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亮
在网络时代,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不仅要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传统意识形态主战场的主导地位,更要高度关注和引领新兴网络意识形态主战场各种意识形态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日益成为普罗大众参与的意识形态的主战场。在网络时代,谁能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谁将主导网络意识形态主战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不仅要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传统意识形态主战场的主导地位,更要高度关注和引领新兴网络意识形态主战场各种意识形态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快速发展,广大网民在网上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越来越踊跃,其中涉及意识形态方面的讨论和争论也越来越热烈,一旦碰到热门话题,甚至出现了各种观点相互激烈碰撞的火爆场面。不用说平时各种网站论坛上的大量网民帖子上的激烈言论,就以近年来的几起主要网络事件为例,可见一斑。如2014年9月,中国社科院院长王伟光发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并不输理》,同年11月辽宁日报发表《大学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2015年1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关于绝不让西方价值观教材进课堂的讲话;去年4月网上流传的央视某节目主持人一段调侃伟人的“不雅视频”,以及近年来一些人质疑邱少云、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等,都先后引发了网上激烈的辩论。
本来,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广大网民积极参与包括意识形态问题在内的各种公共议题的讨论是好事。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一出来就受到很多网民几乎一边倒的冷嘲热讽和围攻,尤其是一些知名专家学者也出来参与围攻,更是壮大了本来就很强势的网上非主流意识形态声音。虽然也有一些代表主流意识形态声音的回击,但因人数太少,寡不敌众,基本上被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所淹没。
如果说,传统的意识形态主战场目前还在我们的主导之下的话,那么,新兴的网络意识形态主战场形势就不容乐观了。而且随着容易受西方思潮影响的年轻网民的不断加入,网上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将越来越弱化和边缘化。这不仅严重削弱社会主旋律作用的发挥,也将严重动摇党的执政地位,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弱化的原因
从网络意识形态的现状不难看出,主流意识形态正处在不断弱化的窘境中。在一个共产党执政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弱化的现象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主客观方面的因素:
从客观因素来说:第一,国际上的大环境和大气候不利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随着上个世纪末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多米诺骨牌式的倒台解体,一时间,各种宣扬资本主义“优越论”和社会主义“崩溃论”的思潮和舆论甚嚣尘上。在这种意识形态的高压严寒气旋下,整个世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显得理不直气不壮,这种恶劣的国际大环境大气候也严重挫伤了国内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气势。
第二,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中某些负面的东西腐蚀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证明,与高度集权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给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毋庸讳言,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等价交换”和“追求利益最大化”规则与理念引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确造成了人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严重扭曲,也极大地冲击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网上不受约束的所谓“言论自由”助长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滋长。与传统的意识形态媒介如报纸、电台、电视台比较容易规范管理相比,新兴的意识形态媒介如网站论坛、电子邮件、QQ、微信等信息传播软件,不仅可以随意发表言论,而且传播速度很快,还可隐藏自己的身份,从而导致管理部门很难及时有效地规范管理网上言论。正是这种网络“言论自由”的特点,极大地助长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生和传播。
从主观上来说:第一,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和生产适应不了社会实践发展的形势。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实践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相关理论也要跟上。尽管执政党历来十分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研究和创新,也为此投入了不少人力、财力和物力,如前些年大力推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但实事求是说,其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研究和产出的成果不能回应社会实践中的挑战,不能说服网民接受和认同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
第二,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教育和传播满足不了受众自身发展的需要。现在活跃于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基本上都是青年学生和知识精英,前者处在成长期,他们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但尚未确立稳定牢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后者视野开阔,思想活跃,二者普遍存在求新求变的心理预期,容易接受与传统意识形态不同的西方思潮和理论,而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与传播的理论、方法及手段,因为滞后于社会实践的发展和忽视受众个体成长的特点,因而满足不了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导致青年学生和社会精英们转而进入网络寻求各种标新立异的思潮和理论。各种错误思潮和理论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乘虚而入,很容易获得求新求变网民的认同和接纳,并轻而易举占领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
第三,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和管理跟不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近年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各种信息传播软件层出不穷,各种境外信息“翻墙”技术不断出新,防不胜防。而我们的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工作基本上处于简单的“过滤”“删帖”“关网”或雇请“水军”发帖等低级封堵层面上。这种低级封堵不仅未能有效遏制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滋生蔓延,反而引发了网民的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加剧了主流意识形态受围攻的态势。
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理与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网络平台的建立,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诉求的方式也由传统的组织机构和新闻媒体逐步转向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宽松自由的网络平台。正因为如此,各种政治派别和理论思潮都盯住了网络平台这个新兴的重要意识形态阵地。作为倡导主流意识形态的执政党如果不重视占领这个阵地,就必将失去网络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但要真正占领这个阵地,绝不是靠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手段强制性管住这个阵地,而是靠民主法治的手段和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正确引导网络意识形态健康发展。
第一,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和生产要顺应社会实践发展的需求,以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方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主流意识形态能不能在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最根本的是其理论能不能回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挑战,能不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因此,主流意识形态研究和生产出来的产品能不能顺应社会实践发展的需求,就成了网民能不能接受和认同的关键所在。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研究者和生产者不仅要高度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研究和生产的数量,更要高度重视其质量,而质量的核心就是其政治性(正确的政治立场与观点)与学术性(科学的内容与方法)的高度统一。缺乏政治性的学术性,难以占领网络意识形态的主阵地,而缺乏学术性的政治性也难以有效形成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主旋律。
要研究和生产顺应社会实践发展的高质量主流意识形态产品,首先,无论是意识形态主管部门还是意识形态研究和生产部门,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主人翁的担当意识和阵地意识;其次,要充分相信和尊重广大知识分子在主流意识形态研究和生产中的主体性,对他们的研究和生产过程不要过多的行政干预,对他们研究和生产出来的成果不应由不懂专业的行政官员或长期脱离研究实践和社会实践一线的所谓专家进行不科学的审查。
当然,由于意识形态研究和生产的特殊性,也不能对之放任自流或简单照搬一般研究成果进行学术鉴定,而应该组织政治素质可靠和学术水平很高的一线专家认真评审。最后主管部门要为知识分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意识形态学术研究和生产氛围。没有一个必要的宽松和谐氛围,很难研究和生产出顺应实践发展需求、满足网民自身发展要求的高质量意识形态产品。
第二,主流意识形态理论教育和传播要满足受众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与语言感染受众,并吸引受众自觉接受和认同主流意识形态。
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和传播是引领网络意识形态健康发展的重要渠道。首先,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要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才能提高教育实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想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让大学生真正受益和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是要自觉从教育规律的角度研究思政课教学,实现政治主导性原则与教育规律的统一,真正“以学生为本”,给思政课以科学合理的价值定位,即培养政治合格、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并在此基础上赋予思政课三个维度的教育功能,即以生命为重的意义之维、以发展为重的能力之维与以心灵为重的情感之维,切不可将思政课定位为单一的意识形态灌输。二是要针对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无趣”“无用”和“无效”现象,思政课的教学必须追求真理的力量、逻辑的力量、艺术的力量与情感的力量,使思政课真正变成对大学生健康成长 “有趣”“有用”和“有效”的意识形态教育。
其次,意识形态的传播要契合当代文化传播领域深刻的变革,采取引发大众兴趣、接受、认同的方法,将理论语言转化为大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社会阅历、知识积淀以及具体的生活需求可以感知的方式,通俗化、形象化、感性化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此外,积极利用网络传播意识形态。政府需要建立网络政务直通车,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动员专家学者以通俗方式在各种媒体解读政策与时局;允许民间依法开办网上论坛,让民众建言献策;管理部门和专家学者可以引导网民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第三,网络意识形态的发展和管理要跟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以更加民主、法制、科学的管理方式引领网络意识形态健康有序地发展。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主导网络意识形态的健康发展,除了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自身的研究和生产以及教育与传播外,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管理也必不可少。由于网络的应用与发展涉及到国家信息的安全与社会的稳定,加强网络工作的管理在任何国家都是无可非议的。但怎样依法科学地管理好网络工作,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信息安全,而且也直接影响网上主流意识形态的效果与安全。
首先,对网络意识形态的管理要依法而行。一是要从思想层面认识到管理的要义是重在引导,而非简单控制。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当然要大力扶持,但对非主流意识形态,也不能采取“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一律排斥压制,而要通过平等自由的讨论和争鸣达成共识。二是要从制度方面加强规范化建设。一切网络管理条例的制定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摈弃长官意志或行政命令,使管理制度科学化并具有持续性,而非朝令夕改。为此,要设计出内容合理、程序严密、配套齐全、切实可行的意识形态管理制度。三是要从管理艺术方面追求从有形到无形,从显在到隐形,改变简单粗糙屏蔽的方法,应该采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管理艺术,这才是最为有效的管理方式。
其次,要组织高水平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网络上热点问题的访谈与争鸣。实践证明,雇用“水军”发帖反驳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围攻,只是凑凑热闹,并无实际效果。毕竟大多数“水军”水平有限,只是争吵不是争鸣,于事无补。真正有说服力的是专家学者尤其是知名专家学者出来,与网民进行理性科学地讨论争鸣,才能以理服人,让网民在平等的讨论中慢慢接受和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
◎作者系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