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高校作为国家高科技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以及高新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不仅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还能够有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我国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协同模式。当前,数字技术不断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造了条件,不仅突破了地理空间的局限,还实现了创新主体、要素、资源跨领域交互,数字经济所表现出的平台化、共享化极大提升了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效能。
廊坊地处北京、天津、雄安新区黄金大三角核心腹地,是河北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前沿,区位优势明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以及宏观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廊坊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推动产教融合,并大胆开展探索与实践,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受体制机制等因素影响,在各方利益难以协调的情况下,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供给在质量、结构、层次等方面并没有完全适应。因此,亟需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发挥教育支撑引领产业升级的作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建立数字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尽管数字技术具有广泛性、共享性,但实际工作中,却常因参与各方的理念迥异、利益诉求各异,难以在某个领域达成一致。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发挥主导者、推动者、协调者的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制定规划、统筹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重建轻用等问题。同时,要充分调动企业、学校、院所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共赢机制促进共建共享。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要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应用与治理体系建设。尽管当前数字技术已逐步向需求、供给、消费、生产等各个领域渗透,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且存在融合不平衡、数字产权治理薄弱,以及“数字鸿沟”“大数据杀熟”等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激励机制,为数字产学研融合提供助力与保障。
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推动数字产学研联盟建设以及市场化运作。以政府为主导,在企业、学校、院所之间建立牢固的伙伴关系,使各方都能从产学研合作中获得利益,从而实现多赢。要注重加强地区数字产学研联盟的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数字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生态体系,纾解企业独立创新难等问题。期间,要注重健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机制,加强产学研创新主体的交流合作云平台和相关配套机制建设,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
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主体要充分认识到数字经济在产学研创新中的作用,积极支持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产品制造、数字服务延伸、数字要素驱动、数字技术应用等新型业态发展,建立数字经济与数字创新交互的产学研创新模式。
◆构建分门别类的产业数字化联通平台
以政府为主导,通过一系列组合政策,支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联通政校企。以数字化技术为引领,构建分门别类的产业数字化联通平台,实现电子政务数据、商业数据、科研创新数据的共享、共研,推动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型产学研创新体系建设。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企业需求。依托产业数字化平台,实现创新要素融通,提升创新效能,为参与产学研合作育人工作的企业提供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存在的技术难题,以及缺乏专家资源、科研成果缺乏转化渠道、政府信息获取和服务保障不够精准等痛点、难点。可以通过大数据智能匹配,为企业推送行业专家;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政策动态推送,以及云培训等。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合作育人机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学校与社会的紧密合作,打破传统封闭模式,创建开放型、数字化、市场化的协作教育模式。在解决企业专业师资、技术、设备等问题的同时,为教师提供实践场所和交流平台。通过双方通力合作,加快教学科研成果转化步伐。同时,要建立信用评价体系、风险共担机制,为产学研协作保驾护航,为廊坊发展新质生产力增添新动能。
(本文作者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研究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