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我们要深入学习,研究探讨解决增强社会创新活力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全面深化改革。
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问题已经凸显
当前,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从哲学上讲,过去我国传统的发展方式主要是“物质驱动”,即靠物质要素驱动和投资规模驱动来拉动经济增长。这种方式立足于消耗自然资源、物质资本投资、开办工厂和廉价劳动力成本。从历史来看,这种方式功不可没,为我国物质财富的积累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然而也使我国的发展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发展的代价越来越大。由此,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由物质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进而把政府推动和人的创新活力推动相结合不断引向更高水平。问题是,当今人的创新活力不足,进而导致在发展方式转换中促进当代中国发展所需要的新动能也不足。因此,如何激发人的创新活力问题就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面临的一个重大时代性课题。
激发人的创新活力需用“需要侧和供给侧相结合”的分析框架来破题
从根本意义来讲,激发人的创新活力,需要运用“需要侧和供给侧相结合”的分析框架来破题。因为激发人的创新活力,从唯物史观关于人的发展理论角度来讲,一个基本事实就是要解决好人的需要和供给的关系。
从需求侧面看,在充分肯定我国社会历史取得巨大进步的前提下,创新活力不能释放的趋势中,也要分析影响人的创新活力发挥的原因:一是一些人需求度过高、过多,超出了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供给一旦不足,就会产生不满,这就谈不上发挥其创新活力了;二是一些人不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不愿意自觉积极主动去追求创新,只满足于追求生理、生存等较低层次的需要;三是一些人追求不合理的人生价值取向,只贪图享受和奢靡,不追求具有积极意义的需要。
从供给侧面来看,影响人的创新活力发挥的原因:一是某些体制相对供给不足,一定意义上缺乏鼓励和激发创新的体制机制,甚至有些体制机制还影响甚至压抑人的创新活力的充分发挥。二是组织供给不足,有些相关组织机构对民众的需求层次关注和研究不够,一些工作缺乏满足需要的针对性,做不到精准“满足”,这会导致下述情境:一些民众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一定的不满,进而会阻碍创新;一些人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了,但其安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缺乏安全感,又会产生一定的不满,影响创新;一些人的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了,但其社交需要没有得到真正满足,一些人之间缺乏友善和信任,也会产生不满,影响创新;一些人的社交需要得到了满足,但其受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要么其付出没有得到应有回报,要么其正当的利益诉求、权利诉求等没有得到应有满足,这会产生不满,影响创新;一些人的受尊重需要得到了满足,但其具有自我实现性质的创新需要却没有得到满足,这会直接影响人的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公共资源、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相对供给不足,影响了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的充分发挥。四是分配供给相对不足。在分配上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公平正义缺失的现象,这种分配不公的现象会造成人们心理失衡和不满,进而会严重影响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的充分发挥。五是文化供给相对不足。凭本事吃饭、凭能力和业绩立足的“能绩本位”的价值观及其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在一定意义上还没有完全真正建立起来,而“官本位”、“关系本位”和“金钱本位”的价值观却在一些人中盛行,这就会阻碍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的充分发挥。六是社会供给相对不足。在当今社会中,使每个人凭努力、能力和业绩便能由下向上的社会流动机制还没有完全地建立起来,致使一些人尽管付出艰辛努力、也具有能力和贡献,却得不到应有“往上流动”的机会,而另一些人即使不努力,能力也不大,贡献也不多,却依然“混得不错”。如果一个社会注重先天给定而弱化后天作为、注重外在名分而弱化内在实力,这就会影响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的充分发挥。七是环境供给相对不足。当今社会现实还没有真正形成一种使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环境,反而,“不满”、“戾气”却充斥于周围环境。此外,还存在着不作为、乱作为现象,这也会影响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的充分发挥。
使人的需求“度”与供给“度”保持良性的匹配关系
由此,要真正解决“人的创新活力”问题,就必须首要解决好“人的需求侧与供给侧及其互动匹配关系”,使人的需求“度”与供给“度”既合理且又保持良性的匹配关系。具体来讲,关键是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培育人的合理需求和创新需求,使人们的需求保持一种合理的“度”。二是真正建立健全供给效能和供给“度”。在需求侧与供给侧矛盾双方,供给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既要建立健全尊重、鼓励和支持创新的体制、文化、环境和社会流动机制,又要认真关注和研究民众的需求层次,且力求做到有针对性地精准“满足”,还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积极创造出丰富的社会公共产品,提供高质的公共服务。三是建立健全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合理“度”,既不要使人们的需求预期或期望值过度高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即供给“度”,也不要使“供给”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度”。
(作者:韩庆祥 中央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