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


       □白树民 李珊珊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把生态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尺,更好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推进绿色转型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挖掘潜力,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把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引向深入,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

       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从实际看,创新效能不强、创新人才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仍是制约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坚持以创新的思路抓创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让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健全增强企业创新积极性制度机制,跟进落实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政策,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让企业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真正当主角、挑大梁。进一步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加大对承担重大攻关任务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培育更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完善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建立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推进普通本科高校专业向应用型深度转型。健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创新校企联合、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高效的人才政策体系,推进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的人才交流通道。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科技、管理、组织、商业模式创新。健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制度机制,探索科技成果竞争性评价、权威性评价和成果转化竞价机制,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强化成果应用牵引、供需匹配对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自主权,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推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当前,我省产业结构依然偏重,唯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才能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健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支持各地立足比较优势发展主导产业,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完善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机制,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完善先进标准体系建设机制,打造更多有影响力的河北制造品牌。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健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机制,强化多元优质算力供给,培育和孵化垂直大模型,探索钢铁、化工、港口、医疗等行业全量数据集中赋能开发,树立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典型标杆,带动全行业、全链条改造升级。

       健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机制。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设,鼓励领军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完善支持政策,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加强重点企业动态监测分析,有效防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健全产业梯度有序转移对接机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生态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尺,更好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推进绿色转型,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把蓝天保卫战作为重中之重,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优化管理减排、工程减排、结构减排措施,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落实京津上游重点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机制。

       以更实举措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完善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探索实施光伏治沙模式。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支持塞罕坝机械林场二次创业,多种途径实现林草生态价值,切实筑牢生态屏障。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完善支持全面绿色转型的政策和标准体系,高质量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大力发展风电、光伏、抽蓄、氢能等产业,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完善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等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县域强则全省强,县域兴则全省兴。我省县域众多,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要把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的关键支撑,支持各县(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挖掘潜力,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创新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支持各地探索建设“共享工厂”,通过共用厂房、生产线和检验设备,提供从产品创意到生产落地的全流程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鼓励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上市融资等方式加快发展。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引导企业集中资源专注细分领域的研发,把产品做精,把市场做大。

       创新开发区管理模式。开发区是产业聚集、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要持续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引导各级各类开发区聚焦项目投资、产业发展,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效能,增强要素吸引力和承载力。

       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大力引进外部优质资源和高端要素,加强招商专业队伍建设,让懂产业、懂企业、懂政策的人才去招商,提高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实效。探索国际化招商的有效办法,引进一批兴县强县的大项目新项目,塑造发展新优势。

       创新城乡要素流动机制。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要素平等、双向流动。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强化社会保险、住房、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政策保障。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健全金融支农服务体系,提高农业融资担保业务覆盖面和普惠率。完善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政策措施,构建产业升级、人口聚集、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

       (作者单位:省宏观经济研究院)

上一篇:大力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以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