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传播、生根、开花、结果,已有近百年历史了。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重大历史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坚定的政治定力、宽广的思想胸怀、锐意的创新精神,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任务而努力奋斗。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与共产党,三者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产物。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指明的社会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的带领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三者是统一整体,互为条件、互为因果,谁也离不开谁。从社会主义角度来说,作为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有两个“离不开”:一是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二是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这两个“离不开”,揭示了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冒战火、经风雨,爬雪山、过草地,走泥潭、跨沟坎,闯难关、攀险峰,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长途跋涉、顽强奋斗、艰难探索而形成的关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新理论、新制度。在这一征程中,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创造了重要条件;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使中国这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从中我们可以悟出这样一个真理: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不可能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就不可能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就不可能有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也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深刻而精辟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领导者、指引者、推动者、实践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和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是完全一致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和实现者,能最大限度地广泛动员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有坚定正确的方向、强大无比的力量和坚强有力的保障。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党的十八大深刻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四个方面的重大斗争,鲜明地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
斗争的重大性,要求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将这些伟大斗争概括为“四个重大”,即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也就是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会遇到重大挑战,将会遇到重大风险,将会遇到重大阻力,将会遇到重大矛盾,而这些重大挑战、风险、阻力、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应对、抵御、克服和解决,将会直接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因此,斗争重大性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使党切实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主动地去进行这些重大斗争,以取得斗争的重大胜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走向胜利。
斗争的复杂性,要求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五个面对”的重大问题: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斗争的复杂性特点,决定了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使党以崇高的责任担当、坚强的政治定力、高超的领导艺术、创新的思想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洞察形势、驾驭全局、运筹帷幄、破解难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到更好坚持和发展。
斗争的普遍性,要求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当前人们思想认识上和工作实践中存在的、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和重大工作实践问题,列举了13个具体问题。这13个问题具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问题的分布领域比较普遍,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涉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涉及党的思想、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方方面面。二是对问题的关注比较普遍,由于这些问题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国计民生,不仅党内普遍关注,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甚至国外也普遍关注。这两个特点,说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进行的伟大斗争,同样具有普遍性特点。要解决这些普遍存在、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取得伟大斗争的胜利,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使党充分发挥政治优势,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动员各条战线、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创造良好条件,有组织、有计划、有部署、有重点地来破解这些事关全局的、深层次的、普遍存在和普遍关注的问题,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斗争的长期性,要求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顺应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而开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新理论、新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决不是五年、十年,也不是二十年、三十年,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说,对这一点的认识和对这一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执行,要“一百年不动摇”。可见,这一历史阶段是十分漫长的,而要准备进行的一系列伟大斗争,也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所以,全党同志要有进行长期斗争的准备。斗争的长期性特点,决定了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只有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才能在漫长的征程中确保努力方向不变、奋斗目标不改、斗争意志不衰、推进动力不减、前进步伐不乱、创新发展不停,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三、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的根本点、着力点和关键点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精辟的阐述和部署。
一是抓住根本点。我们党之所以能在近百年的征程中,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根本上来说是靠了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靠了共产党人的赤子之心。现在,靠什么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呢?还是要靠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和赤子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情地说:“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并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的根本点。
二是突出着力点。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具体如何做,做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根本的是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具体的是要从八个方面入手来做好这件事。这八个方面的工作,就是讲话中讲的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八个就要”。这“八个就要”既有思想性、理论性,又有针对性、实践性,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党的全部工作的着力点,是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着力点,也是加强和改进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领导的着力点。
三是拧紧关键点。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从六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也就是要抓好六个关键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持之以恒加强党风建设,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反腐倡廉、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新形势下的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了部署。这六个关键点和部署,反映了党的建设、党的领导的基本要求和客观规律,体现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党的领导的新形势、新特点,也指明了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目标。这六个关键点必须拧紧,不可松手。(作者:徐光春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