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人民要论:一曲震撼世界的革命英雄主义凯歌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时久、规模大、行程远、困难巨、影响广,为中外战争史上所仅见。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它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培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习近平同志强调:“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伟大壮举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以更宽阔的历史视野对长征进行全方位研究和系统性总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力量源泉。

  全面把握红军长征的基本内容

  红军在长征中不只是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斗,而是同时在五条战线上进行斗争和工作,每一条战线的斗争和工作都是极其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为了阻挡和消灭长征中的红军,蒋介石先后调动大量兵力,包括中央军、粤军、湘军、桂军、黔军、滇军、川军、东北军、西北军、马家军以及少数民族中反动土司、头人的部队等,沿途千方百计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与国民党军队相比,红军不仅在兵力上相差悬殊,而且在装备上也处于绝对劣势。但在如此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各路红军以一往无前、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顽强战斗,创造了一个个战争奇迹:红一方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攻占腊子口,红二、六军团转战乌蒙山,红四方面军激战嘉陵江……最终各路红军胜利会师,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除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自然条件对红军的考验也是极其严峻的。据不完全统计,红军在长征中渡过的主要大江大河有24条,翻越的主要雪山有20多座,还穿越了荒无人烟的水草地。把红军逼进雪山草地后,蒋介石曾断定那些走向雪山草地的红军等于走向死亡。但无论是空气稀薄、气候恶劣的雪山,还是险象环生、泥沼密布的草地,都未能阻挡红军前进。恶劣的自然条件非但没有吓退红军将士,反而将他们的精神力量充分激发出来。红军将士锤炼和升华的坚定的革命意志、顽强的战斗作风和压倒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革命精神,谱写出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壮歌。

  同党内的错误路线、思想和行为进行斗争。正是由于临时中央奉行“左”倾错误路线,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长征途中,经过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会理会议等一系列会议,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内正确路线同“左”倾错误路线和其他错误思想进行了坚决而说理的斗争,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并为后来解决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拥兵自重、另立中央,使党和红军面临分裂的危险。党中央从革命事业的大局出发,通过两河口会议、芦花会议、沙窝会议、毛儿盖会议、巴西会议、俄界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既坚持原则又做了大量说服教育工作,最终战胜了张国焘分裂中央的企图,避免了红军的分裂。

  教育说服少数民族群众和地方群众。在长征途中,红军穿越了苗、彝、藏、羌、回等1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和杂居区。为了顺利通过民族地区并教育和帮助少数民族群众,红军把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放在重要地位,在部队中普遍进行了民族政策教育,并调查少数民族的社会情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进而有针对性地宣传党的抗日救国方针,宣传红军的性质和任务,宣传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以提高各族人民的觉悟,激发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在广泛发动少数民族群众的基础上,红军坚定不移地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留下了刘伯承和小叶丹歃血结盟等许多佳话。

  克服自身装备和给养的严重不足。长征途中,红军长期处于敌人的封锁包围之中,进行无后方依托的流动作战。这导致红军粮食、医药、被服、弹药等都极度匮乏。红军进入草地后很快断炊,战士们以树皮、草根、皮带、昆虫充饥。没有粮食,没有衣服,没有药品,广大红军将士靠着崇高的精神境界顽强坚持,硬是坚持到了自己的目的地。

  为了实现战略转移和抗日救国,中国工农红军经过重重跋涉,备尝重重艰辛,战胜重重困难,一路奋斗,一路高歌,最终胜利到达陕北。事实雄辩地说明,红军是真正的英雄好汉。对此,1935年召开的共产国际七大曾高度评价说:“中国红军具有中国任何军阀军队所不能击破的高度的觉悟性,超人的坚忍性与战斗精神。”历史证明,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是中国人民的光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光荣。

  深刻领会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

  毛泽东同志指出:“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企图,保存了革命的力量,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纠正了“左”倾教条主义和张国焘分裂主义的错误,为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奠定了基础,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并不断发展,直至最终取得革命胜利。长征是中华民族的壮丽史诗,经验弥足珍贵,意义重大深远,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军事、民众、国际等诸方面。

  在思想方面,认清了教条主义的危害,认识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为延安整风奠定了基础。长征初期,被“左”倾教条主义统治的临时中央实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方针,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长征初期处处受挫的严酷事实迫使党和红军内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清教条主义的危害。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此后,在新的中央领导下,中央红军走出困境,转危为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全党深刻地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研究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就为长征后不久的延安整风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政治方面,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九一八事变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长征路上,各路红军始终高举抗日旗帜,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党中央随即发表了《抗日救国宣言》,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正是在我们党抗日主张和全国人民抗日爱国情绪的影响下,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合作抗日。可以说,红军长征的胜利,既顺应了国内局势开展抗日斗争的需要,也顺应了历史趋势发展革命力量的需要。

  在组织方面,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由于临时中央的错误领导,最后中央根据地全部丧失,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并在长征初期处处受挫。在这种情况下,全党全军呼唤毛泽东同志出来领导。毛泽东同志回到领导岗位后,红军获得了新的生命,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最后胜利到达陕北。大革命和第五次反“围剿”的两次失败,使中国共产党两次濒临覆灭的危险。在这两次大的危急关头,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思想对挽救党的危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正是长征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作风方面,长征精神为我党我军的作风建设奠定了基础。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不仅为长征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而且成为我党我军作风建设的基因。

  在军事方面,红军指战员的素质大大提高,为改编为八路军并夺取抗战胜利、进而形成解放军这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长征途中,红军作战频繁,历经各种战斗考验,极大地提高了指战员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军事能力。经过长征,红军逐步成为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部队,成为不可战胜的威武之师。陕北会师后,在中共中央的集中领导下,各路红军互相配合、统一行动,努力打开革命斗争的新局面,为改编为八路军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形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奠定了基础。

  在民众方面,沿途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党和红军在长征途中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充分体现了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使沿途群众认识到红军是自己的军队,从而衷心拥护红军,谱写了党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动人篇章。在长征中播撒的革命火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逐渐壮大,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国际方面,为取得共产国际的认可和提升中共在国际共运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长期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凡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和重大活动,大都是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或者是请示共产国际获得批准后实行。长征中,党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这使党必须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推动了党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意识的形成,锻炼和提升了党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的能力。同时,红军长征的胜利也使共产国际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由幼年到成年的转变,并认可了中国革命应由了解中国实际的同志来领导和指挥。

  长征作为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具有十分伟大的意义,而长征中培育的长征精神教育和鼓舞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前仆后继、艰苦奋斗,彻底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可以说,正是有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才能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和困难所屈服。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在领导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虽然历史条件与革命时期已大不相同,但长征精神并没有过时,而且永远不会过时。在新的长征路上,长征精神永远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唐双宁 作者为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光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上一篇:党的八大与“四个自信”
下一篇:深谋远虑 全面创新——读懂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思想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