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国亮
【光明论坛】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着力破解制约中小学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明确到2025年中小学思政课关键地位进一步增强、建设水平全面提高等建设目标,并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一“意见”的出台恰逢其时,是加强思政课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又一重要举措,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将为促进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提供重要行动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中小学思政课,看似是一门课程,实际上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必须从战略和全局上来把握。解决当前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存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教学资源不够丰富鲜活、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等问题,都离不开党组织的统筹实施。“意见”从建立健全党组织抓思政课工作机制、强化督导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进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要质量。深化改革创新必须遵循规律,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法途径,切实增强思政课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大力促进思政课改革发展。在开齐开足思政课的同时,要注重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认知规律,创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从而让思政课真正成为一门教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的课程。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思政课尤其如此。办好中小学思政课,办出高质量,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现实中,一些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兼职比例较高、专业能力不够强、缺乏有效的专业发展通道。有鉴于此,必须从源头、培养、激励等诸多环节一齐发力,推动思政课教师专职化、专业化。要以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核心,提升思政课专业水平、优化教师激励机制、增强思政课教师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着力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
高质量推进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个系统,纵向涉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横向涉及“大思政课”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协同等方面。讲道理要由浅入深,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开设也该循序渐进。道理的背后是鲜活的社会生活,回归生活世界是善用“大思政课”的本质要求。因此必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努力构建“大思政课”体系,一体部署、一体推进,着力形成思政工作整体合力,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石国亮,系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