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凌
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我们需要将外国的声音“引进来”,了解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同时,我们更需要将中国的声音“传出去”,让全世界人民能够更加客观和全面地了解中国、认同中国。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与不同语言、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各个国家和民族打交道,因此,如何更好地传播声音和传递文化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来自于文化的挑战。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经济“走出去”,但是我们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的瓶颈和挑战。
首先,从传播者一方来看,如果一个文化传播的使者自身对本国和外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都不足,就会直接影响文化交流的效果。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译者早已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的工具,而应该成为连接和传递不同文化的桥梁。只有在文化的传播者对双方的文化有足够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较准确地将数千年来沉淀下来的文化之美传递出去,才配得上“文化传播使者”的称号。因此,在当今的人才培养中,需要格外注重文化的修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且这种文化的修养不是一时一事的功夫,而应该是一个终身学习和不断提高的过程。
其次,从接收者一方来看,如果他对传播方的文化没有任何了解,也没有任何兴趣,甚至抱有一种封闭抵触的态度,就不可能乐于接受传递过去的声音和文化。语言之间最本质的差异来自于文化,文化背景不同,语言表达和传递的方式也大不一样。以政治文化的外宣为例,自古以来,汉语中的数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点,所以在很多政治术语中,都浓缩为带有数字的简称形式,而且在表达的时候多采用对称句、排比句、骈句等修辞手法。这些表述和修辞手段对于熟悉中国文化的人来说非常容易接受,但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来说,接受起来相当困难。因为,按照现代西方文化的表述习惯,讲究的是直入主题,简洁明了,所以过多的语言的修饰会让听众觉得摸不着头脑,不知道重点在哪里。所以,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采用听众习惯接受的方式,从培养兴趣入手,培育好传播的土壤。
我们要用好世界共通的一些“文化语言”。一首好的音乐,一支优美的舞蹈,可以跨越语言的障碍直达心灵,使人产生共鸣。因此,在文化交流中,也需要研究不同文化之间共同和共通之处,用文化的“世界语言”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比如大部分西方人最先接触的中国文化可能就是中国的美食,现在中餐馆在各个国家也受到当地人的追捧。我们又何尝不能以美食的交流为途径,同时在交流中加入中国文字、中国民乐等中国元素,逐步让更多的中国文化渗透到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中去。笔者认识的一位美国朋友就是因为爱上了中国的书法,从而对中国的碑帖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意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国历史,并且打算回国后从事相关的文化交流工作。可见,要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首先要让人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因此,从易于接受的文化形态和语言表述出发,不失为一个事半功倍的好办法。
来自传播内容的挑战。文化交流不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反复传递、不断交融的过程。传播的内容一定要让双方产生共鸣并且都有兴趣,才能使双方有继续交流的动力。有人说,文化交流就像打球一样,首先应该找到共同的兴趣点,如果对方想要踢足球,而你却扔了一个乒乓球过去,那么很难期待对方能够再将球打回来。找准共同的话题并不容易,所以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观察听众的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在传播声音的过程中,还要采用易于被人接受的方式来传递文化。讲故事就是一个非常容易被人接受的交流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既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无论是主题发言,还是外事出访,习近平总书记会针对不同的听众选择不同的故事内容。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讲话时,他讲述了一对中国母子为一位在中国牺牲的苏联飞行员守墓半个多世纪的故事,体现了中国人民重视友谊的优良传统。在中阿合作论坛开幕式上讲述了一个阿拉伯青年在中国创业并追寻幸福的故事,诠释了阿拉伯梦和中国梦的完美结合。这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无形中拉近了说话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使人更加乐于接受故事背后传递的文化价值。
现实一再证明,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传播需要倚靠优秀的传播人才,借助先进的传播手段,采取恰当的传播方式和培育适宜的传播土壤。虽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的挑战和问题,但只有直面这些挑战,解决传播文化中的问题,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将中国声音、中国立场、中国理念和中国价值传递出去,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