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发挥新媒体赋能作用 助推思政育人提质增效

发挥新媒体赋能作用 助推思政育人提质增效

燕京理工学院 谷是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这一重要论断成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指引。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强烈地认识并感受到新媒体给现代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对于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重新定位,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作用。

创新育人方式,重耕思政育人田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科学创新与完善,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大学生处在新媒体时代,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媒介信息,并且有着主动参与和运用的意识,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这一特性,新时代的高校教育者应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断加强思政教育阵地建设。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微教育。微信、微博和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受众人群及使用率越来越高,高校在利用这些新媒体平台发布常规新闻、公告的同时,还可以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特别是针对师生身边正能量的人和事的宣传,能够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将思政内容展示给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其次,弱化教学的空间限制,增加师生的互动频率,与学生进行微交流。在沟通过程中,将教学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促使学生探讨、沟通。这样既在无形中强化了教师的话语权,同时也能够与学生交朋友,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解决课堂上未能解决的问题,从而巩固思政教育成果。最后,微信、微博、抖音等微媒体的出现虽带来了便利,但学校仍不可忽视思政网站的阵地功能。高校通过开设专门的思政专题网站,既能坚持主流价值导向,又能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同时让学生参与到网站建设和管理中来,从而提升思政网站的亲和力。

丰富育人内容,播种思政育人苗

现阶段,新媒体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手段需要延伸和变化,新媒体技术和平台可以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提升思政教育吸引力。爱课程是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的汇聚平台,致力于推动优质课程资源的广泛传播和共享,具备浏览、搜索、评价、课程发布、互动参与以及“教”“学”兼备等功能。思政教师可以通过该平台丰富自己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大学生也能够通过平台自主选择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实现了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优质师资带来的优质课程。目前,国内现存很多知名学习网站供学生、教师使用,真正达到教育共享、资源共享,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国内的教育差距。

培养意见领袖,守好思政育人渠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网络上的信息高雅与粗俗并存,如何取舍这些信息,如何引导学生辨别教科书与网络知识的差异是高校思政教育者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意见领袖是人群中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媒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的信息传播者。尽管意见领袖可能在团队中并非正式领袖,但却能够在人际互动中影响多数人的态度倾向。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活跃在各类新媒体网络平台,通过发起话题、帖子、笔记等传播个人观点和看法,对大学生的观点和看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思政工作应高度重视这个群体,在尊重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聘请他们担任学校网评员、舆情监测员,甚至是担任朋辈思政导师,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媒体平台上的积极引领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是育人的工作,而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政育人工作,提升思政工作水平,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传播正能量,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本文系2023年度廊坊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充分发挥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LPSZKT-2023095)

上一篇:思想政治工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廊坊力量中的作用发挥研究
下一篇: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指南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