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鸣
比如,“中国梦”的提出,以其通俗亲和的话语表达方式给出了一个既有憧憬、有超越,又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一个既科学崇高、又喜闻乐见的理想,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亲和、更加清晰、更加具体,打造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众版”。
再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既描绘了美好蓝图,又规划出路线图、时间表,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面”中高歌猛进。又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丰富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内涵的认识。
还如,“一带一路”“新型大国关系”“欢迎搭中国发展的便车”等一连串新话语,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的新图景,提出了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和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等等。
这一系列内容都生动完整地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中国共产党应该有什么样的担当、中国的国家治理应该走什么样的路、中国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作出了更进一步的科学回答。这些理论创新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勿为眼前成果所陶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为了装点门面,不是只拿在手上的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拿“马克思主义”这个“矢”来射中国这个“的”,要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意味着过去已经熟悉了的、习惯了的、用得很好的办法不再管用。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仅不可能实现有效发展,还会带来严峻的经济问题、环境问题乃至社会政治问题。再如,改革进入深水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难啃的“硬骨头”。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硬碰硬,需要再杀出一条血路。还如,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保持政党的伟大光荣正确、政党成员的先进优秀,不仅要洗洗澡出出汗,还需要刮骨疗毒、浴火重生。
更需要警觉的是,我们一些同志为过去的成就所骄傲,为眼前的成果所陶醉,无意识甚至不愿意正视背后的隐忧。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古人的话:“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迎面而来的危机并不可怕,意识不到危机、不愿意正视危机、不准备应对危机才是最大的危机。从大国迈向强国,既要持之以恒地坚韧前行,更要经历“惊险的一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跃过去了一片光明,跃不过去则会一败涂地。
如何实现这“惊险的一跃”?不能沉迷于田园牧歌,不能指望巧舌如簧,不要幻想一团和气,而要随时准备进行许多新的伟大斗争:要进行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反分裂的斗争;会有看得见的经济政治斗争,也有看不见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斗争;就要反颠覆,与不怀好意对手的斗争,也要反腐败,与自身不良现象斗争,等等。这些斗争不会因为不去讲它就消失。战士情怀、勇于斗争,则危机迎刃而解;鸵鸟心态、逃避斗争,则养痈遗患。
总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常怀忧患之心、永葆担当本色,为进行新的伟大斗争提供了鲜活的理论武装。现实证明,这些鲜活的话语、深刻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已经起了重大的积极作用,未来必将在指导面对时代挑战、风险、危机时起到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