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蕊
■灵活、开放的体制机制是激发创新活力、释放创新潜力的催化剂。要从跨区域视角重构要素流动配置方式,破除要素跨区域流动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堵点,增强区域要素流动活力。
■产业链是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基础。要精准对接京津冀产业链和创新链,加快形成一批国际前沿创新成果,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是引领未来产业布局的战略牵引。要加强供需对接,针对京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特点,创新承接方式,使更多科技成果在河北落地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地区作为科技资源富集区域,蕴含着强大创新势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有利于将三地创新要素整合、重组、优化,实现产业间优势互补和创新效率稳步提升,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我们要紧跟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新趋势,不断完善京津冀在要素、产业、平台等方面的协同创新机制,持续探索河北承接京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路径方式,更好地将创新资源转化为产业提档升级的源动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将京津冀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协同创新高地。
健全一体化机制,畅通京津冀要素流动大通道
灵活、开放的体制机制是激发创新活力、释放创新潜力的催化剂。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要素属性和组合方式,使得传统要素配置机制发生改变。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要从跨区域视角重构要素流动配置方式,破除要素跨区域流动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堵点,增强区域要素流动活力。
构建灵活的要素共享机制。针对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跨区域配置“动态化”特点,搭建京津冀创新要素数字化流动通道,鼓励三地科研院校和企事业单位采取“云”方式开展多主体、网络化协同创新,建立创新要素协同共用和利益共享机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解决京津冀三地在研发创新、数据收集、远程协同等方面的问题,改变传统创新模式,实现要素最优配置。
健全开放的要素引流机制。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本质是通过聚集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区域整体国际市场竞争力。要突出北京创新优势,联合津冀创建国际创新产业园区,建立联合招商、税收分成机制,打造“3+N”合作经济圈。利用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共有优势建设科技创新区,探索汇聚国际创新资源的制度和政策,协同打造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方阵,形成吸引国际优质创新要素强磁场。
完善要素互通互认机制。当前,京津冀三地在科技创新券互通互认、职称评审结果互认等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相比长三角、珠三角还存在差距。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以系统化思维持续深化京津冀人才、金融、土地、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一体化机制改革,破除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的隐性障碍和显性壁垒,让创新要素充分流动,提升协同创新活跃度。
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对接,协同打造高水平国际科技创新策源地
产业链是支撑跨区域协同创新的骨架和桥梁,是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基础。要精准对接京津冀产业链和创新链,强化产业演化过程衔接,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高精尖产业快速跃升、未来产业裂变式发展,加快形成一批国际前沿创新成果,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
推动传统产业源头创新。依托河北制造业优势,聚焦钢铁、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重点领域,发挥京津技术和人才优势,共建京津冀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支持省内大企业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形成“京津冀协同研发+河北制造+配套服务”协同创新体系,促进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共同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推动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借力北京创新资源和高精尖产业优势,围绕生命、信息、新型能源等基础前沿、重大战略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在石保廊和张承地区布局一批高端孵化基地,鼓励京津冀科研院校、企业开展跨学科、全链条创新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引领原始创新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推动未来产业应用创新。未来产业是指引领重大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及其新产品、新业态所形成的产业,具有高成长性、战略性、先导性等显著特征。河北要抢抓北京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契机,争创北京未来产业应用转化先导区,加快在量子科技、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布局技术成果应用场景,在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成果转化、示范应用等领域先行先试,加快产出一批原创性成果。
突出重点区域和关键领域,优先布局一批国家级重大创新设施和平台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一体两翼”城市空间格局关键一环,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北现有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334家,其中国家级12家,与京津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要充分发挥雄安新区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中的“引擎”作用,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吸引更多优质创新要素落地。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布局一批重大科技研发基础设施。充分发挥雄安新区创新优势,聚焦能源、生命、空间等重点领域,加快布局一批大科学装置,打造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与京津实现统筹协调和开放共享,承接一批高端科技创新和研发机构。
对接京津创新源头,建设一批高水平中试基地和科技园区。瞄准京津头部企业和高端研发机构,创新跨省市园区共建机制和重大科技项目协同推进模式,建成一批集科技研发、中试、应用、转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园区,聚集更多国际顶尖团队、创新主体和服务企业,形成多圈层协同联动创新布局。
聚焦“国之重器”,打造一批国家实验室和创新平台。精准对接京津科技创新前沿领域,研究谋划人工智能、光电、空天、生命健康等领域国家实验室,新建一批与国际接轨的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推进跨学科、跨领域、跨主体和跨区域创新联动,与京津形成密切合作、利益共享的协同创新网络。
创新承接方式模式,开辟京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路径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是引领未来产业布局的战略牵引。要加强供需对接,针对京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特点,创新承接方式,使更多科技成果在河北落地转化。
打造“清单式”成果转化承接模式。加强京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需求调研,摸清成果转移转化单位底数、转化方向、政策需求、人才支撑、硬件环境等,建立长期动态跟踪机制,补齐要素、产业、政策、设施短板,增强科技成果承接和服务配套能力。
创建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特区”。发挥河北区位优势,依托现有的经开区、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等各类经济功能区,在产业基础好、承接能力强、发展环境优的地区,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如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赋予其在承接京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更高自主权和政策优惠权,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标杆。
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综合体。依托河北现有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和平台型企业,改造提升一批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服务高效的省、市、县三级综合体,增强全省承接京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
优化协同创新空间布局,塑造协同发展新优势
从空间角度而言,区域协同创新是创新要素在城市、县域等不同层级区域之间聚集和扩散,形成多点联动、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过程。我省要进一步增强县域与京津及省内城市协同创新能力,引导城市创新资源下沉,形成上下贯通、融通互补新格局。
组建县域特色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围绕县域特色产业,编制京津产业创新资源对接指导目录,紧密对接京津研发机构和高端科技人才,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辟绿色通道,引导京津创新资源向县域流动,在京津冀协同创新中推进县域特色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建设主题突出的“类中关村”园区。鼓励发展基础较好的县(市、区)采取代管模式,加强与北京中关村等园区合作,探索研发在北京、转化在县域“类中关村”模式,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产业技术体系完备、大中小企业竞相发展的创新型产业集群,集聚配套企业和要素资源,做大做强园区经济。
打造环首都协同创新隆起带。充分发挥环首都县(市、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地缘优势,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创新要素外溢,努力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新能源、医疗健康、农业等领域形成共振,以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技术、资本向县域流动,加快形成环首都协同创新发展隆起带。
(作者系省社科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