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十四五”时期发展必须遵循坚持系统观念原则

■系统观念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方法论,内含着科学的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为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效工具,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必须以系统思维为引领统筹谋划和建构,加快形成全要素发力、多领域联动、全方位集成发展的整体合力,努力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系统观念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新征程上,要善于运用系统方法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对各领域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阐明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其中之一是“坚持系统观念”,这是我们党在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大理论概括。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系统观念,深刻认识把握系统观念的科学内涵和价值,善于运用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整体谋划、统筹协调,全面精准推进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有机结合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系统观念就是研究和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为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效工具,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关于系统的观念很早就出现在人类的认识和实践中。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德谟克里特等人都认为自然界是一个系统;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系统方法的巧妙运用。这说明人类早就在运用系统的观点看世界。马克思的著作中蕴含着研究复杂客体的科学的系统观念和系统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立,为科学运用系统思维和方法奠定了基础。

系统观念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方法论,内含着科学的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是系统思维方式和方法的有机统一。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出发,坚持全面、发展、辩证、系统地认识和观察事物、分析和看待问题、谋划和制定决策、部署和推动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登高望远,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无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整体谋划和部署,还是以制度建设为根本,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具体实践,都是创造性运用系统观念的现实体现。

进入“十四五”时期,面对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需要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只有以系统思维谋篇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运用系统方法精准施策,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以系统思维引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深刻变化、矛盾错综交织,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善于运用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工作,科学把握“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发展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加快形成全要素发力、多领域联动、全方位集成发展的整体合力,努力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形成全要素精准发力的系统格局。要素是系统的基本组成。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重视要素的有用性,明确各要素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层次、地位和作用,科学分析各要素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构成和分布,通过系统运筹和高效配置,充分发挥每一要素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最大程度提高要素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同领域、层次和阶段上的系统效应,朝着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砥砺前行。

构建多领域协同联动的优化结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个由各要素、各环节、各领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联动过程。要充分利用这种关联性科学配置、有机组合,形成多要素融合、多环节贯通、多领域联动的合理布局和结构。既要统筹兼顾、科学布局现代化经济体系,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加强全域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衔接融合,又要在动态中把握平衡、综合施策,协调好发展的速度、力度和进度,推动各区域在生产要素、技术创新、人才资源等方面优势互补、均衡发展。

发挥全方位系统集成的整体功能。要素是通过整体而存在,并通过整体与外界不断交换信息、能量来保持自身发展需要的动态平衡;诸要素通过合理联系的结构,产生着大于各要素孤立功能简单相加的优化系统功能。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从整体出发,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发展。既要全面系统推进,加强各领域各环节的衔接配套,充分发挥新发展格局整体功能;又要蹄疾步稳,循序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从局部优化到总体优化,稳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运用系统方法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系统观念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新征程上,要善于运用系统方法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对各领域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观大势、谋未来,加强前瞻性思考。审时度势才能决胜未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刻认识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新挑战、新机遇。要顺应当今世界经济转型和科技进步的大势,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深刻调整带来的挑战,牢牢把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塑与创新的机遇,推动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向价值链高端、创新链源头、产业链核心迈进,不断提高经济核心竞争力。要立足当前、谋划未来,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和趋势出发,在产业布局、结构调整、重点领域和发展路径上谋篇定策,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补短板、强弱项,注重全局性谋划。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我们必须树立大局观念,从全局出发系统谋划,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抓住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难点和瓶颈,在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激发活力和厚植底蕴上发力,解决好发展不充分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缩小和消除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

练内功、强本领,深化战略性布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只有从战略上深刻认识环境变化带来的新风险新挑战,找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坐标定位,科学部署现代化经济体系,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我们才能有效应对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立足实际练好内功,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发挥内需潜能,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立足国内大循环,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固根基、扬优势,实现整体性推进。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固本强基,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进一步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积极作为,通过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作者:陈春生,系省委党校教授)

上一篇:人民观点: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
下一篇:人民日报整版探讨如何让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