代化的主流趋势。

回答实践新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深刻表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情国情不断变化,我国发展面对的风险和挑战更加突显,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但其内涵和条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这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实现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是一个新的巨大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以巨大的理论勇气、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坚定的历史担当精神,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宏伟奋斗目标,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贯通结合,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一带一路”战略,确立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强调学习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解决改革发展稳定基本问题的本领的重要性。这些丰富内容,既有思想指导又有路径设计,既有顶层的整体谋划又有具体的可行性措施,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时俱进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顺应人民新期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常怀忧患之思,常念人民之托,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反复思考,提出了一系列论述和主张。

在国家的发展前景上,提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在实现发展的基本理念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战略布局上,提出“四个全面”。其中,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强调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针对全面深化改革,强调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针对全面依法治国,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全面从严治党,旨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完成历史使命的迫切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为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个庄严的承诺,已经内化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全部内容中,外化于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斗前行的全部历程中。

(杨河、叶红云,作者单位: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上一篇:六中全会彰显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品格
下一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