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

 

 

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
刘旺洪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首次在“三个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提出了“四个自信”的要求,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重大理论创新。

    一、“四个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价值基础

    “坚持四个自信”是八个要求中的第三个,它在“八个要求”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是连接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过去和未来的重要“纽结”,是实现党长期执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和精神基石。

    “承上”主要指“四个自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是党的指导思想、纲领和理想在现阶段的集中体现。坚持“四个自信”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坚持“四个自信”就是坚持了党的纲领,坚持了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

    “启下”就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共同思想基础和普遍社会共识。

    二、“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体系

    “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整信念体系,相辅相成、彼此互动。

    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坚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的信念。这是为近代以来的历史反复证明的正确道路,是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

    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正确性的自信。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真理性的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科学揭示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与时俱进,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引领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信念。

    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建立起来并不断发展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最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保证各项事业顺利开展的制度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明显的比较优势,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坚持制度自信就是要坚定全党和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坚定信念,对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保障人民群众自由平等权利和人身财产权利的信念。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性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型的结晶,是党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竭精神动力。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自豪感,坚定对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坚定信念,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坚定信念。

    三、坚持“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信念基础

    第一,坚持“四个自信”,必须首先深入学习和深刻把握丰富内涵。“四个自信”是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信念基石,是完整的信念体系,具有十分丰富的精神内涵。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坚持“四个自信”的教育,推动四个信念在全体党员和全体人民中入心入脑,增强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坚持“四个自信”的思想自觉,增强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胜的信心,使之成为全社会共同思想基础和普遍共识。

    第二,坚持“四个自信”,必须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境界。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落实“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五大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第三,坚持“四个自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将创造人民的美好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着力改善民生,切实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作者为省社科院副院长,省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

    学习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专家笔谈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贡献
下一篇:刘汉俊:做良好政治生态的维护者建设者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