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对于当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标志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民生活大幅度改善。但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从概念到范畴到逻辑体系,甚至研究成果的评判权,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被西方颐指气使,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舞台上缺少重要的话语权。可以说,中国人解决了“挨饿、挨打”的问题,但仍然没有解决“挨骂”。我们的一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也患上了“软骨症”,由“言必称希腊”变成“言必称西方”,唯SCI、SSCI崇拜,甚至东施效颦,照搬西方人制造的一些范畴概念和研究范式,动辄以模型、方程、数学等“西式八股文”来解释中国故事,弄得不伦不类。
我们丝毫不怀疑哲学社会上科学具有共性规律,但哲学社会科学更多地体现出阶级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中国正在经历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决不是用模型和数学公式可以解释得了的。西方学者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是能够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最多只能称得上是“西方学派”的一家之言。因此,中国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来回答、解释中国的社会大变革。我们相信,中国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一定能够给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的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空间,一定能够产生伟大的理论。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应当承担起建设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的责任和重担,并用其解释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变革。
笔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的建立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学派”的内涵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为中心,勇立时代潮头,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承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第二,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具有强烈的继承性、民族性。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的现实形态,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是融通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而生成的结果,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也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还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有益滋养。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第三,坚持创新内在要求,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中国学派”的生命力所在是它的原创性、时代性。实际上,哲学社会科学不仅仅只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西方这些学派,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创新学派的传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先后出现过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能只凭老经验、老办法,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简单模仿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必须从问题出发,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解决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产生不辜负时代的优秀成果。
第四,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地构建起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中国学派”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各个学科。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的构建,重在顶层设计,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增强“中国学派”在国际上的声音,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建立科学权威、被国际认可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使中国声音、中国故事在世界舞台上处于有理说得出、说了传得开、发声影响大的境地。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